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要真正落實減負,必須以識字教學為切入點,在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孩子們的識字興趣,還要教給他們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以往那種教師講,學生學;教師寫,學生抄的單調的課堂教學方式已不復存在了。那么如何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呢?
關鍵詞:識字教學;課堂教學;低年級
一、 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不斷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注意力持續的時間很短,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顯得更為重要。
1. 采用直觀的教具、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低年級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單憑教師的講述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具體。如在教學時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錯的地方用紅色粉筆標出,再配上多媒體的演示,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圖象、動聽的聲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2. 游戲激趣。
根據低年級學生頑皮、活潑、好動的特點,又喜歡游戲。把游戲引進課堂,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時注意收集學生中喜歡的游戲,進行精心設計運用于識字教學,根據課文要求,設計不同的游戲活動。例如:猜字謎。這是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游戲形式。可以出現在初識生字時,如要學“雨”字,教師可以讓學生猜一猜“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中看不見”指的是什么?也可以出現在記憶生字中,如“告”字,教師可打一字謎:“一口咬斷牛尾巴。”字謎還可以讓學生動腦筋創編,培養創新意識。
二、 課堂上教會孩子識字方法,讓孩子會學
教師教是為了不教,這就要求我們教給孩子識記的方法。
1. 形象記憶法。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系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教“哭”字時,學生比較容易寫漏一點,老師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圖畫,再讓學生用簡筆畫畫出她哭的樣子,老師指出“哭”上兩個口表示眼睛,一點是哭的眼淚。這樣,學生寫“哭”字時,就會想到這滴眼淚,就不會漏寫這一點了。
2. 猜謎識字法。
學“碧”字的時候我就編了一個謎語: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頭上說悄悄話。這個謎語利用了學生喜歡童話故事的心理編的,這樣學生就高效率地記住了這個生字。
3. 順口溜識字法。
遇到難、易錯的字,借助順口溜教學。如教學“美”字: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順口溜識字教學,幽默風趣寓教于樂,朗朗上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識字效果。
4. 找規律識字法。
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尋找規律的方法。加一加:如方加一個反文旁就成了放。減一減:如:學了園,減一減就成了元。換一換:如底和低就可采用換一換的辦法。
5. 故事識字法。
小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在識字教學中,若能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記住生字,更能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
6. 用比較法識記。
漢字中的形聲字占了多數,因此掌握好這類字的造字規律將對今后提高生字的識記效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形聲字有兩部分組成:形旁(表義),聲旁(表音)。教學時,要將漢字音、形、義三者結合起來識記。如教學“青、請、鏡、睛”,告訴孩子們“青”是聲旁,所以這幾個字的韻母都是后鼻韻母ing,“請”跟語言有關,部首是言字旁,“鏡”是金屬,部首是金字旁,“睛”是眼睛,所以部首是“目”旁。運用這種方法能使孩子牢固建立音、形、義三者之間的聯系,有效地提高識記效率。
三、 及時鞏固,防止學生識字回生
低年級學生識字的主要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識字回生的現象相當普遍。其實這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過程。因為遺忘的進程是在多種因素下產生的。如識記材料的性質和數量,學習程度等。為了避免學生識字回生現象大量發生后難于補救,要適當控制識字速度,不要過分貪多求快,適當控制學習程度,盡量避免低度學習和過度學習,學后及時復習鞏固。
總之,只要我們多去探索,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引導學生去挖掘漢字中的奧秘,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生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識字學習由枯燥變為有趣。讓他們獨立探索、大膽想象,去想各種各樣的巧妙辦法,這樣,識字教學會變得很容易,學生必定能夠越學越輕松的。
參考文獻:
[1]郝杰.積極心理學與智慧[J].江蘇教育,2015年36期.
[2]李堅.以人為本理論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苑教育,2015年21期.
作者簡介:
趙建芬,江蘇省蘇州市,江蘇省張家港市南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