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嬋 陳曲波 朱寶勤
[摘要]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消化內鏡檢查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診斷治療的270例行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以及患者的自愿性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1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心理護理方法。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檢查效果。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DS、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護理后SAS、SDS評分顯著低于護理前及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行消化內鏡檢查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行消化內鏡檢查患者應用心理護理,有助于緩解患者的內心壓力,能夠有效降低檢查過程中患者的痛苦,并且有利于檢查能夠順利開展,值得臨床上廣泛推薦應用。
[關鍵詞]消化內鏡檢查;心理護理;護理效果;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3(c)-016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stem pre endoscopy patients′ anxiety.Methods A total of 270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endoscopy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nursing and the voluntary of the patients,13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thod.Before and after nursing,anxietyself-rating scale (SA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test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Before nursing,the scores of SDS and SA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nursing,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before nursing,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nd the effect of digestive endoscop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Apply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to patients undergoing digestive endoscopy can help relieve patients′ inner pressure,effectively reduce patients′ pain during examination,and is conducive to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examination.It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Digestive endoscopy;Psychological nursing;Nursing effect;Clinical effect
消化道內鏡檢查是診斷、治療消化道疾病的重要工具,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而且在臨床上發揮巨大的作用。但是消化道內鏡檢查作為一種侵入性檢查,對患者的身心健康產生一定影響[1]。很多患者認為內鏡檢查十分痛苦,而且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使得很多患者在檢查前,變得焦慮、抑郁、緊張、甚至是恐懼。本次研究中,筆者對本院收治的270例行消化內鏡檢查患者分組護理,并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診斷治療的270例行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的護理方式,以及患者的自愿性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13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則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提供心理護理。兩組患者均知曉并在參與研究前簽訂知情書,此次研究的內容得到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認可。納入標準:符合《內科學》第七版、《實用消化內鏡治療學》(2008年版)標準的需要進行消化內鏡檢查治療的患者;第1次進行消化內鏡檢查者。排除標準:存在嚴重的肝腎疾病患者;存在嚴重的血液疾病患者;不積極配合護理工作的患者。對照組中,男75例,女60例;年齡43~76歲,平均(56.8±5.3)歲。觀察組中,男77例,女58例;年齡45~75歲,平均(56.5±5.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行消化道內鏡檢查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具體方法為:檢查前通知患者,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告知患者檢查中需要注意的內容,囑咐患者不要緊張。隨后完成檢查,通知患者檢查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具體方法為:①檢查前,有專門的護理人員對待檢者進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詳細地介紹消化道內鏡檢查作用和效果,讓患者正確看待消化道檢查。醫護人員應當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職業道德感,在護理過程中,不應區分性別、年齡,積極關心并體貼、安慰患者。傾聽患者的內心想法,主動地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闡明做檢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導患者如何配合檢查,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對于年齡較大、行動不便、兒童等,應由專人協助。對于過度排斥檢查的患者,可安排患者家屬陪同,或分散其注意力,有利于順利進鏡[3]。②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不同,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措施。對于第1次檢查或第1位檢查的患者,采用激勵法鼓勵其積極配合檢查,在檢查期間詢問患者的內心感受,有無任何不適。利用該患者的親身體驗,為其他來檢者做好宣傳工作,消除下一位受檢者的擔憂、顧慮[4]。對于心理狀態較差,一直哭鬧不停的患兒,則采取注意力分散的方法,利用周邊的事物、玩具等轉移其注意力,平復心情。