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貝貝
摘 要 生活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學生活化拉近師生距離,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教學課堂、課外活動、問題數學化、作業生活化等方法,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相長、相得益彰,從而讓學生熱愛數學、熱愛生活。
關鍵詞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9-0252-01
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廣泛應用的過程。”,“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的活動。”那么,如何來更好地實施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呢?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生活是豐富而又真實的,而數學的特征之一就是抽象。如果不把數學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系,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難以理解。由此下去,學生就必然會對數學產生厭倦,因此數學教師與學生共同走進生活就顯得十分重要。
(二)滿足學生的生活需求。小學生的思維偏向于感性,而數學知識都是較為抽象理性。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認知水平決定了在學習數學時需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能夠主導參與到教學中來,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并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
(三)新教學教材的要求。小學數學的生活化已經得到了教育者的高度重視。在小學數學教學教材編寫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教材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但是在實際的編寫過程中,還有許多的問題,生活化的現實內容聯系的不夠緊密,生活化的題目缺乏創新性,生活化與時代的要求相脫節。因此,需要不斷創新,充實教材,充實教學內容。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方法
(一)教學課堂生活化。“讓講臺成為舞臺、讓教室成為社會、讓學生成為演員、讓教師成為導演”,將數學與生活、學習、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將學生運用數學的過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欲望,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教學中創設各種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思維的欲望。例如:在教學“20以內數的加減法”時,可以創設玩撲克牌游戲,每人找出1—10的牌,同桌合作每人任抽一張牌,再把兩張牌上的數合起來,然后,說出兩道加法算式,兩道減法算式。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后,要學生測量一下教室的長和寬,及門窗、黑板的長和寬,然后利用所學的知識,測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積。通過學生具體搜索信息,并多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學習長方體表面積的真實體驗。再比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三角形、圓、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時,先出示平時見到的紅領巾、扇子、扣子、書本等實物,讓學生發現這些幾何圖形就藏在我們的周圍,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生活化的課外活動。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給學生一雙“慧眼”去觀察、讀懂這個世界的數學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學完“直角”以后,我讓學生在家里找找有哪些關于直角的物品。有的學生找到了電視機、床、書桌、窗戶、門。在教學“線段”時,帶著同學們一起到校園里到處尋找線段。去教室門口找,去操場上找,去洗手間找。不僅使學生學到活生生的數學,感受到數學存在于生活中,而且使學生經歷了一次愉悅的成功的情感體驗。
(三)日常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是生活的組成部分,生活上處處離不開數學”,要養成事事、時時、處處吸收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數學、創新性運用數學的積極性。例如,日常購物問題均發生在身邊,買東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離不開數學。例如,在教學《克和千克》時,讓學生到生活中觀察幾件物品的包裝,記下他們的重量,在交流時,同學們提出了許多現實的問題,如:方便面袋上印著總量:70克,面餅:65克,從而知道調料袋和包裝袋重5克。食用鹽包裝袋上印著凈含量:500克±10克等實際問題。
(四)數學作業生活化。小學里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例如,布置學生“你家一天生活費用是多少”,記錄下來,制成表格,再進行計算,這樣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有助于學生理解,同時能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展望
小學數學教學需要防止“重生活輕數學”、“重數學輕生活”等誤區,注重生活元素的選取豐富化,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情境創設的創意化等。借助數字多媒體教學、家庭教育、網絡教育等復合式教學,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相長、相得益彰。
綜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在實踐體驗、實際生活中嘗試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即數學來自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生活是美好的,數學也是美好的。
參考文獻:
[1]劉興華.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分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