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蓉
【摘要】學習鋼琴在開發智力、鍛煉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水平、培養優秀品質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和優點。本文中對兒童鋼琴的教學問題作一些分析,并給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鋼琴教學 兒童 思考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225-01
音樂教育對兒童身心的發展有著很大的作用,可以培養兒童的藝術修養,豐富兒童的生活。但是由于很多鋼琴老師的古板,使得兒童很難對鋼琴產生興趣,學琴模式相對簡單枯燥,雖然不可否認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兒童的鋼琴基本功都很扎實,但是這樣的學琴模式卻讓兒童失去了童年的天真快樂,甚至對鋼琴產生了厭惡,違背了家長的初衷。如何科學地把這些孩子領入音樂的殿堂,讓鋼琴真正成為孩子成長中的良師益友呢?這是鋼琴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
一、少兒鋼琴學習的手型和坐姿
從客觀上來講,在鋼琴演奏時,手型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也沒有很絕對的手型,但是為了適應鋼琴的鍵盤排列和彈奏的技巧,就需要掌握一個有利于彈奏的基本手型。基本手型的要點必須要掌握:手指自然彎曲,手掌和手指之間要構成半圓形;手指對準一個鋼琴鍵且是自然分開;手腕和手掌要保持一個平面;手指的關節不能凹陷,要稍微突出;一指傾斜下鍵和琴鍵呈45度。
坐姿相對于手型來說,就需要嚴格的要求,只有正確的坐姿才能夠有利于彈琴。在鋼琴學習的坐姿問題中,身體要對準鋼琴位置的中間,坐在琴凳的三分之一處,上身重心稍微前傾。
鋼琴學習中,無論是手型還是坐姿,由于兒童缺乏專注力和耐心,所以就要求老師時刻去指導和糾正,為少兒學習鋼琴創造有利的條件。
二、鋼琴學習的識譜
樂譜是學習音樂的文字,識譜是少兒學習鋼琴重要的環節,少兒識譜差,導致學曲很費勁。少兒的年齡較小,但是卻有著豐富的想象力。老師在教學時,可以先忽略音,不要要求少兒死記硬背,首先要讓少兒明白基本概念,等少兒對基本概念熟練掌握時,就可以展開對少兒音的教學。老師可以告訴少兒:“一條線和另一條線之間有一堵墻,要‘跨過去,在鍵盤是隔了一個音;但是從隔的墻往鄰近的線‘走,在鍵盤是旁邊的音。”老師要提高少兒“跨”和“走”的意識,加強的少兒練習。通過不斷的加深識譜學習和練習,少兒才可以按照樂譜要求生動的彈奏鋼琴。
三、根據少兒特點進行鋼琴教學
對于新事物,兒童永遠保持著好奇心理,不同思維性格的兒童學琴的效果也截然不同。老師一定要對少兒的鋼琴學習進行仔細的觀察,對不同的少兒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少兒的性格不同,心理活動也是大相庭徑,老師要努力保護少兒對鋼琴的新鮮感和求知欲。與此同時,老師要與少兒多進行溝通和交流,改變外向型少兒的浮躁態度,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對于內向型少兒,老師通過溝通了解少兒內心想法并鼓勵少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問題和感受。在鋼琴教學中,老師要及時給予少兒鼓勵和表揚,激發少兒鋼琴學習興趣,提高少兒自信心,以此保持少兒對鋼琴學習的熱情。
四、結合故事進行鋼琴教學
老師站在智者的角度對鋼琴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但是在鋼琴教學中,老師也要注意根據少兒的自身情況培養少兒的創新思維。比如在《獻給愛麗絲》的教學中,可以讓少兒了解貝多芬的故事,在此基礎老師可以將對個人的演奏曲進行播放,讓少兒感受不同的歌曲感情,引導少兒在欣賞中分析思考。在所有的基礎上。少兒在演奏此曲時就會流露出美好的情感,在純真的意境里帶著活力。
五、營造良好的鋼琴教學環境
在鋼琴的教學中,要靠老師和父母的共同努力,為少兒營造良好的鋼琴氛圍,比如每日播放不同感情的鋼琴曲,激發少兒學習鋼琴的興趣。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參加鋼琴演奏會,陪孩子收看與鋼琴音樂有關的節目,對于少兒的鋼琴學習,家長要求不要太高,要有平和的心態。鋼琴學習的過程很艱辛,不要強烈要求少兒有什么樣的目標,對于少兒的錯誤,家長要及時地給予指正,而不是一味的批評。家長可以創造條件讓少兒在親朋好友面前展現自己,給少兒最大的肯定和鼓勵,讓少兒學習鋼琴是覺得輕松愉悅,在快樂中取得進步。
六、結語
對于兒童的鋼琴教學,家長和老師一定不能急于求成,在兒童的鋼琴啟蒙學習中,一定要打好基礎,認真地思考和探索,對于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解決,老師的教學方式要靈活,不要采用古板的傳統教學,引導少兒在鋼琴學習中發現美、創造美。在少兒鋼琴學習的未來道路上,老師還需要不斷的擴大自己的知識庫,及時地與家長溝通交流,不斷地探索研究,學會創新教育,提高少兒鋼琴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亞潔.淺談少兒鋼琴教育中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大眾文藝,2017,(12).
[2]趙旸.創新視角下少兒鋼琴教學的思考和建議[J].藝術教育,2017,(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