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培養專業計算機人才亟不可待,教學創新成為關鍵手段。計算機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是教學創新的重大成果,但是目前我國計算機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推廣也出現了如瀏覽量不高等問題。本文在深入剖析協同創新內涵和在共享課建設中引入協同創新意義的的基礎上,分析歸納我國計算機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現狀及問題,并借鑒MOOC成功經驗,對我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和協同創新模式進行初步探索。
【關鍵詞】計算機 精品資源 共享 協同創新
【基金項目】本文受2017湖北省知識創新專項(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項目名稱:面向移動終端的情景隱私保護方法研究(項目編號:2017CFC834)。
【中圖分類號】G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003-02
1.引言
近年來,資源共享的理念被引入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在學生學習方面,共享課的發展是資源共享理念在學術教育中的成功實踐應用。而資源共享的協同創新模式是互聯網時代,推進知識、技術發展的有力手段。以MOOC等在線網絡課程的成功推廣為典型代表,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在全球取得了不小的成績。我國各大院校都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上也在做出不少努力,以滿足我國學生和社會人士對多維度、多方式、多媒體教學資源的需求,以促進我國教學改革的成功推進。然而,目前我國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仍存在許多問題,如瀏覽量少、課程品質不高、共享程度較低等。因此,以計算機等級考試共享課為代表,分析我國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所存在的問題,探索我國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和協同創新模式,為我國教學改革進行方向指引意義重大。
2.計算機等級考試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和協同創新的內涵
2.1協同創新的定義及內涵
在國外,最早是美國MIT學院斯隆中心彼得葛洛研究員提出了協同創新這一思想,他認為協同創新是指具有集體愿景的人員,通過自我激勵形成網絡小組,并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信息、思路和工作情況,最終達成一致目標。在我國,最早是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由胡錦濤主席提出。協同創新具有動態性、層次性、綜合性和復雜性等特點。協同創新各要素是有機整體,相互依存,相互影響。
協同創新的提出,是計算機教學改革史上里程碑式的突破,使得在資源有限的今天,思想、人才和技術的共享成為現實,從而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多方效益共同提升的效果。在我國,知識增值是世界科技創新的核心,協同創新是實現知識增值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以學校為代表的社會各界人士完成社會資源的整合,從而實現優勢互補,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進而形成多贏的局面。
2.2 計算機等級考試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和協同創新模式的內涵
計算機等級考試課程作為普通高校學生和人才必須掌握的課程知識,其共享課建設十分重要。如何使得計算機等級考試課程為更多人所利用,如何使得該課程更有效的滿足社會各界對計算機知識的多樣化的需求,如何使得人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程度得以提升,在目前互聯網技術的大力運用下,關鍵在如何建設高校的計算機等級考試精品資源共享課,而如何實現有效的精品課資源的共享,實現協同創新是重要模式。
3.高等院校計算機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現狀及問題
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作為湖北省有名的公辦高等職業院校,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于2002年組建。學校有全國水利職業教育示范專業2個、湖北省高職教育重點專業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6門。學校同樣在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上進行了探索,如《計算機應用基礎》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項目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該課程包括課程表、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計算機練習軟件等在內的相關教學文件都已建設完畢,且課程配套的PPT、微視頻也都已經上傳至網絡學習平臺供學生使用。《計算機應用基礎》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部分成果如圖1所示。
精品資源共享課界面
本文以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基礎》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項目為代表,通過對其建設效果分析可知,我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已經形成了可供參考的建設模式,其建設成果也具有一定學術技術水平。而且學生真正從精品資源共享課的使用中準確、深刻的掌握了知識,并且也體會到了不同于傳統課堂授課的樂趣和便利性。學生不僅能隨時隨地學習,并且能自由地和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
具體來說,我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存在如下問題:
(1)教學模式老套,難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目前,我國計算機精品資源共享課模式還是老師理論講解和學生自主學習。這種模式只是單純的將傳統的教學模式搬上了網絡,老師只是變相的通過互聯網填鴨式的將理論知識傳輸給學生,學生只是機械化的看視頻、做習題,然后完成任務。這樣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聯系在一起,也就很難做到學以致用。
(2)網站功能設計不足,界面呆板單一。精品資源共享課的關鍵在于學生上網自主學習,但是目前精品資源共享課網站功能設計的不足導致學生在操作中遇到種種困難或是交流需求難以滿足,進而難以提升學習效率;加之,網站界面呆板,功能單一,使得學生學習興趣難以提升,最終導致學生自主學習效果不佳。
(3)課程開發深度不夠,廣度不足。由于共享課所面對的除了學生,還會涉及社會大眾;而且學習的用途可能是為了考試,也可能是為了工作,因此對計算機相關知識的需求也就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但是目前精品資源共享課的開發不足,僅僅只關注高質量的教育課程,定位單一,和課堂教學知識完全相同,知識深化和廣度都不夠,導致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和大眾的需求,脫離實際,沒有實現有效的知識共享,使得其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4)資源共享機制和協同創新模式不完善。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核心在于共享,必須要通過完善的資源共享機制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并在此基礎上為社會大眾所使用和交流。但目前我國資源共享機制沒有清晰的責權劃分,協同創新意識不足,導致資源共享效率不高。且資源平臺技術支撐不足,服務水平不高。
4.計算機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和協同創新模式探索
(1)轉變授課模式。老師應該在繼承傳統教學模式優點的基礎上,改變自身觀念,并學習國內外先進教學模式的經驗。在授課方式上,老師應該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育模式,不僅僅只是單純枯燥的講解理論知識,而是應該更多地將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知識對于學習、工作、生活的重要性,培養用專業的角度看待問題的思維方式,從而實現學以致用,也就提升了學生和社會大眾的專業性。老師應該多加學習國內外現今教學經驗,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并且通過有趣的授課模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提升線上參與、互動提升教學趣味性和效率。
(2)加強與各大網絡平臺的合作,提升網站交互性、功能性設計。想要提高精品資源共享課利用效率,就應堅持自愿平等、公平互利的原則,通過協同創新機制來實現平臺、課程建設和資源共享。作為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的重要主題,學校和企業都應該增強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意識。在計算機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上,學校可以提供專業的知識講解和資料整合,而企業則具有專業的平臺設計技術和管理技術,通過學校和企業的有效合作,則能使得計算機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更為成功。
(3)加大課程深度和廣度的挖掘力度。通過增強資源共享建設和協同創新模式的推廣,利用全世界的資源通過視頻、音頻、圖片、文檔等形式來補充資源庫,并實現同步直播、異步點播、在線下載等功能,從而實現課程資源的有效整合,使得多樣化的學習素材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
5.結語
在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對于社會生活作用極大,社會對專業計算機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培養具備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才是學校承擔的重要任務。計算機等級考試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作為有效的途徑被社會各界所推廣,其也是實現大眾化教育,公平教育的重要手段。可見提升我國計算機精品資源共享課質量至關重要。而開放的資源共享涉及到社會各界,包括學校、企業、科研機構等等,因此協同創新模式在計算機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引入意義重大。本文闡明了協同創新的本質,在分析我國計算機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現狀及問題的基礎上,借鑒MOOC成功經驗,探索我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和協同創新模式,提出了轉變授課方式,加強各方合作等建議,以提升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和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金耘,劉利華.計算機應用基礎,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年
[2]金耘,劉莉.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指導書,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2016年
[3]金耘.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合作意識的探討,求知導刊,2016.05.P71-72
作者簡介:
金耘(1969.2-),女,副教授,湖北荊州人,從事計算機教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