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曉華
【摘要】高中作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中一個重要的教學內容,對高中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和現實意義。但是從目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情況來看,整體狀況不容樂觀,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水平普遍較低。而開放式作文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這一現狀,本文在此基礎上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 語文 作文 開放式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085-01
前言
寫作過程是一個情感表達的過程,如果教師在學生寫作時提出過多的要求, 對學生作文限制過多,不僅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寫作興趣,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也是極其不利的。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開放式教學方式,給學生的創作提供自由的平臺和廣闊的空間,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
一、積極更新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個性
從當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情況來看,很多語文教師對作文教學缺乏一個明確的認識,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不明確,將作文教學與普通的課本知識教學相提并論,在作文教學中采取同課本知識教學方式同樣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處在一個被動、機械的位置,學習態度非常消極。實際上,文本知識教學對學生來說是一個輸入的過程,而寫作對學生來說是一個輸出的過程,所以兩者并不能相提并論。這也意味著高中語文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要積極更新作文教學觀念,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作文教學中有效凸顯出來,尊重學生的個性,對學生的寫作給予大力支持。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寫作思維個性的培養,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觀察個性化的培養,引導學生從“無”處看,從“另”處看,從“細”處看,從“真”處看,要么讓學生的語言富有個性化色彩,要么讓學生的思維深刻,要么讓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總而言之,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積極更新作文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個性,避免學生寫出千篇一律的文章[1]。
二、采取分層教學方式,落實因材施教目標
要想落實開放式教學模式,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定位,只有先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才能進行針對性指導。一般來說,按照學生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欠賬型、一般型和超前型。欠賬型學生主要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還沒達到初中畢業水平,一般型學生指學生具備了初中畢業學生的正常水平,超前型學生就是指那些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綜合寫作水平對其進行分類,這是實施開放性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首先,對于欠賬型學生,教師在教學中要降低寫作要求,指導學生從模仿寫作開始練習。而對于超前型學生,教師要適當提高起點,鼓勵學生創造和發展個性。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針對哪一個層次的學生進行作文教學,教師都要注重對學生的寫作基礎進行夯實,加強對學生行文表現力、思維能力、謀篇布局、選材、立意、審題等方面能力的培養,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層指導,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2]。
三、完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提升作文教學質量
作為課堂教學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評價的質量對課堂整體教學質量有著間接的影響。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評價的時候,總是針對部分語句進行點評,然而,學生融入到作文中的想法和思路是教師無法猜測和理解的,這種情況下就會對學生的想法有所誤解。所以,在開放式作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師生互動”的方式實施作文評價,讓學生也積極參與到作文評改中,這樣既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提升作文評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例如,筆者在作文教學中就經常采取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進行作文評改。筆者會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學生的作文以圖片的方式通過大屏幕展示出來,或者讓學生上臺朗讀自己的作文,然后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評改,說一說其中的亮點和不足,針對中心思想和文章結構進行分析,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也能方便他人對文章有一個深入的理解。接著,筆者會讓其他的學生進行適當點評,指出其中的優點和有待完善的地方。最后,筆者再進行綜合點評。這種開放性的評價方式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寫作能力也得到有效的訓練和提升。
結論
綜上所述,開放式教學模式是提升學生寫作水平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教學方式。高中語文教師要認識到這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將其價值和效能最大限度發揮出來,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鮑小軍.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2(09):98-99.
[2]馬志國.高中語文學生作文“營養不良”之策略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1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