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問題導學法受到了諸多學校教師的關注。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實施問題導學教學模式能夠提高教學針對性,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本文提出,教師應當在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為學生設定良好的問題,創造學習情境,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問題導學;數學;初中;應用探究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問題導學法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受到各個地區學校教師的歡迎,將問題導學法利用到日常的教學中不僅能夠提升教師的授課效率,也能夠推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初中數學較小學數學難度有較大的提高,許多學生反映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如概念理解不清晰、解題思路不明確、知識點分類不詳細等,將問題導學法應用到數學課堂中有效解決了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某些問題。然而,由于許多老師對于問題導學法的了解不夠深入,在應用過程中面臨著一些問題,無法最大程度發揮問題導學法的作用,因此,加強對相關方面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 問題導學法介紹
問題導學法是一種利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的模式,教師通過為學生設置良好的問題情境拓展數學思維,提升數學學習興趣。在問題導學法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是教學的主體,好的問題是問題導學法的核心因素。在初中開展問題導學法教學時,教師只有設定科學合理的問題,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為了提高問題導學法的應用效率,教師在使用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原則。第一,適中性原則,教師需要在全面掌握班級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提煉出好的問題,難度適中,從而避免學生過度自信或畏難情緒;第二,遞進性原則,在設置問題時,教師需要注意問題的連貫性以及遞進性,每一個問題與前一個問題要實現前呼后應,從而將分散的知識點有機的結合起;第三,重點性原則,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明確教學重點,在重難點知識處設置問題,從而發揮問題導學法的價值,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
二、 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應用策略分析
(一) 設定合適的問題情境
開展問題導學法應當建立在學生對接下來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因此,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課前對所需要學習的章節展開全面的預習,從而提高對書本內容的認知與把握,降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難度。在設置問題時,教師要充分把握課程重點,緊扣新課標考綱,提出更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好的問題能夠幫助學生靈活的理解課程內容。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的課程時,教師可以利用雞兔同籠的情境來引出問題,在此基礎上展開二元一次方程形式的講解與應用。此外,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水平有深刻的了解,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理論基礎來設定問題,如對比新舊知識點的異同,從而加深對新知識點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二元一次方程與一元一次方程之間的相似點與異常點,通過有效的類比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運用到二元一次方程中。
(二) 設定層層遞進的問題
教師往往能夠通過多種渠道收集建立問題,如參考其他老師的教學方案、網絡搜索、收集學生問題等。但是,最好的設定問題的方式往往是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展開的,不僅能夠提高問題的針對性,同時也避免了傳統教學中的枯燥無趣。然而,在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盡管會根據實際生活提出案例問題,然后講解相關的數學知識計算方式,但是在案例拋出后并不會將知識點回歸到案例本身中來,或者講解的知識與案例之間關系過于牽強,無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堂體驗。在問題教學中,應當注意前后問題的連貫性,后一個問題的提出應當建立在學生對前一個問題有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從而體現初中數學教學的整體性與系統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 設置有效的教學問題
問題設計是導學法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需要教師有一定的重視和關注,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需要聯系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實際的生活,主要要與教材進行聯系,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設定,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比如在學習三角形和四邊形的證明和求解時,設置問題導學時,根據學生對多邊形的掌握進行相關的問題設置。
(四) 創設專門的問題情境,引出對問題的思考
對于問題的設置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設置,教師在進行問題的設置時不能一味地進行提問,應該從全局上構建一個問題,引發學生的興趣,之后引起學生的思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加師生相互之間的交流,構建和諧的課堂。比如在進行基本圖形的認識和計算時,首先要讓學生對基本的圖形有主要的了解和理解,在上課過程中,先利用多媒體進行圖形的展示,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是通過對圖形的認識上升到對整個內容的思考,在進行圖形的證明和邊長的計算以及角的計算時不僅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更需要進入思考的情境中,進而達到完成課前問題的導學,有效地提高教學的質量。
(五) 加強導學,鞏固學習知識
導學性問題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進行相關的思考。通過導學問題的提出還可以鞏固學習的知識,在后期的復習和考查中,學生可以利用導學問題進行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比如在學習平行公理時,進行導學問題設定的時候可以根據相關定理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平行定理中,兩條直線永不相交,整個過程中可以利用公路的例子,在直行的時候兩輛車的行駛就是平行的,在之前可以放一張公路線路的圖片來進行引導,在后期的復習中同樣可以利用這個問題進行引導性的學習。
綜上所述,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具有不可忽略的意義和作用。教師既要在課前認真備課,圍繞主要內容做好預設方案,也要根據課堂教學實際隨機應變。
參考文獻:
[1]朱琴.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203-204.
[2]鄒金貴.關于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運用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4):109.
作者簡介:
樊陽,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臨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