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增培
摘要:管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保障學生的健康、平安成長是小學班主任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新教育時期,小學班主任的管理任務更重,管理難度更大,所以必須探尋新的教學管理方法,據此,本文分析新時期小學班主任應如何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工作,以期能為小學班主任提升教學管理水平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教學管理;完善策略
筆者認為,教學管理的困境主要表現在教學管理缺乏效果性、教學管理缺乏參與性、教學管理中家長的過度參與以及思想教育工作不科學四個方面,即管理方法問題、管理制度問題、人為干預問題和管理內容問題。而在新時期,小學班主任主要能通過制定科學、嚴謹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克服以上四個工作困境,那就能切實完善小學教學管理工作。
一、小學教學管理的困境分析
(一)教學管理缺乏效果性
班主任當面管理學生時學生會聽,但學生轉過頭就將其教導拋諸腦后,究其原因,這是因為班主任不具備權力和威信,有些調皮搗蛋的孩子以不聽班主任指揮為傲,甚至會故意干擾班主任的工作,致使其管理措施難以有效推進。
(二)教學管理缺乏參與性
班級規章制度就好比是船槳,而有些學生不主動握起這把船槳甚至是忽略它的存在,就會讓教學管理工作陷入混亂、尷尬的境地。實際教學管理工作中,由于班主任督查不嚴,學生缺乏自我約束能力,班級規章制度鮮有人遵守,參與教學管理建設也就成為了空談。
(三)教學管理中家長的過度參與
現在,獨生子女家庭較多,父母把孩子視若珍寶,一旦孩子在學校里受到他們所認為的“委屈”之后,也不管孩子對錯而直接責怪班主任無能,有些甚至惡語相向,這就造成孩子有時會有恃無恐,不聽從班主任管教,如此以來,教學管理難度自然加大。
(四)思想教育工作不科學
在文化思想如此繁雜的今天,人們的文化信仰正在發生偏差,而作為小學生,極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響而動搖其至純本心。當下,教師不正確的思想教育方式不能讓學生接受系統的道德文化教育和現代文明教育,對整個小學教學管理工作而言無疑是非常不利的。
二、完善小學教學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強化人本管理
1、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首先,班主任要遵循新課改理念,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注重發揮班干部和管理作用,其次,班主任還要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法,例如學生因為玩游戲而忘了寫作業,班主任首先要做的不是罰他寫幾遍作業,而是循循善誘,并和任課老師配合,增強作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從而讓作業取代游戲,成為學生新的興趣點。
2、從“心”出發,關心學生的生活學習
小學生并沒有很強的明辨是非對錯的能力,他們所做的一切全出自本心,所以,班主任也要從“心”出發,主動接近學生并關心其學習和生活情況,對于存在心理困惑和學習困難的學生,班主任應認真傾聽并耐心指導,幫助他們重建學習信心,重拾快樂生活。
3、和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
班主任既是傳道授業解惑者,同時也應是學生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教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努力融入學生集體,而非讓學生去適應自己,同時還要主動、積極的組織游戲活動,和學生一起快樂玩耍,此外,對于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要認真對待并積極采納,同時鼓勵表揚他們的行為。
(二)強化制度管理
1、體現教學管理制度的強制性
任何一項教學管理制度都有其重要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必須要體現其強制性,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觸犯制度所帶來的不良后果,從而進一步增強教學管理制度的權威性,并起到約束學生學習和生活行為的目的。
2、體現教學管理制度的公平性
教學管理制度不只是針對學生設置的,班主任作為班級中的一員,同樣要受制度制約,所以,班主任在制定教學管理制度的時候,要額外的增加班主任管理模塊,并給學生做出保證,讓全體學生共同監督自己的行為,學生擁有了和班主任一樣的監管權力,則能感受到教學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參與性也隨之變強。
3、體現教學管理制度的先進性
教學管理制度要因地制宜,因時而變,這樣才能靈活的應對實際情況,發揮真正的管理作用。例如某學生因為某天要照顧家里年幼的弟弟而上學遲到,班主任在搞清楚事實后,就可以在“班會課”上當眾把“如果因為照顧家人而遲到,不受懲罰。”這一條加入制度當中。
(三)從家長和學生行為習慣入手
1、積極與家長溝通,獲得家長的配合和諒解
家長雖然是孩子的第一老師,但當學生進入學校之后,第一負責人就變成了班主任,而作為班主任,應有義務和各位家長朋友深入交流,從而獲得家長的配合和諒解,使其明確自己的管理權限,不對教師的管理行為評頭論足甚至橫加干涉。
2、引導學生形成好的行為習慣
作為小學生,其某些學習和生活習慣還沒有成型,所以班主任需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小學生,給予他們最真誠也最有效的行為習慣教育。實際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學習兩方面入手,通過其伙伴的優良行為引導其形成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在班級中,學生A學習成績不好,但是他的小伙伴學生B學習很好,那在教育學生A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以學生B的學習行為默默影響其內心想法,在自我感情的推動下,學生A自然會產生要好好學習的想法。
(四)完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
1、加強生活行為教育,提升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小學生,尤其是男生,其貪玩好動,自我控制能力較低,只有不斷強化生活行為教育(包括學習行為和生活行為兩部分),才能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始終緊繃“自我控制”的這根弦,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并努力堅持,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強化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小學生的道德修養
思想品德教育是保障學生心理健康安全的重要方式。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被家里人捧在手心里,并沒有形成正確的待人接物的習慣,強化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給予別人友善和關愛,如何提升自我修養,收獲美好人生。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思想品德教育,并在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積極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結束語:
基于對小學教學管理困境的分析,新時期,完善小學教學管理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強化人本管理、強化制度管理、從家長和學生入手提升管理成效以及強化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四者分別解決小學教學管理工作中的管理方法問題、管理制度問題、人為干預問題和管理內容問題。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淺見,更多更好的措施還需要小學班主任不斷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和娟.小學教育教學的有效管理策略研究[J]. 明日風尚, 2017(20):221-221.
[2]楊雁.淺談小學教學管理有效性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 2018.
[3]劉寶林.中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32(11):111-113.
[4]郭霞.小學教學管理中的問題與策略探究[J]. 陜西教育:教學, 2017:76.
[5]龍燕.有效教學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管理策略研究[D]. 四川師范大學, 2010.
[6]劉艷艷.中小學課堂教學管理策略研究[D]. 河南師范大學,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