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鴻
摘要:在我國教育教學領域,漢語言文學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內容,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因此必須做好漢語言文學的繼承、創新和發展工作,尤其是在現今全球化進一步推進,以及我國在世界民族之林更加自信的時代。當然,漢語言文學的繼承、創新與發展,始終需要立足于其本身的發展過程,立足于時代背景下的發展現狀。對此,本文將重點探討漢語言文學這一專業的具體發展歷程,并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分析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基本路徑。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發展;歷程;人才培養
我國經濟、教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整個社會也隨之不斷得到推動發展。在教育領域,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其中,許多新的教育理念也得到關注與踐行,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步伐從未停止。在這當中,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歷史非常悠久,也是高校的基礎專業之一[1]。從該專業的功能和作用而言,學習漢語言文學可實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對我國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意義重大。關于漢語言文學,以下將就其高校的教育模式出發,分析其具體的發展過程。
一、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過程
縱觀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建設和發展過程,其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一)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及之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開設及其人才培養目標,在于培養學生漢語言文學基礎知識,非常重視對人才該專業知識的掌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屬于傳統知識型的人才培養,這也與過去大學生工作包分配有著緊密的聯系,最終學生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相關行業等方面的實踐能力相對不足。漢語言文學的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實際存在的問題也較為突出,如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要求存在不相融合之處,學生的知識構架與實際能力存在不相符之處等。
(二)當前我國高校教育已經進入了大眾教育階段,高校招生數量及規模都在不斷擴大,在現代經濟發展背景下,大學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專業充分發揮個人能力積極就業,而當下社會也非常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及相關技能的實用性人才[2]。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也在致力于結合時代發展需要,優化專業課程以及實施教學改革,從培養實用性人才出發,該專業逐漸傾向于對人才傳統中文與現代使用中文的結合,相應的教師隊伍也在發生改變,師資力量也在不斷提升。
(三)自黨的十八以來,在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我國社會發展已經步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經濟發展也從相對緩慢的階段逐漸有所上升,并且現在也已經是知識經濟時代,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人才培養面向的不僅僅是國內社會市場,同時也擴大了國際市場領域,基于此漢語言文學專業本身具有非常大的潛力。之所以這么說,與我國國際地位提升,民族自信感增強,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強等背景有關,這些也使得漢語言及漢語言文學能夠更深入國際社會,漢語言文學也得到國內社會的重視以及國人由內心深處對其的認可。因此,漢語言文學始終具有非常大的魅力,在過去該專業建設的基礎上,漢語言文學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首先始終以對人才漢語言基礎知識抓牢為前提,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復合型人才[3]。因此,漢語言文學在教學、本專業發展等方面也會始終進行改革創新。
綜合以上三個階段,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過程與我國社會發展與變革緊密聯系,其中不可否認存在一些問題,但其總體是上升和發展的。
二、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基本路徑
從漢語言文學發展與生命力的保持出發,該專業的發展一方面需要結合時代背景,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找到自身的發展路徑,就其發展的基本路徑而言,以下是兩點相關建議。
(一)從師資力量入手
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當中,需要強大的師資力量作為堅強的后盾,該專業各相關課程的教師應當是具備較高的漢語言文學修養,具備較好的漢語言文學相關的實踐應用能力,具備較好的思想道德素養的教師。因此,高校就該專業應當提升聘用教師的標準和要求,逐步建立起專業性強、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為后期該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好的基礎。
(二)專業課教師從教學方法入手
培養怎樣的人才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發展的重要課題,對此則需要從各個方面展開探索,其中該專業的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十分重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按照書籍知識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需要大膽嘗試漢語言文學實踐訓練,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及應用能力。例如,在教學當中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展開教學,或者在教學中采用探究式、討論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思考和探究。
當然,除了上述兩點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基本路徑外,還有可從許多其他方面推進該專業的發展,由于篇幅有限此處不再一一詳述。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所涉及到專業內容非常豐富,其本身也具有非常強大的魅力,其作為高校的基礎專業必須不斷發展、創新,既不斷培養出與時代發展相符的人才,也使得該專業始終保持自身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趙晉,王學才.淺談漢語言文學發展過程[J].農家參謀,2017(20):251.
[2]鄒春霞.全球化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思考[J/OL].北方文學(下旬),2017(07):191.
[3]張永豐.淺析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及意義[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7(07):217.
(作者單位:山東省德州市禹城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