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瑜伽這項傳統而時尚的運動以其獨特的健身、健心功效,深受人們的追捧和喜愛。對于高校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更容易接受瑜伽這項時尚的健身項目,通過練習瑜伽提高學生的身體柔韌性、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身體平衡能力、緩解精神壓力,從而有助于培養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和增強終生體育的意識。本研究立足于高校大學生的角度,來探討高校瑜伽課程的設計,希望能夠對推動高校瑜伽課程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瑜伽課程 設計 實踐
【中圖分類號】G83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6-0205-02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500余名瑜伽班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展開本課題的討論與研究。
1.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根據本文研究需要,通過中國知網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閱讀了相關書籍,并通過瑜伽各種教學網站,收集有關資料,并進行歸類、整理、分析,從中汲取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問卷調查法:針對瑜伽專項班每班隨機抽取10名學生,共發放問卷100份,有效問卷的回收率為100%。
訪談法:對部分高校開設瑜伽課程的老師和瑜伽教練進行了電話訪談或者面對面的訪談,了解高校瑜伽課程開設的現狀。對選修瑜伽專項課的學生進行了集體訪談或個別訪談,了解學生的需求和練習后的感受。
數理統計法:對調查得到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作為本研究的調查依據。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高校開設瑜伽課程的必要性
瑜伽作為一項身心兼修的古老運動,因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近年來參與瑜伽鍛煉的人越來越多,受益于瑜伽的人也逐漸增多。瑜伽發展至今,人們已經將它作為一項時尚的健身運動去追捧,而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正是追求時尚運動的主流,他們更加容易接受這項運動,越來越多的學生盼望著能夠接觸瑜伽,因此高校開設瑜伽課程滿足大學生們的心理需求。通過調查發現,學校在每年進行體育專項課選課時,瑜伽課程成為了大學生們爭先選擇的課程之一,甚至出現了“秒殺”的現象,很多學生因為自己能夠選上瑜伽課而興奮不已,也有很多學生因為沒有選上瑜伽課而失落。因此,學生對瑜伽課程的期望非常高,高校開設瑜伽課程是非常必要的。
2.2瑜伽課程教學內容設計
瑜伽是一項沒有性別、年齡界限的運動,然而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有著不同的健身需求,中老年人注重的是養生,而年輕人更加注重培養氣質和塑造形體。針對練習者的心理特點也應該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而非千篇一律。因此,要針對在校大學生的年齡特點來制定高校瑜伽課程的教學內容。瑜伽是身、心、靈相結合,是強調冥想、呼吸、體位三者融為一體的運動,在制定教學內容時三者也缺一不可。
2.2.1基礎理論
瑜伽因其悠久的發展歷史,有著非常深奧的哲學意義,其理論知識更是博大精深。高校瑜伽課程面對的是普通大學生,主要目的是教授給學生一種健身的手段,從而增強學生體質、糾正不良的身體姿態、培養學生的氣質。學校的瑜伽課程不同于瑜伽專業教練培訓,不需要安排太深奧的理論知識,否則會出現厭學現象。但是瑜伽基礎理論必不可少,主要包括瑜伽的起源與發展、瑜伽的鍛煉價值、瑜伽的分類、練習瑜伽的注意事項等等。為了增加課程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中可以穿插一些瑜伽的典故。
2.2.2瑜伽冥想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生也面臨著不同的壓力,例如考研、就業、人際交往等等。據調查現在出現心理問題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得抑郁癥的學生也不在少數,甚至有的學生出現自殺傾向,而瑜伽冥想可以調節人的神經系統,從而緩解精神壓力。在每堂課前的入定練習以及課后的放松部分,分別安排瑜伽冥想練習,對于緩解學生的精神壓力效果顯著。學生們非常喜歡冥想部分,她們在做冥想練習時專注的神情也說明了這一點。
2.2.3瑜伽呼吸與調息
呼吸在瑜伽練習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每一個瑜伽體位都需要配合呼吸,只有呼吸與體位配合好,才能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瑜伽呼吸與動作的配合也是最難掌握的,對于學生而言,不必要掌握精準的呼吸法,但是瑜伽動作講究步驟分明,哪怕是很簡單的動作也要配合好呼吸,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強調體位和呼吸的配合,慢慢引導學生,讓他們真正將呼吸和體位相結合。在最初學習階段,不要過分強調呼吸,到學生慢慢掌握動作要領后再去強調呼吸,這樣學生更加容易接受。
2.2.4瑜伽體位
高校大學生屬于瑜伽的初學者,由于學生之前的基礎體育很薄弱,有的學生甚至沒有任何體育基礎,基本身體素質特別差,所以體位動作要以初級體位為主,逐漸安排一些中級體位動作,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強調瑜伽并不追求動作的難度,哪怕很簡單的動作也能達到很好的健身功效,在一開始學習時,學生們會將注意力放在體位上,但是等到她們熟練掌握體位要領之后,就很容易進入到真正的身、心、靈相結合的狀態。要正確引導學生,使他們走出一味追求高難度動作的誤區。
2.3瑜伽課程教學方法
瑜伽的教學可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例如示范法、講解法、領做法、對比法、糾錯法等等。針對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教學時要多運用比喻,語言盡可能的生動有趣,注重精講多練。大學生處在愛美的階段,他們希望通過學習瑜伽塑造良好的形體,培養自身氣質,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抓住他們的心理,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分組教學法在瑜伽課程中深受學生喜歡,每組采用組長負責制,穿插分租表演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4瑜伽課程考試辦法
瑜伽不是追求高難度動作,也不追求動作幅度的大小,而是讓練習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動作,感到舒適即可。因此,在制定考核辦法時要給學生一定的選擇空間,而不是整個班級要求考核同樣動作。學生的身體條件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對于一些學生來講有些體位存在一定難度無法完成,也不可能要求每位學生完成所教授的體位動作,那么可以規定考試范圍,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體位進行考試,這種考核形式極大的促進了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師更應該注重過程評價,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雖然他們一直在努力認真練習,可最終也無法較好的完成體位動作,重視過程評價可以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瑜伽的樂趣,也達到了真正的教學目的。
2.5瑜伽課外輔助教學手段
每周一次的瑜伽課程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手段來推進學生進行課外自主學習瑜伽。可以建立班級微信群或者QQ群,把課上教學內容及時發到群里,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精選教學視頻、理論知識、練習方法等等,上傳到(下轉第207頁)
(上接第205頁)
群里供學生參考學習,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練習的積極主動性。
3.結論
瑜伽這項傳統而時尚的運動以其獨特的健身、健心功效,深受高校大學生的喜愛。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正是追求時尚運動的主流,高校開設瑜伽課程滿足大學生們的心理需求。高校瑜伽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而非等同于專業的瑜伽培訓課程;教學方法要從學生的心理需求角度,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從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高校瑜伽課程的考核要注重過程評價,考核動作要有一定的彈性范圍,而非完全統一;利用好網絡平臺,建立班級微信群或者QQ群輔助教學。
參考文獻:
[1]王靜宜.高校健身瑜伽課程實踐教學設計與實施[J].運動.2016(02)
[2]余曉.關于健身瑜伽課程的教學方法與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4(24)
[3]占玲玲.淺析高校健身瑜伽課程的教學方法[J].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4(07)
[4]常錚.陽光體育背景下高校瑜伽教學發展研究[J].運動. 2016(02)
[5]呂姿樵.高校瑜伽教學可持續發展研究[J].運動. 2015(13)
[6]陳碧清,吳龍.高校開設瑜伽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5(03)
作者簡介:
劉輝(1981-),女,主要從事體育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