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鳳?張盼
摘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下,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人們在基本生活需求得以滿足的情況下,開始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基于此,以音樂為代表的藝術文化逐漸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并隨著當今社會多元文化的影響,人們的音樂文化需求逐漸呈現出了多樣化的特點。為此,本文以河北省區域內的高職音樂教學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本區域內高職音樂課堂教學現狀的分析,結合河北省文化特色,就本區域高職音樂課堂教學主要模式給予了詳細介紹。
關鍵詞:河北省;高職;音樂課程;教學模式
一、河北省高職音樂教學現狀
(一)教學成果
河北依托京津冀經濟、文化、教育協同發展的作用,在長期實踐、改革、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體系完善的高職教育系統。且在各地文化、教育管理部門的支持下音樂類課程在高職院校中得到了充分的開設,不僅音樂課程類別較多,囊括了多種類的聲樂演唱、多類型的器樂演奏,同時音樂課堂教學內容也做到了豐富多彩,包括了音樂理論、實踐、技能、素養等各個方面的教學。充分彰顯了對音樂類專業學生進行全面綜合培育的目標要求。并且,面對河北歷史悠久的音樂文化以及豐富的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高職音樂教育更是主動承擔起了傳統音樂傳承的重要責任。通過“傳統音樂文化進校園”活動,借助教育手段實現了傳統音樂的文化解析、樂理教學、技能傳授,有效的促進了傳統音樂在青年學生群體中的傳播和發展。可以說經過多年的發展河北高職音樂教育成果是十分顯著的,為社會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音樂專業文化人才,有效的推動了河北音樂文化的繁榮發展。
(二)存在的不足
我們在看到河北省高職音樂教學成果的同時也必須看到其目前存在的不足之處,以探根溯源有針對性的制定其下一步音樂教育發展計劃,促進河北省高職音樂教育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出河北省高職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主要還是由于受到了傳統音樂教學模式的束縛,表現為:1.音樂教學方式單一化。樂理教學以枯燥的板書為主,音樂實踐則采取學生自主課堂練習的形式,不僅形式較為單一且理論實踐教學存在相互脫節的現象,導致音樂課堂教學實效性不強;2.師資質量有待提升。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當前河北一些高職院校中的音樂教師多以青年群體教師為主,這些教師雖然受到過系統的音樂教育培訓,但由于參加工作時間不長因此在音樂教學經驗方面表現不足,導致其音樂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二、河北省高職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創新對策
(一)搭建多層次、立體化的音樂教學體系
基于音樂課程教學的特殊性,為促進高職音樂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我們需要結合河北高職音樂課程教學特點,搭建多層次、立體化的音樂教學體系,注重音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聯系。為此,在理論教學方面,教師要在社會音樂文化發展導向下,結合高職音樂教學大綱要求,在對學生開展音樂教材教學的同時,對課堂教學內容做出適當的拓展,積極引進社會中音樂流行元素,增強音樂課堂教學內容的時代屬性。在音樂實踐教學方面,要圍繞樂理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多元化的音樂學習需求,為其有針對性的創設多樣化的音樂實踐教學模式。如,通過工作室制音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音樂職業能力;通過體驗式音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音樂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微課教學模式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形式。使學生在這些多樣化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作用下,產生強烈的音樂學習興趣,并在音樂實踐參與中形成良好的音樂表演素養,豐富其音樂表演知識,使其在實踐中有所收獲。
(二)完善音樂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其個人綜合素質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會對教學質量形成直接的影響。為促進河北省高職院校音樂教學模式創新的實現,就要求各個高職院校必須注重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培訓、再教育等方式來為音樂教學的開展提供一支高水平、高質量、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具體來講:要加強在職音樂教師的再培訓工作,選取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音樂教師對在職青年教師開展音樂教學方式、方法、理念等方面的培訓,以“老帶新”、聽課等形式來在短時間內促進青年音樂教師音樂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能力。此外,還要優化教師評選機制,徹底改變過去看學歷選人才的單一評選機制,將人才的個人音樂技能、經驗等納入到評選因素中來,吸引更多的優秀專業音樂人才進入到高職院校中來,如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歌手、音樂家等,為高職院校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音樂教育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劉延翠,路寶利,盛子強.高職院校“實理一體”教學模式研究——以音樂表演專業為例[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36(02):100-104.
[2]魏倫基.工作室化教學模式在高職音樂專業中的構建策略其市場化運作研究[J].黃河之聲,2015(09):57-60.
(作者單位:冀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