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肖 李巧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媒體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很多95后在校大學生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低頭族”、“手機控”,這種現象在95后藝術類大學生中更為明顯,嚴重影響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本文針對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生活習慣與日常行為做進一步分析,了解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真實想法,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提高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有利于國家的長期穩定發展,有利于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新媒體;思想政治;藝術類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8) 06-0065- 02
一、新媒體時代下95后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現狀
隨著新媒體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對于走在時尚潮流前沿的藝術類大學生來說,QQ、微信、微博、貼吧、探探等社交軟件已經在95后藝術類大學生中高度普及。當代社會很多高校學生成為名副其實的“低頭族”、“手機控”,對于藝術類大學生這種現象尤為明顯,每天高頻率的上QQ、刷微信朋發圈、做作業找度娘、上課刷頭條、看小說、玩游戲、求關注求點贊,沉迷于網絡,晚上回宿舍以后開直播,影響自己以及室友的生活、學習和身心健康。更為嚴重的現象是有些95后藝術類大學生因為長時間上網,出現視力衰弱、頸椎病、腰椎病等現象,危害身體健康;有些95后藝術類大學生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當中,內心不愿意與周圍的同學正常交往,出現交際障礙,甚至發展成嚴重的孤僻癥和抑郁癥。當今社會屬于網絡信息時代,不合理的利用新媒體,給高校95后藝術類大學生帶來嚴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危機。除此之外,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個體成長經歷不同,知識結構和思維觀念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同時現在高校的藝術類大學生又比較年輕,多為95后甚至00后,對于世界的認知尚未完全確定,世界觀、人生觀、思想行為等多數存在不理性的現象,當某些危險的事件發生時,不能很好地把握事情的尺寸,很容易陷入類似網絡貸款、校園貸、校園公共安全、學生權益保護等敏感事件中,對于當代95后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造成強烈的沖擊,但是此類現象在95后藝術類大學生中更為嚴重。
二、新媒體時代下95后藝術類大學生面臨的思想政治問題
(一)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易產生消極情緒,尤其是現在的95后藝術類大學生,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過分依賴網絡帶來的虛擬化生活,日常性沉迷于虛擬的網絡聊天,見網友已經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了,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荒廢學業,不能很好地適應現實的生活狀態,容易形成晚上通宵打游戲,白天睡覺的不良生活習慣,精神上萎靡不振,同時容易產生不滿情緒,不思進取。對于當代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生活及學業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二)通過新媒體渠道,可以獲取豐富多彩的信息,其中不乏一些虛假信息,誘導95后大學生,給學生帶來一些不健康的、虛假的、不利于學生成長的因素;還有一些利用現代網絡進行詐騙的信息,騙子的手段層出不窮,容易造成人心混亂、社會不穩定的情況;還有一些95后大學生遇到任何問題都找“度娘”,造成學生學習懶惰,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考試利用新媒體手段作弊,對于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十分嚴重的影響。
(三)頻繁使用新媒體,使得95后藝術類大學生不能合理的利用與分配資源,浪費了大學期間很多寶貴的時間,使他們習慣性的使用網絡語言,與人交流過程中不注重文明禮貌用語,不注重語言規范性,交流過程中高頻率的使用網絡用語、諧音字等,對于當代社會的文化普及與傳播影響十分嚴重,對社會主義現代化文明產生嚴重影響,極大地沖擊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新媒體傳播信息迅速,傳播過程中具有無國界、實時交流等特點,因此西方文化可以很快傳人國內各類高校的大學生活當中,較多的95后藝術類大學生開始盲目的追求西方文化,不能很好地辨別東西方優良的文化,從而容易忽視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良文化,阻礙95后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進程。
(五)網絡直播平臺的建立,使得95后藝術類大學生可以在直播平臺中更好的展示自己,發揮自我個性,但是由于95后藝術類大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個人價值觀,缺少專業人員的指導,加之95后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乏,很容易造成高校95后藝術類大學生在網絡上形成被騙等事件。
三、應對新媒體給95后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影響的對策
(一)轉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觀念
作為藝術類高校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新媒體帶來的便利,順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才可以樹立新的思想教育觀念,才可以將新媒體與思想政治課程教育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發揮新媒體給工作帶來的便利,使其更好地為提高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文化社會活動,以提高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才能使得藝術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的更加穩定,逐步提高95后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
(二)提高藝術類校園的網絡安全性
目前使用新媒體APP最多的群體是95后藝術類大學生,眾所周知,新媒體具有容量大且傳播迅速的優點,但如果在全國高校中沒有一個穩定健康的網絡環境,對于大學生的學習極為不利。因此要在全國范圍內加強對校園網絡安全的監督,尤其是藝術類高校。教師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要不斷地引導學生如何正確的運用新媒體,充分利用新媒體給學生帶來的便利,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建設一個和諧的網絡環境,促進校園網絡安全的和諧發展,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安全性建設。在21世紀新時代,校園網絡實現新媒體形式的多樣化、內容的全面化、信息的交互化,更加快捷的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
四、研究新媒體時代下95后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意義
現在許多高校的藝術類大學生多為“95后”或“00后”,相比較其他理工或文史類專業的高校大學生,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可能擁有更豐富的物質生活,接觸的新媒體技術更為廣泛,可能個人思想意識比較成熟,但是由于接觸社會層面的東西比較少,思維中的知識體系構建未完全建成,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未完全形成,在社會閱歷、心理等各方面尚不成熟,對于社會的辨識度尚不夠充裕。針對這種情況,如果我國藝術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仍舊停滯不前,以課堂灌輸為主要的方式,拒絕新媒體APP,就難以與時俱進,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就不能很好的吸引高校藝術類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從我國藝術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得知,新知識和新技術對于藝術類高校教師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藝術類大學生也非常善于利用新技術,因此要求高校教師必須善于運用互聯網為載體的新的教學手段,課堂中善于利用新媒體下的各類APP軟件進行教學,將思想政治教育與新媒體APP相結合,并且結合藝術類大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嚴肅、嚴謹的思想信念,結合生動活潑的語言與新穎現實的教學手段表現出來,可以極大地提高廣大高校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聽課與學習效率,提高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事業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語
信息時代,校園網絡覆蓋廣泛,學生每人一手機一電腦一平板,網絡途徑廣泛,信息渠道豐富多彩,高校教師工作者合理的利用新媒體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即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綜合素質,又可以教會學生合理使用網絡帶給我們的便利,減少新媒體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自我保護意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只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創新工作方法,審慎應對,形成網絡凝聚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會在新媒體時代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從而進一步提高95后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作為藝術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學生思維越來越活躍,這就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改進老辦法、創造新辦法,以真理引導青年學生,以真心潤澤青年學生。參考文獻:
[1]普青玲.白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問題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 23):141 - 142.
[2]張燁.新媒體網絡對9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建議[J].中華少年,2017 (36):336
[3]黃艷蘭.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與挑戰[J].信息記錄材料,2017( 12):131 - 132.
[4]安晉.從新媒體特征解析如何開展高校思想教育工作[J].現代交際,2017( 22):124 - 125.
[5]黃永斌.白媒體發展對高校思政工作者的挑戰及其應對分析[J].昌吉學院學報,2013(4):65 -68.
[6]周文姝.新媒體時代高校大學生倫理道德現狀分析[J].今傳媒,2017( 11):37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