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雯
摘要:基于我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國家對教育事業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我國高校的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高校對于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要求高校改革培養教育模式。培養學生向應用型人才方向發展是高校在財務管理教學中的主要發展方向,本文主要就該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財務管理教學;實踐教學;能力培養
為了強化高校專業性的課程教學,突出應用性的專業知識,拓展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解決日常實際中遇到的問題能力。作為財務管理教學的重要一環,實踐教學讓學生懂得橫向思考、聯系實際的方法對于學習財務管理這一專業性學科的重要性。學生還要學會對分散的內容整合并進行綜合學習,避免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了的因素,學會如何合作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應用,從而強化學生的理論基礎。
一、財務管理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案例分析
高校在日常進行財務管理課程教學中,缺失了對學生培養具體事件處理的能力,財務管理課程主要教授學生理財方面包括理論知識和財務業務能力,讓學生能夠勝任日后的企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工作。根據對我國企、事業單位和金融行業的調研和分析發現,上述單位大部分需要的都是擁有熟練的專業技能人才,具備高素質、實踐能力、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在專業技能方面包括了投資、風險評價和會計、籌資核算等職業專業技能。
綜上所述,財務管理是對專業性、應用性要求非常高的一門學科,高校作為財務管理教育教學的發起者和引導者,應該在培養高校學生應用性、專業性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日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弊端,高校教師在教學時一般以教師的主觀教育為主,單方面的引導,學生在接受財務管理知識時是被動接受的,學生很難去對龐大的知識量進行聯系,形成連貫的思維。間接地,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喪失了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并靈活運動等能力,直接導致學生在實踐解決問題方面能力弱,思想固化,不求創新,在學生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后對工作崗位產生不適應和不能完成基本工作任務的情況,對學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高校財務管理教學應該貼合實際,從現實工作中的需求點出發,進行財務管理教學模式的改革,強化日常教學中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高素質人才作為教學的第一目標。
目前,互聯網與計算機普及的同時,為計算機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導致現今財務管理工作方式方法發生改變。例如,在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實踐的情況下,教育學生將財務管理與Microsoft Excel相結合,通過電子軟件建立各種數據圖表、動態鏈接、計算模型等工具,快速、簡單地解決了財務管理問題。利用Excel搭建財務管理案例模型,學生對模型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最終進行決策并得出結論。教師在開展計算機實訓時,對學生展開概括性和技術性的指導,評價學生的實訓成果,發現學生有了明顯的思維能力提升以及對相關知識的掌握。
二、財務管理教學改革方案的構建
在國家大力發展全面素質教育的前提下,高校建立具有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能力人才的教學方案早已成為社會發展對新時代人才的必然要求。而創新的基礎是實踐,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文件,其中1號文件尤其強調了高校在實現實踐教學方式方法和要求,對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模式改革,要進行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讓學生能夠得到校外學習實踐的機會,提倡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實驗,啟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精神,并為以后的教學管理理念和模式打下基礎。在構建科學高效的教育模式方面,需要從下面幾點考慮:
1.優化課程結構,調整教學內容
高校財務管理教學課程的結構和內容需要系統的分析和改革,由于課程結構的基點是教育以及培養人才的模式。優化課程結構的出發點是對職業需求的分析和實際工作的需要,將“應用”作為教學內容的宗旨。高校要重視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實現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的應用性和創新性。構建科學的課程結構,保證專業、公共基礎課、文化素質、實踐課等科目的完整性,以達到課程結構的系統、完整性,充分發揮各自作用的目的,并以創新能力為主要培養目標,強化專業技能、技能應用為輔的課程結構體系。在進行日常系統教學的情況下,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教材內容的精選進行精講,杜絕傳統教學方式的照本宣科,降低講學內容的重復率。保證課程內容的連貫性,為學生提供教材之外的學習資料,安排學生完成重點課外案例的閱讀任務,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以達到學生對教材課本局限性和時代性的突破,讓學生進行學習發展的同時緊隨社會時代發展的步伐,提升學生未來發展創造的空間。
2.結合先進教育技術,改革傳統教育模式
因為企、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具有保密的特點,財務管理人員局限于特定的辦公地點,所以,對于高校進行實踐教學活動存在著制度及資金的限制,實際操作過程很困難,教學效果比較低。在傳統的財務管理教學過程中,主要應用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教師對學生的教學局限于語言的交流,長期以來這種教學方法都很難得到高效的教學效果。而將財務管理課程帶到信息技術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的靈活、直觀等優勢向學生進行教學,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學習財務管理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聲圖并茂地展示財務管理知識中存在的魅力,提高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從而超越課本的局限性,拓展學生的思維和眼界。同時多媒體教學所包含的知識量大,直接提高的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3.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強化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
在我國實行全面實踐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中,要求高校對校內外的各種教學資源進行充分搜集、整理、利用。例如在高校與企、事業單位之間,以及高校與研究所之間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通過讓學生與校外優秀的財務管理人員接觸學習,加強學生對進入社會工作中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未來工作發展起著推進的作用。加快高校外工作、實習基地的建設,建設基地的同時與校外單位進行合作,以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財務管理工作中去,增加學生能夠得到充分實習的可能性,幫助學生認識并理解到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技能應用和實際問題。
三、結語
伴隨著社會發展要求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要求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高校財務管理教育所面臨的是機遇也是挑戰,改革傳統的財務管理教學方法勢在必行,高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分析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保證教學改革能夠高效高水平的完成。
參考文獻:
[1]郝麗娜.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的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商,2015(11):38.
[2]孫曉琳.獨立學院財務管理課程教學問題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5(35):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