在檢測時,囑咐患兒家屬盡量不要陪同,以免患兒產生嬌氣心理,始終哭鬧不配合檢查。護理人員應向患兒家屬一樣,給予患兒熱情、關心、體貼,鼓勵患兒積極配合護理。做好上述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患兒的檢查效果[5]。針對老年、易怒、孤獨、憂傷患者,在護理前,先與老年患者進行交流,與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老年患者的信任后,詳略得當地告知患者檢查的基本意義和基本流程,讓患者做到心中有數,使得患者不會過度擔憂和緊張。以熱情周到的服務態度,增加老年患者心理上的安全感,使得老年患者更加放松[6]。③做好精神過度緊張、并不配合護理工作患者的心理護理。有些患者即使在檢查前做好心理指導,在檢查過程中還是會因為緊張、害怕中斷檢查。因此,在檢查過程中,對于極度害怕、不配合的患者,采取安撫、鼓勵的話語,操作動作應溫柔、緩慢,告知患者不用害怕很快就檢查完畢[7]。對于因為操作不當弄疼或者需要二次檢查的患者,檢查人員應先道歉解釋,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屬的了解后再次進行。有些患者因為需要進行活檢或者取出異物,檢查時間較長,容易產生焦慮不安的心理,此時護理人員應當向患者說明原因,囑咐患者耐心等待,積極消除其內心的焦慮情緒,追求最佳檢查效果[8]。④檢查過程中,應當關心、安慰患者,間斷性詢問患者有無出現不適感,在檢查期間不要過度地討論患者的病情,尊重他人隱私。切不可嘻嘻吵鬧,影響患者的情緒,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9]。⑤檢查結束后,攙扶患者下床,給予舒適的椅子讓患者稍作休息,并安慰患者不要過度擔心自己的病情,囑咐患者及時去取病理報告,遵循醫囑進行下一步治療[10]。
1.3觀察指標
仔細分析對比兩組行消化內鏡檢查患者護理前后的SAS、SDS自評量表,并檢查效果。檢查效果包括咽部順利通過率、胃舒張良好率、咽部疼痛率、檢查成功率。SDS評分標準[11]:53分以下為心理健康,≥53分為抑郁,分值越高抑郁越嚴重;SAS評分標準[12]:35分以下為心理健康,≥35分為焦慮,焦慮與分值呈正比例。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的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DS、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護理前及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行消化內鏡檢查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行消化內鏡檢查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如今,人們對護理的要求不僅僅是簡單的輔助生理治療,還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法,保證患者的心理健康,避免患者心理壓力過大對治療產生影響[13]。
對于行消化道內鏡檢查患者而言,因為錯誤地認為該檢查會對身體產生傷害,所以容易導致患者出現過度緊張、焦慮,應激反應[14]。有的患者則因為檢查過程中,咽喉受到刺激,從而產生擔心、懷疑等情緒,這不僅影響著檢查效果,嚴重者還會中斷檢查妨礙進一步的治療。所以在消化內鏡檢查時,檢查人員不僅需要有熟練的操作能力,還能夠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保證患者的檢查能夠順利完成,并且不會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15]。
通過心理護理能夠很好地提高患者的檢查依從性,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縮短檢查時間,對提高患者的檢查效果具有重要作用[16]。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消化內鏡檢查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后,其心理狀態得到明顯改善;護理后,觀察組患者SAS、SDS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檢查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以其優質的護理效果,被患者和醫護人員接受,并在臨床上廣泛應用,而且效果確切。本文中,消化內鏡檢查患者在檢查期間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后,心理狀態明顯改善,有助于患者順利完成檢查,對提高患者的診斷、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朱海山,招杰,蘇有盛.無痛胃鏡與普通胃鏡在消化內科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 2017,7(21):199-201.
[2]帥紅梅,胡銀清,李花林.心理護理干預改善消化內鏡檢查患者心理焦慮情緒的研究[J].吉林醫學,2015,36(12):2665-2666.
[3]李艾虹,吳爵,張春燕,等.綜合護理在經胃鏡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4):150-153.
[4]何海燕.消化內鏡檢查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對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14):95-97.
[5]張麗萍.舒適護理在無痛消化內鏡檢查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23):266-267.
[6]羅錦華, 段玲.舒適護理與常規護理在無痛消化內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當代醫學,2016,22(2):90-91.
[7]李慧娟.舒適護理在無痛消化內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15,22(8):896-897.
[8]艾青霞.心理護理干預對86例消化內鏡檢查患者焦慮情緒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2):1788-1789.
[9]任利利.無痛胃鏡下食管靜脈曲張套扎治療術的護理配合[J].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2016,6(2):76-78.
[10]陳新燕,蔣慧玲.無縫隙護理質量管理在消化內鏡患者診療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12):140-141.
[11]汪梅枝,張新憲,吳小萍.護理干預應用于消化內鏡診療的有效性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6):78-80.
[12]洪春香.程序化管理在消化內鏡下黏膜剝離術護理配合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1):95-96.
[13]付朝霞,連娟,馮彩華,等.舒適護理干預在無痛消化內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7,7(11): 131-133.
[14]成妹娟.消化內鏡診療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32):6827-6828.
[15]周麗華,蔣蓉.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3):105-106.
[16]王興麗.臨床護理路徑在無痛消化內鏡診療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10):91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