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平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任務,公共參與素養是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必須重點研究思想政治課的授課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提升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課的過程中,認識到公民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并主動參與社會事務,培養學生公共參與能力。
【關鍵詞】高中 思想政治 核心素養 公共參與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057-01
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存在著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的現象。這與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原則相悖,不利于學生成長和發展?;诖?,本文對高中思想政治課上培養學生公共參與能力的策略問題展開研究,并結合教學中的案例,提出建議。
一、培養學生公共參與意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想培養和提升學生公共參與能力,必須先使學生產生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理解、懂得公共參與的重要性以及作為公民所肩負的責任與義務,從而使學生樹立公共參與的意識,使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的熏陶和引導下,逐漸認識到參與公共事務的重要意義,并產生主動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
例如在學習“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時,我向學生強調以下內容: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而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因此我們要認識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還要有主人翁意識,并學會使用法律賦予人民的權利,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我通過重點講解這些內容,使學生從根本上對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和義務有了初步的了解,進而萌發公共參與的意識。由此可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課本中的知識來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的意識,并依托教材知識,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踐行公共參與。
二、課堂模擬公共參與現場
由于課業負擔繁重,高中學生大部分時間都處在學校中,因此很少有機會能真正的參與公共事務。而只學習公共參與的知識卻不注重實踐操作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組織學生模擬公共參與現場,使學生有效的運用所學到的知識來深入到公共參與的過程中去,從而實現提升學生公共參與能力的教學目標。而在模擬公共參與現場的時候,教師要嚴格秉承公共參與的原則,按照公共參與的步驟和流程來組織模擬參與現場,以保證最大程度上還原公共參與過程的真實度。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模擬中了解公共參與的過程及注意事項,并在模擬的過程中提升參與能力。
例如在學習“民主決策:作出最佳的選擇”時,我組織學生進行了模擬聽證會活動。聽證會的主題是:春節期間是否要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模擬聽證會的過程如下:我將聽證會的要求及注意事項告訴學生,并由學生策劃和參與整個聽證會。聽證會正式開始后,擔任主持人的學生宣讀開場詞及《聽證會會場注意事項》,之后介紹聽證代表、出席人員等。接下來,由扮演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學生介紹春節期間禁止煙花爆竹燃放方案及起草說明。介紹完后,聽證代表自由發言并辯論。聽證代表發言完畢后,進行聽證會總結陳述,總結陳述完畢后,這樣一場模擬聽證會就結束了,而這場模擬聽證會的策劃、組織、參與都是由學生親自來完成,因此學生能夠切身體驗到公共參與的全過程,從而對公共參與有了一個整體的理解與認知。由此可見,課堂模擬公共參與現場能夠最大限度的還原公共參與的真實場景,并在模擬參與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
三、實踐體驗公共參與過程
在培養學生公共參與能力的過程中,除了模擬公共參與現場以外,教師還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帶領學生社會實踐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從而讓學生真正的去參與、去實踐。而這就需要教師要善于尋找帶領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并抓住機會指導學生參與到公共事務的全過程中去。而通過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的決策和管理中,學生可以在參與的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參與中,從而實現公共參與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民主管理:共創幸福生活”時,我帶領學生去調查本地幾條主要街道的交通問題,并由學生根據調查情況共同寫出一份調查報告,在調查報告中提出緩解交通擁堵問題的意見,最后將報告提交到本地政府交通部門的相關網絡平臺上。而通過帶領學生一起完成調查報告,能夠使學生體會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重要性,并獲得參與公共事務的滿足感,從而加強公共參與的意識,提高公共參與的能力??梢?,真實的去體驗公共參與的過程對于提升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注重將思想政治課與公共參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進而在實際參與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公共參與能力。
總之,教師必須以思想政治課為載體,培養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并逐步提高公共參與能力,從而使學生成長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優秀公民。
參考文獻:
[1]吳寶燕.公共參與核心素養的培養與踐行——以政治生活的教學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