謝梅春
摘 要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缺乏應有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缺失科學合理的評價,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降低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益。教師應努力探尋有效策略,優化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學習自信和潛能,來更好地優化培育初中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關鍵詞 核心素養;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102-01
一、指導創建學習小組,合理分配合作角色
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主要培養目標就是讓不同的學生樹立合作意識,依照不同的學習任務,小組成員分別負責不同的角色,無論哪一個角色都應該明確自己的學習角色責任,盡職盡責??茖W合理地劃分好學習小組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
首先,教師要重視小組分配的合理性,激勵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分工、搭配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促使成員之間能互相幫助。其次,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前,要合理均衡搭配好各個小組成員角色。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英語學習水平,他們的英語成績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學生之間能相互合作與配合,互相幫助與提升,促進高度的責任感和合作意識的提升與培養。例如,在八年級的一個教學班,共有40名學生,教師將其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成員為5人,選擇英語成績最好的學生作為組長,起統籌領導、協助解惑的作用;剩下的4名學生,分別是兩名英語中等的學生和兩名英語不夠好的學生,讓他們分別結成對子,使每個小組的學習任務和分工得到有效的協調。只有每個學生都能完成好自己的任務,英語合作學習的目標才能更順利地實現。
二、優化設計學習目標,激勵合作學習自信
一方面,教師必須面向所有學生,優化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目標。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都能在自由寬松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通過優設學習目標,不斷激勵、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和合作意識。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需要得到保證,他們都參與到自主制定的學習計劃和任務中來,掌握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和方法,感受到學習進步的樂趣,進而增強了自信心。尤其要加強學困生的指導,幫助他們制定符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和任務,激勵他們的學習自信心,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到合作學習活動中來。
三、創設合作學習話題,增進合作學習實效
教師選擇、制定小組合作學習話題時,必須具有趣味性和實用性,不僅要結合教材知識的重難點,而且要結合中學生的興趣愛好,還要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讓學生有話可說。如,在七年級下冊Unit 8 Topic1“Whatstheweatherlikeinsummer?”SectionA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課教學內容是學習有關季節與天氣的表達,了解各季節適合做的活動,讓學生談論自己最喜歡的季節及原因。在聽說過程中,教師請各學習小組合作設計一幅思維導圖,并圍繞思維導圖進行聽說訓練。布置完任務后六人小組分工合作,先討論每個季節的天氣特征,再討論每個季節的活動,然后設計思維導圖,之后利用這張圖復述四季,說出自己最喜愛的季節。學生對話:Whatseasondoyoulikebest?Ilikespringbest.Whatstheweatherlikeinspring?Itswarm.Itsagoodseasontoflykites.通過這樣的方式操練對話,然后口頭復述自己最喜愛的季節,如:Ilikespringbest,itswarminspring,itsagoodseasonforflyingkites。通過這些話題活動,學生突破了1a中的重要詞匯和句型,完成了“聽中”的任務。
四、優化合作學習評價,提升學生英語素養
教師必須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性格特征、興趣愛好以及合作學習課堂活動實際表現等進行有針對性評價分析,靈活開展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評價三者有機結合,這是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關鍵,也是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條件。構建合理的評價機制,對小組合作學習實施有效反饋評價非常重要。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將各種評價方式進行靈活的應用,以學生的學習實效作為評價的重點,對他們學習活動的意義和收益進行重點點評。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相學習、相互評價的方式,做到取長補短,促使合作學習效益得到不斷的提高。
總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進一步促進學生互相幫助、相互合作的精神,激發起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英語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滿足感,從而進一步促進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徐買臣.例說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英語教師,2018(06).
[2]蒲糧瓊.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海外英語,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