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曦
摘 要:隨著網絡時代的快速發展,韓劇近年來再次在中國掀起收視熱潮。在全球化語境下,韓劇已經成為大眾文化產業的典型代表之一,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本文研究了韓劇興起的原因和啟示。
關鍵詞:韓劇 興起 啟示
一
隨著網絡時代的快速發展,韓劇近年來再次在中國掀起收視熱潮。在全球化語境下,韓劇已經成為大眾文化產業的典型代表之一,韓劇發展的原因有:
1.地理因素。韓國位于北面和中國和俄羅斯接壤、東西南三面環海的朝鮮半島上,是一個山多地少、資源匱乏的小國。因為生存環境決定文化心理結構,韓國的這種小國情懷作用于韓劇創作上,表現為重點突出細節描寫,以及作品內容大多為身邊的日常小事。在文化產業發展起來的時候,因為內需得到飽和,所以又為韓劇外銷提供了必然條件。
2.經濟因素。上個世紀60-80年代,韓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政府提出“經濟發展第一”,實施“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發展出口加工業,一躍成為中上等發達國家,創造了“漢江奇跡”。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到改善。根據馬斯洛需求原理,人民在滿足低層次的需要后便開始追尋高一層次的滿足,由此有了文化消費的需求,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另一方面,經濟的發展還為文化產業的進步提供了經濟基礎。
3.政治因素。90 年代后期,韓國經濟因亞洲金融危機的波及備受打擊。韓國意識到本國產業結構的缺陷,在金大中執政時期,于1998年提出“文化立國”的方針政策,將文化產業作為今后發展本國戰略性支柱產業。這一政策法規為韓國影視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在影視劇創作方面,韓國政府專門成立了 “原創文化數碼機構”和“故事銀行”這兩個文化項目,為韓劇的創作提供了內容保障。
4.文化因素。“韓國文化是一種‘拌飯文化,就是把很多東西摻和在一起形成的文化,最大的一個特征就是“混性”。在時間上,韓國將過去和現在混合;在空間上,將東方和西方相混合。”2韓國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別具特色,是韓國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韓國與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交流史,在大量吸收消化漢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后,進一步發展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形成韓國式的儒家文化。在空間上看,近代以前韓國主要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但近代以后更多的則是受到日本和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明的影響。正如康定斯基在《藝術中的精神》卷首中所說“任何藝術作品都是其時代的產兒,同時也是孕育我們感情的母親,每個世紀的文明必然產生出它特有的藝術,而且是無法復制的”,韓劇這一藝術存在形式就是在韓國獨特的“拌飯式”文化下所誕生的。
5.技術因素。韓劇的成功離不開技術的發展,技術發展對韓劇的影響既體現在創作過程也體現在傳播過程中。在創作過程中,拍攝手法的發展使韓劇的最終呈現效果更加真實震撼,如由韓國SBS制播公司負責的《來自星星的你》中使用的“Time Slice”的創作手法,指同一時間多機位拍攝,使畫面多角度呈現完整的事件,并經過后期制作形成播出時的震撼效果。在傳播過程中,得益于網絡的發展和通信技術的進步,電視劇的跨國傳播現象得以實現。雖然我國廣電總局對電視臺引進海外電視劇有所限制,但是隨著網絡媒介日益發展,韓劇播出的渠道開始轉向網絡平臺。并且網絡傳播因其傳播時間短、傳播效率高,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韓劇的影響范圍。
二
面對韓劇進入中國電視劇市場所帶來的積極和消極方面的影響,我們既不能丟掉自己的原則奉行“拿來主義”,全盤吸收韓劇模式;我們也不能一味地高喊“禁韓”口號,固守自己的一片小天地。總結分析,以下是韓劇對中國的啟示:
1.重視內容制作的精良。國產劇推行“數量戰術”,電視劇數量巨大,很多電視劇劇情雷同,內容質量不高,難以抵抗韓劇規模化的“精品戰術”。因此,國產劇在內容制作上,要注重對劇情、場景、臺詞等細節方面的把握,做到電視劇在內容的包裝上精良,讓受眾在尋求需求滿足時,國產劇足夠有料來吸人眼球。
2.改革國內電視劇制播模式,國家政策助力文化發展。我國的電視劇的制播程序為先選擇劇本,然后進行劇情編輯,接下來投入拍攝,后期制作完成后才播出,電視劇在播出之前,要經過廣電總局的審查。如果審查沒通過,就意味著電視劇不能和受眾見面,電視劇制作面臨著前期制作“沉默成本”,并且我國電視劇通常情況下會連續播放直到結束。這種固定的制播模式缺乏靈活性,成本巨大。同時,和韓國相比,國家政策對中國電視劇的扶持力度較小。國家應針對電視劇制播模式的弊端進行適度的改革,同時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推進中國電視劇市場的良好發展。
3.大力開發衍生產品價值。衍生產業價值的開發一直是國產劇的弱項,國產劇衍生產品價值的開發僅停留在播出之后。部分商家利用某一時期的電視劇熱獲得小額盈利,并沒有形成衍生產品價值鏈。國產劇經常采用植入廣告的形式獲得盈利,這種硬廣告形式產生的效應也沒有文化產業帶來的效益高,過多的植入廣告還影響受眾觀看電視劇的情緒,造成受眾流失。因此國產劇要將衍生價值的開發理念運用到電視劇整體營銷之中,大力開發飲食、服飾、動漫、旅游等衍生產品,促進價值產業鏈的形成,讓國產劇產生更多的效益。另一方面電視制作、商家也要把握好商業操作的度,改變過去過度依賴植入廣告的硬廣告利益策略,采取更有效、受眾歡迎的方式拉取贊助或進行品牌宣傳。
4.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保護和學習利用,國產劇“走出去” 。針對現在電視劇傳統文化內涵缺失的現象,國產劇要善于利用傳統文化元素,提高國產劇的文化含金量,傳播特色文化,為繼承和保護國內優秀文化作貢獻;同時在外國電視劇“引進來”的過程中,吸收多元、融合文化因素,拉近文化心理距離,發展國產劇“走出去”的道路。在全球化語境下,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共同推動大眾文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原創文化數碼機構”涵蓋了韓國各個歷史時期的風俗習慣、服飾、音樂、飲食和兵器等的相關資料;“故事銀行”收集了大量韓國歷史故事。兩者共同組成了韓國的“文化數據庫”。
[2]董旸.:《韓劇攻略:當代韓國電視劇研究》[M].第31頁,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康定斯基:《藝術中的精神》,李政文、魏大海譯,第3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