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農村中學從事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有時總會覺得英語教師的處境真是有點令人感到尷尬,課堂上,老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面對那些英語基礎又差又不愛學的學生真是令人痛心急首,而又常常感到束手無策。本文試著對農村高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喪失的原因進行分析,然后通過詞匯趣味教學,信心的培養,以及各種有趣的教學方式來逐漸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 農村;高中學生;英語興趣;喪失;培養
中圖分類號:C912.82,R765.6+1,C9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204-01
畢業后一直在鄉鎮上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到了學生們不僅英語成績普遍偏差,而且學習興趣極為淡薄,英語課上,不是睡覺就是說話,真是苦惱萬分,百感交集。更為痛苦的是,滿分150分的英語試卷,每次考試下來,班級平均分都在20多分左右,痛定思痛之后,我對學生們的情況作了認真的思考和探究。
一、探本溯源,淺析農村高中學生喪失英語學習興趣的原因
(一)農村教育環境較差,生源基礎薄弱
進入農村義龍新德臥中學的高一新生,大多都是城市高中沒有錄取,各科成績較差,中考成績偏低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他們大多都生活在農村。初中階段,很多學生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和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居住在一起的留守兒童,在教育方面缺乏強有力的監督。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對于剛開始接觸的人來說,是十分新鮮、有趣而又和漢語書寫讀音完全不一樣的新學科,大多數學生都會因為好玩和新鮮而喜歡上英語的神密與美麗,但當真正地揭開英語的神密面紗,走進英語學習的知識殿堂,才發現學習英語并不那么好玩,學好英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二)長期“拖著跑”,拖盡了學差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對于農村中學生來說,首先,由于小學階段沒有好好地重視英語,失去了人生學習外語最好的黃金時期,可謂先天不足。其次再加上農村父母對教育不夠重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差,成績一直不夠理想,甚至很多學生不知讀書為何?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混日子的心態,反正盡管什么都不懂也能一直讀完九年,在這樣的心態下,很多本來初一英語就什么都不懂的學生,又被“拖”著讀初二,當然了到了初二那就更什么都不懂了,這樣胖的拖廋,廋的拖垮,一直這樣惡性循環,到了初三、高一,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這樣淡化和喪失了。
二、農村高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詞匯趣味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學生對英語詞匯量掌握的多少直接決定了他們英語成績好壞。對于大多數的農村高中學生來說,面對“枯燥”而又繁多的英語詞匯,想要學好英語,首先必須要對英語這門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執著的追求。英語學習的過程,是個漫長而又枯燥的過程,也許有時甚至會感到迷茫和無助,昨天記的單詞,明天就忘,今天背的明天卻怎么也想不起來了,然而面對那些記了又忘,忘了又記的單詞,學生們如同向一個漏水的水缸里倒水,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可結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長此以往,記單詞就成了學生們心中的惡夢。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要學好英語,只有養成自己的對英語狂熱的興趣,內心才會有著執著的追求,才會積極的去思考和拼搏,為提高自身的英語成績而竭盡全立。因此興趣的培養對學生學好英語是至關重要的。
(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加強學生學習英語學習的興趣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所謂自信心,就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而很多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所以要想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于他們自信心的培養也是至關重要的。在課堂上,可以通過設計一些較“簡單”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問答,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簡單地實現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在農村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意引導尖子生和中等生的學習,還需特別培養后進生的自信心。要讓后進生明白學習是一種勞動,而且是并不輕松的勞動。求取知識本來就是要花費勞動的。同時,還要讓他們明白學習興趣并不取決于學生的任何天賦才能,而是要在日常勞動中、在克服困難中逐步培養出來的一種品質。 因此,課堂上盡可能多給后進生創造參與的機會和條件,但又不故意出簡單的題目,尤其注意的是尊重他們。
三、總結
總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在農村高中的英語教學中,不僅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還要從各方面入手,圍繞教學大綱,盡量增加英語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英語,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從而主動的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來,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會努力專研,學生英語成績才會有所提高。
作者簡介:何平,男,漢族,籍貫:貴州畢節,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