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慧
摘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的女性文學取得了突破性的發(fā)展,毋庸置疑,是受到了西方女性主義思潮的影響。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女性文學以更加嶄新的面貌出色的展示在眾人面前。改革開放的春風給女性主義文學帶來了春天——大批優(yōu)秀的有關女性主義思潮的作品譯介并傳入到中國來,以及經濟的迅猛發(fā)展所帶來的商業(yè)化利益消費文化所帶的快感無疑加快了國內女性主義文學的發(fā)展。從而也使女作家們的語言表達方式、敘述視角得到了一種錘煉,更加具有簡潔、哲理、內蘊豐富的審美風貌。本文將從嚴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出發(fā)來參透女性文學作品。
關鍵詞:嚴歌苓;女性形象;人性
一、嚴歌苓寫作的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
嚴歌苓出生于一個文藝世家,父親是一位著名作家,母親是一位話劇演員。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文藝熏陶,經常到父親的書房里淘一些自己喜歡看的書,她后來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與童年時期接受的文學素養(yǎng)有直接的關系。然后她成年之后的經歷也很坎坷,與李克威的第一段婚姻失敗之后,自學英語,到國外進修學習寫作,相識了外交官勞倫斯。這段婚姻起初并不被看好,數(shù)次被FBI傳訊,但她依然堅守著和美國外交官的美滿姻緣;由于長期服用安眠藥,和丈夫婚后沒有小孩兒,去孤兒院領養(yǎng)了一個孩子;以及在童年時期所遭受到的來自社會和政治上的摧殘。上世紀九十年代,西方女性主義思潮在中國廣泛的流傳,大量女性主義理論著作、優(yōu)秀女性文學作品引入到我國。對于有著長期海外居住經歷的嚴歌苓來說,她堅守著女性知識分子的立場,結合自己的立場、語言風格、創(chuàng)作視角,為我們寫出一個個堅韌不拔的女性形象,也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刻骨銘心的女性主義故事。
二、從嚴歌苓的作品中對典型女性形象進行探析
在作家嚴歌苓的作品《小姨多鶴》中,多鶴是日本人在滿洲墾荒團逃跑時留下的一位孤女,從土匪的槍下?lián)旎亓艘粭l命的她又被賣給了張家做了一個負責傳宗接代的工具,這一切注定了她的不平凡:曲折、艱辛并且充滿了傳奇色彩。這部小說依然秉承著嚴歌苓的慣用模式和對女性命運的深切關注。多鶴在張家的地位是特殊的,可以說是一個非妻非妾的尷尬地位。種族的差異、語言的隔閡都使得多鶴無比的孤單。朱小環(huán),可以說是這部作品中塑造的最豐滿的一個角色,她的身份不僅是張家的大管家,她還是三個孩子名義上的生母。她可以說是底層社會一位可憐的家庭婦女,但是她樂觀、開朗、潑辣豁達的性格卻讓我為之感慨。在書中,我們時??梢宰x到這樣的句子:“小環(huán)并不懂什么地平線坐標點,她只是站在一九四八年的秋天,一陣敬畏神靈的呆木?!薄白谇锾焐钋锏囊痪帕四昀铮瑑墒峙踔粰烟揖婆蛎浧饋恚直灰雇頉鲆饫淇s的頭顱?!薄岸帔Q在一九七六年的初秋正是為此大吃一驚”……《小姨多鶴》這部作品并不是單純的傾訴歷史,也是透過戰(zhàn)爭和政治生活來折射人性的多面性,凸顯出了戰(zhàn)爭對人們的傷害,全書充滿了對人的心靈的慰藉,并充滿人性和愛的隱喻。[1]
另一部作品《第九個寡婦》是她歷時五年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取材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后期發(fā)生在河南的真實故事,描述了童養(yǎng)媳王葡萄將錯劃為惡霸地主的公公從刑場背回后藏于紅薯窯的故事。這一切發(fā)生于土改時期,這段歷史復雜多變讓人驚心動魄,觸目驚心。為了茍活于世不惜出賣人格的人不計其數(shù),而樸實無華、剽悍無邪的女主人公王葡萄卻能于亂世保持初心。可以說,人的本質欲望就是生存,而生存的真諦就是要讓自己的心順應自然,適應社會的更迭。要看得開、想得開,達到所謂“天人合一”的境界。[2]王葡萄可以說是一個很聰明并有主見的女性,即使生活對她無情冷酷,但她依然是生活的主人,只不過她的處世之道是非常具有原生態(tài)色彩的。在她寬闊的胸懷與博大的母性的感化下,親手將父親送上祭壇的孫少勇走上了美好人性的歸途。這正是集天人和諧、人際和諧、身心和諧于一體的人性光輝照耀下的主導力量。
提起嚴歌苓女性文學方面的小說,不得不說一下在2017年票房大賣的由馮小剛導演制作的電影《芳華》,改編自嚴歌苓。這位深受西方文化熏染的女性結合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塑造出了經典的熒幕女性形象:何小萍、蕭穗子、林丁丁等等。在這里,我們主要以講述女主角何小萍為例。以蕭穗子作為陳述者描述了和自己一同在文工團生活過的女兵形象。出生于農村好不容易被選進文工團當文藝女兵的何小萍,從小母親改嫁、一直受到弟弟妹妹的排擠,自從進了文工團就一直被視為一個笑話的存在:愛出汗遭到其他女兵和男伴的冷落、嘲諷;“借”軍裝拍照片受到女兵們的排斥;在自己的文胸上面按海綿被發(fā)現(xiàn)......這些都受到了無情的諷刺。以至于后來當了占地護士、成為了戰(zhàn)地英雄后得到了尊重反而受了“刺激”進入精神科治療時,她的母親也從沒有去看望過她。正值青春的美好年華,而此時她正在經歷著人生的慘痛。
嚴歌苓的小說被廣泛的拍成電視劇和電影,深受觀眾朋友們的喜愛,尤其是她的小說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更讓人印象深刻,例如:《小姨多鶴》中多鶴的委曲求全、小環(huán)的潑辣不羈,小環(huán)對多鶴的既嫉妒又可憐的矛盾心情,最后兩個人就像親姐妹一樣。《第九個寡婦》中王葡萄秉持真樸,具有著堅韌不拔的頑強精神,達到一種超我的狀態(tài)。《芳華》一上映就贏得了老中青三代的好評,每個年齡階段看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都有著各自的體會。中老年看這部影片時看到的是無限的感動,回想自己曾經在文工團經歷過的那段青春歲月;青年人雖然無法深刻體會自己不曾經歷過的歲月,但我們?yōu)楣适轮械娜诵陨钌罡腥局?.....青春無悔!
參考文獻:
[1]嚴歌苓.我追求寫作的“濃厚之談”[N].中華讀書報,2008-6-18
[2]陳思和.自己的書架:嚴歌苓的《第九個寡婦》[J].名作欣賞,2008(5):103.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