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丹
摘 要 21世紀是一個信息技術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互聯網技術滲透到社會各行各業中,新媒體也層出不窮,新媒體的發展使得報刊、雜志、廣播等傳統媒體受到了嚴重的挑戰。新媒體的崛起,促進了傳統媒體的技術開發,使其加快更新換代的步伐,使傳統媒體擁有了更多的發展良機,可以說,新媒體、傳統媒體各有優勢,需要將兩者有機結合,才能促進我國媒體行業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 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合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9-0015-02
如今,新媒體對我們來說已經不再陌生,數字技術迅猛發展,新媒體開始取代傳統媒體的地位,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方式帶來了巨大影響。新媒體的發展使得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受到了擠壓,新媒體以傳輸手段和接收終端多樣化為主要標志,擁有網絡視頻、音頻、電子報刊、網絡新聞等多種表現形式,可以說,新媒體的發展給傳統媒體的發展提出了挑戰,也提供了機遇,兩者要實現有機結合,共同發展,方能使我國的媒體業更上一層樓。
1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競爭
毋庸置疑,新媒體是立足于傳統媒體而發展起來的,新媒體是一個相對性概念,是與傳統媒體相對立而言的,新媒體其實不是一個獨立領域,還是與傳統媒體有著相互交叉的態勢,兩者之間的競爭格局促進了我國媒體界的不斷發展。從目前來看,新媒體有著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對媒體界形成了巨大影響,媒體界之前出現廣播、電視、報刊三足鼎立的局面開始被打破,以電視事業為例,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電視的收視率開始下滑,越來越多的人投向網站的懷抱觀看電視劇。傳統的電視市場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以往輝煌的收視率不復存在,網絡點擊量卻不斷攀升。這迫使我國的電視業必須要轉型升級,提升質量,才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與此同時,手機電視開始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也分流了一部分觀眾與廣告,導致傳統電視的高額收入仿佛已經成了神話。在新時期,新媒體的出現直接對傳統媒體的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新媒體的市場競爭力不言自明。當然,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新媒體的迅猛發展也迫使傳統媒體尋求新的出路,獲得新的發展。我們不能否認新媒體的發展趨勢,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媒體必須退出市場,必須為新媒體讓位。新媒體的誕生表明了一種新的傳播渠道的出現,也代表著一種新的傳播方式的變革,但是人們已有的傳統閱讀習慣是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的,雖然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閱覽電子書,但是也有很多人喜歡走進圖書館閱讀報紙、雜志,新媒體要想在社會大眾群體中取得更大的影響力,還需要有很多時間去做準備,而這段時間就為傳統媒體謀取了一定的生存空間。我們必須承認,傳統媒體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史,其媒體形象、人脈資源、運作方式都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難以復制,這些都是傳統媒體的法寶,可以使傳統媒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定的影響力。
2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優劣勢比較
2.1 新媒體的優劣勢
2.1.1 新媒體的優勢
新媒體是信息技術的重要產物,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
首先,新媒體為信息發布提供了便捷的渠道,BBS、微信、微博等載體的出現,使得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發布信息、傳播信息,使得人們獲得信息的速度大大提升,這些都是傳統媒體難以企及的。
其次,新媒體背景下的傳播對象非常明確,借助于信息技術,新媒體具備分眾化和小眾化的特點,人們可以借助微信、微博、QQ等載體,向特定對象發布信息、傳播信息,這也是傳統媒體不具備的優勢。
再次,新媒體的接受效果比較獨特,因為新媒體的信息發布可以打破時空限制,直接將相關信息發送到受眾中,所以具有更強的直觀性,另外,新媒體的內容創作也可以打破時空限制,創造個性化內容,這些內容可以長期保存、反復播放,這些都是傳統媒體不具備的優勢。
2.1.2 新媒體的劣勢
我們不能忽視,雖然新媒體發展具有很多的優勢,但是由于新媒體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發展還不夠成熟,與傳統媒體相比,還存在著一些欠缺和不足,而這些不足正是需要通過傳統媒體才能加以彌補的。
首先,新媒體在我國興起的時間還不夠長,缺少足夠的人才隊伍,很多新媒體白手起家,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良莠不齊,影響了新媒體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很多新媒體的發展需要傳統媒體的支撐,才能獲得生存資本,如果沒有傳統媒體的支撐,就會失去了生存動力。
