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全
(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高級技工學校,廣州 510800)
行動導向教學法[1],是以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積極轉變為教學目標,其核心就是教師教授、學生積極學、學生積極做的統一;是以學生主體為中心,學生自主學習技能過程為中心的行動體系,強調的是按不同實習任務的相關性來實現理論和技能的相結合;是以培養技術技能為主線,要求學生掌握嚴謹規范的技術規范、透徹理解汽車空調系統的工作原理,繼而拓展相關知識點,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行動導向教學法區別于傳統教學方法的地方是要求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考核,是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導向,要求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帶著不斷探索和學習的態度與指導教師共同探討、學習及提高。行動導向教學法對學生提出了三個基本要求:一是學會制定實習計劃,這是一種前期性、目標性的任務練習;二是學會制定實習步驟,這是一種過程性、形成性的任務練習;三是學會客觀公平評價自己及他人,這是一種學習型、自我糾正型的任務練習。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關鍵是讓學生告別先聽后仿的學習形式,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并能在指導老師的引導下發現問題,自主嘗試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直至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并對學習效果進行主動展示和評價。
行動導向法實習教學課堂的運用,具體體現在學生分組時,根據學生的以往表現及學習進度情況進行分組,并推選出小組長;在問題導入上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新穎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深入思考探究的熱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實習任務,要求分層次安排實習內容,激發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的主動性;課堂設計安排合理,確保學生有充足的學習時間,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突出學生能力培養,對學生發現提出的問題積極而正確地進行分析解答;對學生的能力進行積極向上、客觀公正、包容創新的評價。具體操作過程如表1所示。

表1 實習教學中的過程控制
任務:汽車空調壓縮機的拆裝、空調(手動、自動)示教板的認識[2]
在實習課堂中,首先明確實習內容及相應任務,進而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知識的練習,在實習指導老師有意識的行為引導下,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學習活動并完成實習任務。實習任務的選取是實習課堂成功的前提,要求教師在安排內容時要以教學大綱及4s店的生產模式為依據,突出技能的培養和提高。
(1)掌握汽車空調壓縮機的拆裝方法及注意事項。
(2)熟悉手動空調實習示教板結構組成,掌握手動空調的工作原理。
(3)熟悉自動空調系統示教板結構組成,掌握自動空調的工作原理。
(4)掌握空調壓縮機的拆裝中的方法及技巧。
(5)按照規范要求,拆卸零件應妥善擺放。
作為整個學校的信息服務中心的圖書館來說,圖書館的知識服務要求更為嚴格,潛在的知識挖掘和數據分析等服務已經萌芽[5],醫學院校圖書館在大數據方面有很大優勢,由于醫學院校的專業相對單一,各種結構化數字文獻,文獻檢索及資料查新,實驗儀器和實驗數據等半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都符合大數據的要求,為了更好的將圖書館的服務價值從單一化過渡到多元化,要展開多元的理性思維,將傳統的學理性服務研究向技術性范式轉變[6]。大數據時代能滿足讀者和用戶需求,幫助讀者和用戶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的檢索出對自己需求的信息。
(6)部件拆卸前應做好記號,以便安裝復位,防止漏裝錯裝。
汽車空調系統各個組成部件6套,空調壓縮機6個,手動空調、自動空調臺架各6臺,拆裝工具6套。
分為6組,每組5-6人。
2.5實習任務的下達(如表2所示)

表2 實習任務內容
(1)學生分為6組進行汽車空調壓縮機的拆裝,按照規范拆裝,順序擺放的原則進行操作,通過對汽車空調系統各個零部件的認識,掌握空調壓縮機的組成與拆裝方法。通過觀察臺架的結構和系統的工作狀態,掌握汽車空調系統的工作原理。
(2)學生實習操作,指導老師巡回指導,特別是要求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規范操作,要注意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
(3)在手動、自動空調臺架的正常工作狀態下,指導學生如何規范的操作示教板,仔細認真地觀察汽車空調的工作過程進而掌握空調的工作原理。
通過行動導向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實習過程中,沒有觀眾,只有演員。學生真正體會到實習的樂趣,對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比如說,通過汽車空調系統實習臺架的操作演示,學生掌握了空調是如何制冷的,并懂得和家里的家用空調進行比較。由此激發指導教師提高擴充自身的知識庫,改進和完善教學內容及提高自身技能,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目的。通過實習任務、實習目標的確立,要求學生通過不斷地練習,實現學習課堂與社會就業的無縫對接。
行動導向教學法要求課程考核與學生的動態學習過程相聯系,將專業技能、方法能力和職業能力考核相結合。考核內容包括學習和職業態度、知識熟練程度、技能掌握程度、學習成果、個人自主學習與團隊合作精神等。汽車空調壓縮機的拆裝的教學質量評價項目主要有以下內容:
2.8.1 技術能力
工具選擇正確,零部件擺放合理;拆裝方法選擇恰當。
2.8.2 學習能力
工具技巧使用合理工作效率高;自主學習,獨立探索,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強;合作學習意識強,團隊協調合作效果好;回答問題自然,語速適中,表達清晰。
2.8.3 協調能力
小組各成員參與意識、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強;從學習中收獲成就感,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信心;激發熱愛自身專業的熱情,形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以上三種能力的評價結果由小組自評、小組互評及指導教師評價組成。小組自評、互評和指導教師評價的結果用百分制表示,作為本課題各小組的實習成績。指導教師小結評價采用描述性文字說明,不同的學習項目可根據需要設置評價內容。
自2012年以來,筆者學校結合汽車空調考證內容,通過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教學質量顯著提高。通過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不僅圓滿完成了學校要求的課程教學目標,而且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實習任務是課堂的核心要素,其設計是實現行動導向教學法運用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課程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時一定要重視對實習任務的設計,具體可參考生產企業任務書或工單的形式。
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課程是一種按照企業生產規范為原則的課程,即實習內容就是工作內容。為了便于實施教學,項目可以由若干任務組成。同時,要求內容設計時,任務的步驟或過程應與工作內容相一致,包括任務目標描述、信息收集、計劃確立、任務實施、效果檢查、成果展示或項目評價、任務拓展等教學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工作過程能力。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課程體系建設是當前技工院校課程改革的重點項目。通過教學實踐證明,基于行動導向法的課程是技工院校培養高級技能人才的一種較為合適的課程。
通過行動導向教學法整體優化汽車空調課程教學的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創新了汽車空調課程模式,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問題。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需要指導教師在遵循開發流程的基礎上,根據學校學生、教材、教師現狀提出合理的課程模式,在條件不足的情況下,應積極構建課程保障措施,從而多方位促進課程發展。
參考文獻:
[1]邊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汽車空調輔助設計》課程改革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教育,2008(20).
[2]陳社會.汽車空調構造與維修[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4.
[3]周芒.對技校學生課程考核評價方式改革的思考、探索與實踐——從結果考評到過程考評的轉型與比較[J].廣東技工教育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