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燕君
摘 要:企業財務一體化建設,是對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一種完善,我們要將企業內部的數據業務向財務系統傳達,減少一切人為干預所造成的差異,要切實做好數據共享,同時我們一定要加強財務對于業務的及時反應和監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極大的減輕財務人員的勞動,同時這也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財務一體化;財務控制;管理水平
一、企業財務一體化的近況
在高速發展的經濟環境下,傳統的信息系統已無法滿足企業管理模式需求,特別是受到各種業務影響以及財務信息地不斷開發,信息系統更新不及時,使企業的財務一體化都處于緩慢發展的狀態。目前,在企業中很多業務都是與財務業務相結合的,我們只有切實將企業的財務人員與業務人員分隔開,才能從中獲取相應的數據進行審核,我們也可以將數據錄入到財務系統中,最后由財務核算系統進行審核。并結算出相關經營成果;另一種是分別運用不同財務與業務系統,定時將業務系統的數據按照核算規則生成會計憑證,并按約定的接口標準傳遞到財務系統中,使兩邊系統數據保持一致,相關人員需要明細數據時取自業務系統,匯總經營成果仍在財務系統中獲取,且對外數據口徑一致。
二、財務一體化在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在很多中小企業中都是將財務和業務這兩個系統各自獨立運營,就是將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分割開來,在企業的正常運營過程中將資金流、信息流之間數據分開來,使得信息傳遞不及時導致數據不一致或者不真實,且在業務過程中無法真正實現控制,這就很容易導致企業在決策時做出錯誤的甚至延遲的決定,其實究其根本主要的問題有:
1.操作過程中的差異性
企業在構建業務系統時主要是考慮業務系統的流暢性,以及在操作過程中的方便性,而忽略了系統體現經營成果的重要性,特別是業務人員在維護系統時不嚴謹導致數據維護不一致或者單據更改的隨意性,導致同樣的業務呈現出不同的結果或者數據一直在變動,為操作的財務人員的審核和對賬帶來極大的不便,同時也在加大了財務人員的工作強度,這樣公司財務難以從核算向精細管理方面轉移。
2.監督的滯后性
在我國企業中,企業的業務系統需要我們進行及時的反饋,尤其是對于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需要一個準確的業務查詢我們要不斷的對企業倉庫和是實物數據進行及時的更新核對。而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卻存在時點的差異性,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不能同步,而財務與業務獨立運行,也很容易造成企業數據的滯后性。尤其是在發現問題時,想要處理的時候卻已經月結了,數據也無法更改,如果做調整則只能調整到下月業務單據中,所以財務事后核查就會滯后監督。
3.檔案的差異性
企業的財務和業務部門之間缺乏聯系,每一個系統都有自己的獨有的一套編碼程序,我們在對客戶的檔案以及信息檔案都無法做到同步維護,或者有些信息業務系統中需詳盡反映整個業務流程數據,會區分出不同子檔案或者其他信息,但是財務系統只要匯總核算即可,就會需要更多的信息做匹配才能一致,但經常是業務維護了財務沒維護,或者是財務維護了業務沒維護,導致數據不一致,反映出來的經營結果就會不同。
4.挑戰性的維護
我們將企業的財務與業務分隔開,這兩者會導致同一數據源的重復,尤其是在重復設置的過程中,兩者會有重復設置,由于大量的數據已經重置,這極大地增加了系統的存儲以及空間備份的占用。如果維護的挑戰性不能及時的處理,那么就需要將財務系統的接口進行調整,這對于系統間的維護也是一種極大的挑戰。
5.設置的重復性
由于系統沒有統籌規劃,或者公司在經營過程中隨著業務的不斷拓展以及管理需求的不斷延伸,需要不同數據支撐分析,公司就會在不同時間針對不同業務需求開發系統上線,使得多個系統并存的一種狀態,而各系統間必須有很多不同的接口,但因服務器等各種原因不能保證各個接口百分百順暢,就會出現系統間數據不一致,財務則因提取數據需要,則必須核對所有業務數據,這不但沒減少財務工作量反而加重了負擔以及對數據提取的不便。
三、建設財務一體化的思考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系統的轉變為企業財務一體化帶來了轉機。在企業中我們將經常出現的業務系統采用成本合算的方式進行扭轉,尤其是我們可以按照系統的約束、簡便、利稅等原則,規范各類業務操作,梳理業務范圍,我們要定時的將財務系統中的業務核算進行推演,并最后匯成財務報表,并通過借口將數據傳遞到財務系統中,完成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對接,不但減少財務工作量也保證了兩個系統的一致性,也使財務能及時監督到業務數據。
企業財務一體化實現,不僅需要維護系統環境,還需業務流程和財務規則進行整理。我們才能在此基礎上對于企業的財務業務進行不斷的疏通和整合,從而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財務會計流程與經營業務流程。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對于財務一體化的建設的問題有,首先我們需要對基礎檔案同步的思考,在新建或修改檔案時必須只能在一個系統中維護,維護好之后統一對接傳輸到其他相關系統。當檔案明細程度需求不同時,需要做好各項檔案對照表或者唯一識別碼,以便各項系統得連貫性,特別是業務數據檔案轉換成會計科目、會計分錄模板等還需要業務對照表,還有涉及到營業收入和采購憑證,還需要考慮集團下各家公司的稅率不同問題,這些都需要將檔案隨時同步。其次是相關工作人員的思考,與手工管理相比,財務業務一體化是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對系統操作要求較高,一旦系統操作不當或者數據維護不正確,就會對接出錯誤的結果。企業需要建立自身的培訓機構,并結合企業財務系統出現的問題進行定時定點的培訓,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提高員工信息問題處理的能力,讓他們能夠通過培訓將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以及業務流程進行高速運轉。尤其是我們要針對軟件的實施將公司內部的資源進行整理,然后通過與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實現財務一體化的可能。最后是數據存檔和數據記錄問題的思考,業務數據按照財務邏輯在中間平臺計算,將計算結果生成財務分錄,但中間數據的存儲和集成必須有相關方案存儲,方便業務層提取財務同口徑且更明細的數據;還有各系統間數據傳遞和輸出必須有統一的標準格式,確保數據輸出和引入的準確性;在設置財務平臺方案時,需要記錄方案設計時所有相關資料,包含財務邏輯、業務系統取數或者計算邏輯、系統配置等以免后期業務調整或者新增時,可以準確地調整相關系統。
四、結語
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建立將財務與非財務信息進行有機結合,也是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消除信息孤島的前提,我們可以將企業原來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一種流暢的管理方式,這樣既保證了數據的獨特性,也保證了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徹底解決了企業長期以來報表不一的很大困擾,我們要為企業節省大量的資源,尤其是要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的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頂,謝道鍵.建設企業財務一體化系統的研究[J].時代金融期刊,2014-04-20.
[2]張大威,陳恩,陳文淵.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思考研究[J].武漢金融期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