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珂
【摘要】在技工院校機械專業鉗工教學工作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實訓教學需求,教師應制定完善的教學管理方案,加大實訓教學改革力度,完善教學軟件與硬件系統,在系統建設的情況下,轉變傳統的工作觀念,創新實訓教學方式,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技工院校機械專業 鉗工實訓教學 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027-01
當前,我國很多技工院校在鉗工教學中,已經投入了較多的人力資源與物力資源,能夠全面提升教學效果,但是,在教學中,經常會受到學生興趣因素的影響,不能保證實訓教學質量。因此,教師需針對實訓教學進行合理的改革,創新教學內容與方式,全面提升教學工作效果。
一、針對實訓教學軟件系統與硬件系統的建設進行完善
當前,我國部分技工學校在機械專業鉗工實訓教學期間,教學條件存在一定限制,教師在實訓教學期間,只能利用滿堂灌與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實施工作,在學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之后,帶領學生到實訓教室中學習知識,教師先針對實訓步驟進行演示,然后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的示范,照搬照抄的進行操作學習,學生在初步接觸鉗工課程知識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好奇心,然而,在長時間重復教學模式之后,學生會產生枯燥、乏味的心理,不能提升學習積極性與興趣,且在實訓活動中,無法根據課堂教學要求完成任務。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技工院校需針對鉗工教學課程進行分析,明確具體的實訓教學內容,并合理建設軟件系統與硬件系統,在合理開發軟硬件系統的情況下,提升教學水平。在硬件系統建設期間,需引進充足的多媒體設備、鉗工工具等,并完善教學管理體制。在建設軟件系統期間,技工學校需針對教學軟件局限性進行嚴格的分析,將理論知識與軟件系統的建設聯系在一起,創建聯合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先進教學機械設備的輔助之下,提升自身的技能掌握水平,滿足當前的技工院校機械專業鉗工實訓教學要求,為其后續發展與進步奠定基礎。
二、創建企業標準教學模式
技工院校在教學工作中,與普通學校之間存在一定差別,主要因為技工院校的教學目的就是培養學生掌握技能,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使得學生的就業幾率提升。因此,技工院校在機械專業鉗工實訓教學期間,學校需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嚴格的分析與整合,并結合當前的社會企業崗位工作要求,制定完善的教學規劃方案。在此期間,可以將企業作為主要的教學基礎,在企業標準模式的支持下,明確技工人才的培養目標,提升教學工作水平。技工院校在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之后,需根據企業的調查情況與社會人才需求,掌握企業的日常工作內容,并按照就業標準值對實訓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充分發揮現代化校企聯合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在學生鉗工專業技能培訓的過程中,還要重視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創建現代化的人才培養機制,全面提升實訓教學改革水平,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
三、建立工學結合的訓練模式
技工院校在機械專業鉗工教學的過程中,需將實訓課程作為學生實踐主體,針對課程內容進行詳細的研究,使得學生在短時間之內掌握先進的專業技能,并保證技能操作符合當前的企業生產與發展需求。在此期間,技工院校合理實現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實訓操作特點,建立工學結合的教學機制,以此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1]。因此,技工院校可與當地企業相互合作,共同建立鉗工教學機制,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全面了解企業的鉗工工作模式,結合當前的實際工作要求,培養學生的具體應用能力,并了解企業工作崗位期間的技工技能應用方法,使得學生全面了解機械設備與鉗工工具的應用手法[2]。
四、教學改革措施
機械專業鉗工實訓教學,不僅要關注教師的示范,還要針對實訓教學內容進行嚴格的調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工作水平,例如:在實訓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針對鉗工操作廢品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并尋找具體的解決方式,在分析與探索問題的情況下,指導學生更好地尋找正確答案,并排除故障影響因素,在學生自主思考的情況下,培養其實踐操作能力與專業技能掌握能力[3]。
結語
在技工院校實際工作中,需針對機械專業鉗工實訓教學進行嚴格的分析,明確教學問題,并制定完善的教學改革方案,創建多元化的教學管理機制與內容,加大實訓教學力度,全面優化具體的教學操作內容,提升實訓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陀向雄.技工院校鉗工技能訓練一體化教學探究[J].才智,2016(23):50-51.
[2]李澎濤.鉗工實習中細孔加工環節鉆頭跑偏和折斷現象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13):128-129.
[3]孫祥鍵.機械鉗工實習的教學有效性優化策略[J].讀寫算(教研版),2015(1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