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思維是近年來形成的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互聯網思維的基礎是互聯網技術,在此基礎上,運用互聯網對于應用文的寫作教學有比較大的影響。互聯網在教學過程中提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整個教學活動,使得學生和教師的互動交流可以更加方便,對于應用文寫作的教學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應用文寫作
一、用戶思維與應用文課程設計
互聯網思維的核心是用戶的思維,就是要對用戶的需求有所了解并滿足用戶的需求,一切以用戶為中心。互聯網思維應用在應用文的教學上面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對教學活動有著絕對的主導權,而近幾年也在強調要轉變教學主體,將教師的教學主體轉變為學生為教學主體。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種轉變僅僅體現在個別的教學環節中,沒有從本質上轉變過來。在實際的應用文教學中,教師對教學的設計、制定、考核、評價等教學活動進行安排和設計,其中一些地方也考慮到學生的程度和學生的喜好,但是這種考慮也是在教師的角度去考慮,并沒有將這些活動的主權交給學生。而用戶至上的互聯網思維,需要在教學活動中,處處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導,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有所了解,思考他們需要的文種是什么,在學習的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什么,學習這些寫作的目的是什么,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應用文的寫作。對于這些問題,教師應該及時的了解清楚,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教學設計,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中,學生還會體會到學習所獲得的成就感,學生參與整個教學設計的過程。
二、極致思維與課堂教學
在互聯網時代有很多不同的應用軟件,其中有很多的學習軟件、學習咨詢被開發出來,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查詢搜索出自己需要的知識和咨詢,而互聯網思維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快”。這一點出生在互聯網時代的90后和00后都深有感觸。在應用文寫作的課堂上,學生可以從各種途徑學習到教學的內容,彌補了有限的課堂時間,對教學效果產生積極的影響。這種快的思維由于自身的缺陷,特別表現在閱讀上面,使得閱讀不那么慢慢的品,知識快速的閱讀,但是文學讀物不像新聞資訊,文學作品通常都有深刻的含義,如果不深究,不細讀,就不能體會深層次的含義。極致思維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在教學的過程中只專注于學生薄弱的環節,不求將所有的知識都講的面面具到,從學生最困惑,最難把握的地方入手。第二,獨特性。在之前應用文的講解中會對寫作技巧和組成部分進行細致的講解,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網絡上遍布各種寫作技巧的帖子,以及經典的應用文范文,學生會經常在網絡上學習這些,如果發現課堂的內容與網絡上的內容一樣,可能會將課堂內容拋棄掉。因此在教學中,教學的方式和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的內容都要創新,要能吸引住學生的目光和思想。
三、社會化思維與師生互動
在現代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是自媒體,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和行為都會成為學生關注的點,教師要在教學中打造自己的粉絲效應,使得學生成為自己的粉絲,喜歡聽自己的課,成為學生心中知識淵博,教學模式靈活,教學課堂氛圍幽默的這樣的老師。想要成為這樣的老師,首先,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也是如此,應該對文學常識、寫作知識非常熟練,還要對其他學科有所涉及,這樣才能在學生面前胸有成竹,自己的寫作水平也要高,這樣才能使學生信服。教師在平時的生活教學中,要對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還要在微博、微信中經常發表自己的看法,發表一些文章,這樣能夠吸引分析,形成自己的粉絲效應。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自己教學的氛圍,在課堂上要表先的輕松、幽默,幽默就是要懂得語言的藝術和表達的技巧,而不是天天講笑話,就是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多留心身邊的事物,還要留心一些網絡語言,這樣可以和學生打成一片,還要適度自黑,偶爾賣萌,這樣才能使學生喜歡。最后,就是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可以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專業能力,看到自己的實力。在自己的QQ或者微信平臺建立自己的發言平臺,定時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還可以發表一些應用文范文供學生學習。
結束語:
互聯網思維在應用文的寫作教學中,就是以學生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時與學生盡心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提高他們的應用文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夏曉龍,文智輝.互聯網思維下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9(13):244-245.
[2]李修元,殷寶為.構建“互聯網+”財經應用文寫作的數字化課堂[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7,26(06):140-142.
【作者簡介: 蒙巧芝(1983-),女,漢族,廣西南寧人,本科學歷,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茶藝培訓師,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