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摘要】適合于生源特點的教、學、管課堂教學模式。教,注重總結與反復提問;學,課堂問答互動,發講義與帶有知識點提示的作業題;管,違記扣分,提問回答正確加分。
【關鍵詞】必須夠用 反復提問 發講義 班級日志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249-01
我院培養鐵路與地鐵行業的機車車輛駕駛、檢修、供電、運營專業的技能型人才,《電工》是學院各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在課堂教、學、管三個方面,引入適合高職生特點的教學方式,就能取得相對理想的《電工》課堂教學效果。
一、教法設計
1.內容安排以專業必須夠用為度。
這個度,以直流電、交流電、電磁關系這三大模塊為主。課程目標是使學生理解并熟記這三個模塊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偏重對概念的理解與公式定理的牢記,淡化復雜計算與理論推導。由此在課堂上減少滿堂灌式的“教”,將時間省下來用于“學”。
2.注重對知識點的反復總結與提問。
《電工》內容理性又抽象,面對基礎不夠,學習自覺性不高的學生,再有效的教法,效果也是有限。因為聽懂了不等于掌握了。必須在課堂上將 “學”的環節用好用足,講與練結合,才易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授課,強調復習、講授、總結、提問四環節。對知識點,注重總結與反復提問。如每講完一個知識點,小結一遍,提問三遍;內容講完后,總結一遍,提問五遍;下次課講授前再對上講內容提問三遍,總結一遍。每完成一個教學單元,再總結與反復多次提問。
人對知識,要經多次記憶才易清晰記牢。每輪提問,是同一個問題提問多人,通過多次的問答,讓學生清晰內容并記牢知識點。中學的 “雙基”通過做大量的習題鞏固,高職以傳授技能為主,沒必要搞題海戰術。可用對知識點的多次總結與反復提問,讓學生建立起扎實的基礎。
七個量,即電流、電壓、電位、電動勢、電阻、電功、電功率。要求掌握每個物理量的定義、符號、單位、公式四個知識點。
三公式,即電壓與電位關系公式,歐姆定律計算公式,電功率計算公式。要求熟記公式與定律內容。
串并聯,即電阻串聯與并聯電路各有三個特點,要求熟記各特點的內容與公式。
由此將知識點提練總結出來,再配合反復多次的提問,實踐證明基礎差的學生也能學好。
二、學法設計
1.發講義,提出問題,先看后講。
講義相當于一本將知識點總結歸納得清清楚楚的課堂筆記。授新課前,先提出問題讓學生看講義,再在學生對新課內容初步熟悉的基礎上講課。發講義,是多數學生沒有做筆記的習慣,記顧不上聽,聽顧不上記,課后無筆記,就談不上將所學內容歸納清晰后消化掌握。
2.回答問題,答對加分。
最好的互動方式是提問。提問答錯不扣分,答對加分,且這分數,可抵消學生因課堂違紀的扣分。一般是誰舉手點誰回答,誰不好好聽課點誰回答。
3.作業有提示。
作業題按章節編排,每一節的標題下面,都寫出與作業題相關的知識點,讓學生對著給出的知識點做題。這樣既方便了學習程度差的學生做題,又達鞏固知識點的目的。
三、課堂管理設計
1.定規矩,賞罰信。
所有違紀行為,如退到、睡覺、玩手機,一律扣5分;回答提問正確加5分。
2.手機管理
學生上課玩手機是學不進去的關鍵,為此學院規定,學生上課前須將手機放在教室里的手機掛袋中。但若教師不管,這條規定形同虛設。為此規定,誰的手機袋是空的或袋里的手機是廢的,按曠課扣分。
3.班級日志
班級日志內放寫出課程名稱的坐位表,每門課一張。若學生調坐位,坐位表需更新。學生的一切違紀行為,教師一律在坐位表姓名下面扣5分;學生回答提問正確,教師則坐位表姓名下面加5分。日志由班長每次上課前放在講臺上,每周向班主任匯報一次。
這樣做,一則便于教師操作,教師的精力與思路都用在授課上,很難分心在學生名冊上找出姓名記錄違記現象,從而造成課堂管理力度不夠。二則把教師的課堂管理與班主任的日常管理聯系了起來,避免了課堂上,班主任管不到,老師難管的弊病。三則獎懲力度大,被扣了的分,能通過正確回答提問加回來,有制度的激勵與鞭策。
職業院校的課堂教學,關鍵是要引入一套適合于生源特點的教、學、管方式。教學的設計,有幫助、有激勵、有鞭策。這套方式筆者使用多年,《電工》課考試成績,75分以上的學生,每屆人數過半,不及格者每班不超過5人。
參考文獻:
[1]闞振坤.《電工基礎》教學方法的探討[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2~5.
[2]沈愛蓮.高職《電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6.
[3]程巍.韓安莊.初中教師課堂管理方式與其教學行為有效性的關系[J].《濱州學院學報》,200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