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恍惚中,民國初期梁啟超振臂高呼“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的吶喊聲似乎還繚繞在華夏廣袤的土地上,深深震撼著我。掩卷沉思,我能做什么?哦,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人開始成長的關鍵第一步,對今后個人的性格品質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就讓語文教學滲透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吧。
【關鍵詞】語文教學 心理健康教育 和諧人際關系 頑強意志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5-0187-02
不知是網絡的四通八達給了我們太多信息,還是社會的突飛猛進給了我們太多無奈:震驚全國的馬加爵事件;不堪學業重負頻頻自殺的學生;安徽群毆老師的孩子們…… 無一不令人扼腕嘆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追根究源,無一不是和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關。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這些和“學生”有關的事件面前,我禁不住陷入思考: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呢?四處查閱,結果了然如下:(1)正常的智力;(2)穩定的情緒;(3)適度的反應;(4)和諧的人際關系;(5)心理與行為符合年齡的特征;(6)能夠適應學習生活。但是迫于應試教育的重重壓力,老師、家長、學生都緊緊圍繞高考的指揮棒旋轉——為分數而戰!流傳千年的重孝、守禮、親師、誠信等關于人成長的有益因子統統忽略,短短的一二十年間不但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兒”,更為可怕的是生成了一部分“恐怖分子”。恍惚中,民國初期梁啟超振臂高呼“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的吶喊聲似乎還繚繞在華夏廣袤的土地上,深深震撼著我。掩卷沉思,我能做什么?哦,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人開始成長的關鍵第一步,對今后個人的性格品質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就讓語文教學滲透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吧。
我們人是生活在社會群體中的,因此,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顯得尤為重要。我發現教材選編了許多可以進行這方面引導的文章。如《稱贊》描寫了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稱贊,獲得成功快樂的故事,孩子們體會到對他人的鼓勵肯定是多么的美好;《好漢查理》告訴我們調皮孩子查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時,得到了理解和尊重,獲得新生,孩子們感知到對他人的理解尊重是多么的重要;《巨人的花園》講述了巨人對自己花園前后截然不同的愛護,最終得到真正的快樂,孩子們懂得待人要寬容,要學會給予、奉獻,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在教學這些文本時,我不但引導學生感知故事當中人物的美好心靈,深入理解內容談想法舉例子,切實把真誠和謙讓、理解和尊重、團結和分享融入到學生的思查想中去,而且千方百計讓學生親身去感受。如學習《稱贊》后我設計了“與稱贊結伴”的小活動,即在一個月當中,我們都學習小刺猬和小獾對身邊同學良好的行為進行稱贊。活動期間,我常常有意識地對孩子們的點滴進步用笑容、眼神或親切的撫摸進行鼓勵,同學之間更是細心觀察,及時對彼此進行“稱贊”。不知不覺中,同桌間的爭吵少了;同學中的摩擦少了;老師面前告狀的少了。很多孩子上課更專注、書寫更認真、發言更積極,樂于為班級服務的同學也越來越多。這都是“稱贊”的魅力!看來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生活不會永遠一帆風順,也不可能天天都是陽光燦爛。可在中國當前形式下,坐在我們教室里的哪一個孩子不是在蜜糖罐中泡大的?怎么樣讓孩子們擁有耐風寒、抗挫折的能力?減少自私、偏執、暴躁、孤僻等不良因子的滋生呢?其實人的樂觀、豁達、堅強常常取決于個體是否有頑強的意志力! 翻閱教材,勵志故事竟可信手拈來,如《觸摸春天》真切描寫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寫作者長大后遭遇挫折的兩件事,最終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而取得成功的事例,通過事實進一步證實出“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一道理;《桃花心木》告訴我們“唯有經得起各種不確定因素磨練與考驗的人,才能在生活中練就獨立自主的心,才能更頑強、更燦爛地生活與成長”。這些故事字里行間無一不滲透著積極、樂觀、向上的正面因子,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在學習《觸摸春天》時,我帶領孩子們跳出文本,讓他們在身邊去尋找那些自認為自己過得很不好的人,把收集到的素材整理成文,專門開設聊天會進行討論。通過全班孩子們各抒己見的熱烈交流,他們一致覺得擁有健康的身體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生活中的很多煩惱都是小心眼所致,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積極努力地生活。而在進行《桃花心木》的學習中,學生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知道的在艱苦環境中自強自立的人的事例,有的學生從還從反面談到一些人被優越條件嬌慣成了“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生活的風雨的事例,兩相對比,學生通過事例很快就明白了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為了生存與發展,必須通過自己親自去實踐,去競爭,去拼搏。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才會對社會環境、人際關系等產生切身的感受,從而學會與他人合作,體驗到奮斗的艱難,珍惜來之不易的一切,對生活中的“無常”抱有一顆恬淡的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后的日子里,我將繼續尋求摸索,把“教書”和“育人”不露痕跡緊密結合,讓語文教學滲透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里。雖然我只是語文教學海洋中一朵微乎其微的浪花,也要努力向上飛躍,展現海洋的風采。
作者簡介:劉盛桃(1975年)女,漢族,四川富順,二級教師,本科,樂山師范學校附屬小學,研究方向: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