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宗德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國互聯網的建設和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互聯網金融的成長改變了傳統金融發展的模式,為人們在新時期的生活、工作帶來了方便,為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危機和挑戰,如何做好當前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是人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概況進行分析,并根據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理論分析和論證,希望對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成長;邏輯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社會對于互聯網金融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通俗來講,互聯網金融指的是社會上的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的形式為客戶提供保險、銀行、證卷等金融服務。在當前互聯網金融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傳統的金融模式面臨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有必要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使我國的金融行業取得較大的發展和進步,更好的服務社會。
一、互聯網金融成長邏輯概述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從商業角度來看,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產業的發展,必然要有堅實的基礎作為依托。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是比較廣闊的,能夠有效實現經濟的發展。盡管對經濟活動有比較大的影響,但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完全符合相關要求和條件。從宏觀經濟發展來看,國內金融資產規模持續增長,服務業務不斷豐富,支付、投資、儲蓄和資金管理等已經完全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從我國的宏觀經濟角度來看,金融業也是國家經濟的支柱。如果我國的金融業沒有外部競爭,就會缺乏發展的壓力,沒有壓力,就沒有發展的動力。因此,我國金融業仍然需要適當的外部競爭和壓力來提高其創新能力,目前我國所需要的發展是互聯網金融業的發展,目前的發展情況也表明了這一點。互聯網金融是我國金融業發展的新方向,通過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行業,為我國的金融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后保障,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二、當前互聯網金融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相關體制建設不健全,互聯網金融缺乏有效的監管
目前,我國在互聯網金融服務監管方面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互聯網行業的風險逐漸被人們關注起來。這些風險也引起了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關注,并于2011年發布了相關風險防范通知。但從通知內容來看,目前銀監會信貸業務無法直接控制銀監會,并且發出通知的原因大概是商業銀行認識到P2P信用的風險,才會創造出具有P2P信用的防火墻。為避免風險的發生,只有相關的商業銀行受到P2P的攻擊后才會受到影響,這將導致大規模的金融問題發生。
(二)違約比較簡單,容易違反規則
目前,互聯網金融企業無法完全通過智能化系統進行信用認證,信用數據的分配也存在諸多不足。債權人的信用審批只能通過公司自己的審計策略來實現。由于信用信息的交流不能得到有效保證,獎懲機制無法有效完成。如果借款人沒有履行義務,就不能加以考慮。所有這些因素都威脅著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同時,如果信用信息不能有效轉移,也會影響到互聯網上金融公司工作的及時性,接收和分析客戶的信用信息,容易導致互聯網金融等事故的發生。
(三)互聯網金融技術高、風險大,存在金融安全問題
互聯網金融中的互聯網技術直接影響著金融業的風險問題,即使互聯網技術的不斷完善,黑客病毒等攻擊性“破壞者”一直對信用平臺構成一定的威脅。即使在西方發達國家,互聯網技術比較成熟,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技術風險。在P2P計費平臺的開發中,主要技術是web2.0,與傳統金融網絡概念類似。因此,傳統網上銀行的安全問題在互聯網金融中同樣是不可避免的。同時,與傳統正規金融企業相比,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技術和管理上存在較大差距。因此,互聯網金融企業在互聯網技術現代化和解決方面薄弱,信貸機構在借款人審計和風險管理等方面要通過網絡平臺實施,進一步增加了網絡技術和P2P的運營的風險。
三、淺析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措施
(一)加強行業自律,提高行業透明度
為了加強互聯網金融業的自律,我們也需要政府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通過與各金融機構組成聯合聯盟,充分了解其運作規則,加強與信用企業進行
建立自律的行為,同時精簡國家相關組織或機構,為小額貸款企業進行指導。首先,從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出發,鼓勵自律組織或行業協會制定一定的內部自律規則,明確行業準入機制,規范業務性質,進行違規行為披露等。其次是降低投資者的投資風險,讓外部監管機構或投資者了解風險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使行業能夠有效實施自律。
(二)提高互聯網技術適用性,促進行業發展
首先,互聯網金融機構應認識到互聯網技術在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互聯網金融企業應重視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積極引入新技術創新電子商務,提高電子商務流程效率。根據客戶的個人需求,進行開發,然后根據客戶的具體需求類型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例如,可以使用多種技術工具來改善用戶服務的方式,通過收集客戶信息,進行分析以更好地滿足客戶對金融產品的需求,為客戶提供更便利的金融產品。同時支付工具的改善也增加了用戶的體驗,給用戶帶來了全新的感受,增加了網上銀行的效能和表現。其次,不斷更新的服務理念,使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實施創新電子商務交流成為了現實。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改變了傳統銀行的管理,形成了以客戶信息數據庫為中心的發展模式,開發了數據庫資源管理。通過專題單元的形式對客戶信息進行分類,并為客戶選擇合適的服務類型,充分了解每個客戶,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契機。
(三)完善法律法規,實行動態管理制度
首先,要在互聯網金融的管理上納入財務立法制度,明確互聯網金融的定義和發展,規范相關行為和內容,制定電子貨幣購買、支付和管理的適用規定,強化網絡應用信息的重要性,明確其在互聯網金融中的重要作用,并借鑒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網絡信用信息在相關銀行系統的完整性,使互聯網金融的誠信可以更多公開透明。同時,要完善電子商務安全體系,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嚴懲竊取商業秘密和犯罪的行為。使電子商務和互聯網金融在法律的框架下運行。其次,從監管的角度來看,有必要對互聯網金融發展中存在的風險進行適當的評估,從法律角度指導其發展,使互聯網金融能夠獲得更健康、更自由的政治環境。同時,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創新知識產權的保護,使新技術、新產品在法律保護下更好地發展。
四、結論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業的創新發展,也是信息時代不可或缺的金融業的產物。因此,政府、金融業和金融監管機構需要共同努力,加強互聯網金融管理,為互聯網金融創造一個寬松健康的環境,使其對現代金融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林章悅,劉忠璐,李后建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邏輯――基于金融與互聯網功能耦合的視角[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5(7):140-145.
[2]王海軍,王念.互聯網金融的邏輯推演:一個理論框架的構建[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5(6):39-45.
[3]胡錦娟.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產生機理、風險考量及監管重塑[J].商業經濟研究,2015(20):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