再次,新媒體中的信息真假難辨,網絡平臺上充斥著大量的虛假信息、虛假新聞和網絡謠言,直接影響了新媒體的公信力。
2.2 傳統媒體的優勢
就算傳統媒體在很多方面難以與新媒體一拼高下,但是我國的傳統媒體已經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其固有特性很難被新媒體所取代,傳統媒體仍舊具有一些優勢是新媒體難以達到的。
一是信息優勢,傳統媒體具有專業的媒介組織,還有廣泛的信息采集網。其生產和傳播信息的效率不是一個自媒體可以企及的,這具體體現在連續報道、跟蹤報道、專題報道和深度報道等方面,傳統媒體的信息采集能力之強大是新媒體無法達到的。
二是品牌優勢。在幾百年的發展中,傳統媒體已經建立了一整套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業規范,還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雖然傳統媒體發布信息的時間沒有新媒體那么高,但是信息質量絕對令人放心,很多時候,新媒體背景下的信息都采取匿名或半匿名的狀態,很多網絡謠言都是從新媒體上散播開來的,所以受眾對新媒體下的信息真實度存在一定的質疑。
三是技術優勢。對社會大眾而言,廣播、電視、雜志這些媒介更容易被接觸到,它們在社會上的普及度更高,而新媒體需要受眾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還要擁有計算機或等硬件和互聯網接入服務,而我國很多地方的人民尚沒有具備自己的計算機,計算機素質也比較差,從這個角度而言,新媒體要完全取代傳統媒體,必須經歷一段漫長的時期。
3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各有自己的優勢,要想促進我國媒體事業的迅猛發展,應該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有機結合在一起,發揮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
3.1 新媒體影響下的傳統媒體發展策略
時代的步伐不斷向前推進,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涌出,發展勢頭異常迅猛,但是,新媒體的發展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媒體的發展。廣播誕生之后,報紙并沒有因此消失,電視出現之后,廣播也依然存在。媒體界的每一次改革背后,都是以新技術的運用為依托的,而技術的改革無疑會推動媒體事業向前推進一個新的臺階,會促進新舊媒體的相互融合賀發展。在新媒體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傳統媒體必須與時俱進,樹立正確的思想,不要視新媒體為洪水猛獸,而是必須正視自身的不足,要發揮自身的優勢,敢于迎接和面對新媒體的競爭。一方面,鑒于傳統媒體具有強大的公信力,很多群眾都信任報紙、雜志、廣播發布的消息,所以傳統媒體要發揮自身的優勢,加強信息采集,為受眾提供最真實的信息,還要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傳統媒體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要善于借鑒和吸取新媒體發展經驗和技術,不斷提升傳統媒體受眾的滿意度和知名度,在新時代背景下爭取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3.2 傳統媒體影響下的新媒體發展策略
從目前來看,我國的新媒體發展就是一個突破自身限制的過程,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新媒體上發布的信息的可信度不是特別高,很多人談網色變,覺得新媒體上發布的信息的真實度都有待考察,在這種情況下,新媒體要改進自身的不足,與傳統媒體進行密切合作,或者借助傳統媒體的內容效應,打造自己的信息傳播平臺,在傳統媒體的框架下,新媒體發布的內容其實并沒有稀缺性,所以新媒體要想獲得長遠發展,必須打造原創新內容,特別是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知識產權意識進一步高漲,新媒體必須為受眾提供真實內容,原創內容,才能突破重圍,取得受眾的信任。此外,新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必須要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提升他們獲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同時還要利用新媒體互動性強的優勢,深入人民群眾中間采訪,讓百姓提高原創信息,讓新媒體信息的真實和個性化,更能滿足廣大受眾的需要。
4 結論
總之,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都有自己的優勢,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要在保持自己優勢的同時,積極主動地融合發展,打造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局面,才能永遠保持自身的活力,迎來發展的春天。
參考文獻
[1]佟素蘭.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結合下新聞編輯素質的提升要求[J].記者搖籃,2018(2).
[2]張新陽.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如何開展聯動報道[J].傳媒,2018(2).
[3]喬芳琦.淺談傳統媒體移動新聞客戶端的局限與構建[J].新聞研究導刊,2017(23).
[4]賈雪倩.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應如何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15(1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