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明
摘 要:為了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滿足初中生成長的需求,提高初中生發現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能力,教師可以在閱讀與寫作教學當中,充分運用生活化閱讀與寫作教學,將實際生活與初中語文教學內容聯合起來,促進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提升。文章分析了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現狀,然后探究生活化閱讀與寫作的具體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生活化閱讀;寫作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1-05
一、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現狀
1.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觀念落后
閱讀與寫作能力是初中生必須掌握的能力,也是初中語文主要教學目標之一。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往往喜歡使用灌輸教學的模式,教學活動多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的主動性比較差[1]。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難以真正理解文本內容,更別提體會到作者內心的真實情感,自身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也難以得到鍛煉和提升。
2.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與生活脫軌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成績,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情感體驗。所以,選擇的文本大多是一些難度比較大、脫離了生活的文章,學生閱讀和理解的難度比較大。在寫作訓練時,選擇的題目也比較空泛,與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脫離,導致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不高,甚至部分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敷衍了事,嚴重影響了閱讀與寫作教學效果,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
3.初中生閱讀積淀不足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初中生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加上自身自制力不足,大多數初中生閱讀量遠遠沒有滿足課程標準和要求。由于閱讀積淀不足,在教師開展閱讀寫作教學時,學生往往會產生力不從心的感覺,久而久之,學習自信心與學習興趣都會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與寫作教學時,可以適當選擇一些初中生感興趣的文本,同時鼓勵初中生多閱讀,提高初中生的閱讀積累。
二、初中語文的生活化閱讀與寫作具體策略
1.將課堂與自然、生活有機結合
想要將生活化教學模式運用到初中語文閱讀寫作教學當中,首先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閱讀綜合素質,在閱讀寫作教學中,將課堂與自然、生活有機結合起來,選擇更多生活化的閱讀內容,讓學生在生活中參與閱讀,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理解生活、感悟生活[2]。語文是一門蘊含著人文、自然、社會、生活等多領域知識的綜合性學科,古今中外的很多文學名著對生活常識、自然景象有著非常多的描寫,所以,教師的生活化閱讀寫作教學不應該局限于課堂,還需要充分引導學生參與課后實踐活動,讓學生領悟到語文的魅力。
2.注重閱讀積累,留心生活
語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培養尤為關鍵。傳統教學模式脫離了實際生活,教學也局限于課堂教學,導致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難以得到提升,閱讀積累也嚴重不足。新課程改革當中,教育部門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也更加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寫作教學當中,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實際生活與閱讀寫作的聯系,充分利用課堂外的時間,引導學生留心生活,通過閱讀書刊、報紙、新聞,聽廣播、看電視等多種形式,充分提高學生的閱讀積累量,從而為寫作提供更多素材。
3.突出寫作的創意性與個性
新課程改革推行之后,語文閱讀寫作的要求更高,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綜合性發展。因此,將生活化教學模式融入閱讀寫作教學當中,還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突出寫作的創新與個性。首先,生活是最大的寫作素材庫,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善于利用實際生活,在生活中挖掘寫作素材。其次,寫作源于生活,在寫作中,融入自身的真情實感尤為重要,教師需要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展現自身個性。最后,還需要做好反思,讓寫作更具創新,從而更好地提升自身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閱讀與寫作是初中語文重要的教學組成部分,在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充分融入生活化教學有助于減少學生的陌生感與距離感,激發學生的閱讀寫作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汪星紅.關于農村初中語文生活化具體作文教學策略的分析[J].教育科學(引文版), 2016(11):7.
[2]王樹娥.初中語文隨筆生活化教學的內容與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 2017(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