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也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改的推行使得我國人才培養目標有所轉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逐漸得到了教育領域的廣泛重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想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應重視其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并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加以拓展。本文主要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以此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有益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思維能力;問題;對策
一、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存在的問題
小學數學主要內容包括: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大領域,內容繁瑣,知識量龐大,他們之間有著緊密而復雜、統一而又分散的聯系。而小學數學呈現的知識點具有抽象、概括、轉化和知識結構排列復雜等學科特點,小學生知識結構尚未成熟,頭腦簡單,思考問題不全面,這就給學生跳躍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加了一道無形的障礙。現在絕大多數的學生其實都很聰明,有些不聰明的學生在數學上表現出思維遲鈍,只是因為缺乏必要的訓練和培養,尤其是邏輯思維能力方面的訓練。他們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思考問題,缺乏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其失去對數學的興趣。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有計劃地系統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否發展得好,關系著教師是否能夠在講解一些新知識時采取更深入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的良性循環。廣義上來說,只要教師能夠掌握科學和系統的教學方法,是可以成功激發和開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
二、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對策
(一) 構架知識結構
小學數學教材中主要將內容以文本的形式展現出來,使得教材內容難以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適應。對此,教師應積極地將教學內容進行處理,使其能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并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等相適應,以便于提升學生對數學的熱愛程度和掌握程度。例如在數學教學“認識小數”一節內容中,教材就安排了相應的小數加減法教學,這種安排與學生的思維發展是有著適應性的,但在后期又安排了找規律等教學內容,而不是順著學生的思維發展進行乘除法等教學,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會對之前的知識有所遺忘。也就是說在穿插了其他知識之后,學生很有可能對小數教學知識有所遺忘,日后再進行相關內容教學時,仍然需要進行從頭再來。這種方式不僅浪費了教學時間,同時對學生的思維也造成了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養成課后復習的習慣,并引導學生將舊知識與新學的知識之間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最終達到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
(二) 創新實踐課堂
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還較差,加上數學又是門比較抽象的課程,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為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化難為易,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就需要更形象具體的課堂指導,這就要從教學實踐中來實現。比如,在《圖形的拼組》學習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創新課堂實踐引導,首先對學生們進行圖形知識鞏固,請學生準備一張筆記本紙自己動手折一折,比一比,學生們很快回憶起長方形對邊長度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點。接下來教師提問:“生活中的事物只要留意都能發現不同圖形的組合變形,同學們能舉出例子嗎?”學生們提出了公交車由長方形和圓形的組合、電腦鍵盤由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組合等富有想象力的例子。有了實踐引導基礎,學生們在之后的拼圖練習中也積極調動了思維,進展十分順利。創新實踐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讓學生發現問題,得到創新啟發,同時,課堂實踐也能夠調劑嚴肅的課堂氛圍,更容易開啟學生的思維興趣。
(三) 構建思維空間
通過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和思維想象力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模式的形成。這就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秉承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方式的變換,調動學生積極思考的熱情。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觀察物體》時,為了培養學生仔細觀察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教師給學生展示了兩張都是拍攝的教室的照片讓學生觀看里面的不同點。教師明明拍攝的就是同一間教室,為什么會不一樣,這就激發學生通過仔細的觀察來想象一下攝影師的拍攝位置。其中也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同一物體的不同,通過不同的角度觀察到物體來對比其差異性,有助于學生仔細觀察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如,教師讓學生觀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課桌的不同點,從而構建學生思維空間構圖能力,增強學生的思維空間想象力。
(四) 開發創造潛能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遇到不懂、不清楚等拿不定主意的題目,教師則需要給予學生鼓勵,并及時引導、解答學生質疑中所提出的問題。在質疑過程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教師應盡量擴散學生的質疑點,增加數學知識的學習題材。課堂上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提出一些疑問,比如“你能根據 62+48 來計算 63+47 嗎?”“為什么車輪子要制成圓形的而不是方形的?”疑問使學生產生好奇,好奇又萌發起學生想實踐、想創新的意識。學生能提問,這是思維活躍的表現,也是學生勤于動腦,善于思考的表現。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質疑,使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打破常規,突破思維定式,使學生敢想敢做,這樣才能點燃他們創新思維的火花。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地分析總結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運用有效的策略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質,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稅忠.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6(32):73-74.
[2]周建國.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08):225.
作者簡介:
石邦龍,重慶市,重慶市秀山縣里仁鎮涼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