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在教學過程中都普遍存在學困生這一現(xiàn)象,教育者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做好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只有不斷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才能確保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筆者依據(jù)自己的多年從業(yè)經(jīng)驗,經(jīng)過深層次剖析學困生的成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學困生;學習;策略
1.引言
學校的教育主體是廣大的學生,而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又存在整體的一般性和學習個體的差異性,長期的積累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種群體:在學習上有障礙,并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的學習困難學生。這一群體的存在對教師進行正常教學和班級總體成績有著較大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應對學困生時往往方法單一、粗暴,無法提高貧困生的學習成績。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探究科學合理的方法,對癥下藥,盡快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是教育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2.對學困生成因的探知
隨著物質(zhì)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現(xiàn)在的孩子不但聰明伶俐而且智商較高,但是為什么仍會出現(xiàn)學困生這一現(xiàn)象那?當前影響學困生學習成績的因素主要是自身原因和外部因素兩個方面。從自身方面來講,學生因為學習動機、學習目的等原因造成學習成績落后,缺乏主動學習的興趣,看書馬虎不努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對未來沒有明顯的計劃性,往往把學習歸結(jié)為完成父母的任務。長期的成績低下很容易被教師忽視,進取心逐漸衰退,有破罐子破摔的傾向。一旦在學習上得不到肯定,容易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游戲、戀愛等方面,造成學習困難更加嚴重。從外部影響來講,家庭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影響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遺憾的是高節(jié)奏的生活讓父母沒有過多的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而把更多的期待留給了學校,對于成績不好的孩子,父母輕則嚴加管教,重則訓斥打罵,卻沒有先從自身關心孩子的角度出發(fā)探究原因,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父母自身有著酗酒、賭博的不良習慣,致使孩子得不到應有的教育和家庭的溫暖,心靈受到傷害。當今社會各種消極思想侵蝕十分普遍,受到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影響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逃課、去玩游戲的人數(shù)較多,再加上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當,教師對學困生態(tài)度冷漠,缺乏耐心,甚至進行變相體罰,造成學習多方面受挫。學生難以抵擋網(wǎng)絡帶來的誘惑,頻繁使用手機上網(wǎng),網(wǎng)吧玩游戲,網(wǎng)戀交友等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還有網(wǎng)絡帶來的西方思潮的侵蝕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學困生轉(zhuǎn)化的策略
注重引導,提高學困生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考慮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興趣,結(jié)合新的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漸進式學習,讓學生一步一步成長,掌握課本知識。對于中學老師而言,最基本的就是要解決問題,要注意啟發(fā)式教學,而不是片面的知識灌輸,問題設定既要考慮學生的接受性又要考慮難易程度,讓學生不斷探索,在學習中尋找樂趣,在思維中鍛煉性格,特別是對于學困生,面臨難題時要進行正面引導,不斷鼓勵學生進行嘗試,讓學生逐步掌握學習的技巧,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最終達到不斷提高興趣的目的。
給予特殊關注,助其健康成長。面對學困生學習難、解題難、進步難的現(xiàn)象要進行專門的學習輔導,培養(yǎng)他們主動學習的理念,鼓勵學生向老師主動請教。用諸如愛迪生、牛頓、居里夫人等動人的故事感染他們不怕吃苦,勇于學習的精神。與學生建立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通過自身輔導、尖子生結(jié)對子幫助等手段幫助學困生學習,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注意學困生內(nèi)心的變化,及時揭開心結(jié),勤與貧學困生家長進行溝通,要實際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及家庭習慣,引導家長用心關注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和家長共同筑起孩子健康成長的橋梁。
注重能力培養(yǎng),提高學習自覺性。學困生的學習成績提高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這就需要老師把功夫下在平時,注意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使其在可控的范圍內(nèi)自主學習。教師要利用部分課堂時間給學生指定學習范圍及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理解、分析弄清知識原理,完成練習目標。教師要隨時了解整個學習過程,檢查學習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各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盡自己最大能力為他們主動學習、獲取知識提供條件。
建立三級聯(lián)動機制,解決學困生學習困境。學困生的成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依靠單一方面就能取得實效,這需要學校作為牽頭單位,為學困生進取學習提供一個大環(huán)境,確保學困生不被拋棄,不被放棄,讓老師、家長和同學來共同幫助成長;家庭要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讓孩子毫無顧忌的用心學習,在父母的鼓勵中逐漸進步,給他們家庭應有的溫暖,切記不要用攀比的心態(tài)去對待孩子,提高他們的自信心;社會應該給予學困生一個平等對待的機會,不應該給他們帶上有色的眼睛,更要把這些未成年屏蔽在網(wǎng)吧、酒吧、歌廳等娛樂場所之外,給他們一個成長應有的環(huán)境。要加強學校教師、家庭服務、社會政府的聯(lián)動機制,共同解決學困生遇到的問題。
總之,要解決學困生這一問題還需要更多方面的努力,這也是當前教學改革所面臨的一個難題,教育工作者要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查其原因、探其方法、使其策略,讓廣大學困生盡快適應學習,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愛軍.淺談如何關愛留守兒童學困生[J].學周刊,2015,(第 2 期).
[2]于仁聰.小學學困生形成與轉(zhuǎn)化的個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馮沛之,陜西西安人,畢業(yè)于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原理,工作單位為巴中市第二中學,6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