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俊
【摘 要】 為了使高中化學教學效率及質量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構建化學高效課堂成了絕大部分高中化學教師的主要教學工作。本文通過結合筆者多年來的實際教學經驗,就如何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展開了探析。
【關鍵詞】 高效課堂;高中化學;構建路徑
所謂高效課堂,即是采取合理、科學的教學方式,在有限的時間、空間之內,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充分激發,讓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使教育的三維目標得以實現。
一、有效備課
高效課堂構建的首要條件,便是有效地進行備課。要實現有效備課,首先教師要明確知識目標,然后基于此根據學生的整體學識情況及教學內容,對教材進行再加工,進而設計出相應的練習題,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之中能夠溫故而知新,保障學生的技能和知識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其次,教師應對學生的認識特點進行充分考慮,思考怎樣在課堂之上導入新課,傳授新課,課堂練習鞏固及小結,竭力打破以往課堂教學一成不變的局面,做到課課有別,堂堂有異。此外,教師還應在備課時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充分估計,如此,當突發情況發生之時教師也不會陷入被動,從而為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穩定進行提供保障,取得高效的效果。
二、有效設計問題探究,達成目標
化學課堂中問題的巧妙設計,能夠幫助教師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意識,促進學生的思維以及開啟學生心智。美國的教學法專家卡爾漢也曾指出:“提問是教師促進學生思維,評價教學成效及對學生預期目標進行推動的基本控制手段。”因此,高效教學的核心之一,便是有效問題的設計。由于,絕大部分知識都不能做到一步到位,所以設計問題時必須對問題的類型及層次進行充分考慮,設計出的問題應具有思維梯度,使其最終能夠摘取果實。
例如,在教導運用電子得失守恒法配平氧化還原反應的時候,筆者設計了以下問題:
(1)什么是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
(2)在一個已配平的氧化還原反應之內,除了質量守恒的存在之外,是否還有其他守恒關系的存在?
(3)若我們需配平一個氧化還原反應,除了采用以往的觀察法,是否還有其他方法?如此設計,就更加便于學生理解與把握問題。
三、創設生活情境,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認知
化學源自于生活,生活同時也離不開化學,尤其是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當下,人們實際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與化學密切相連。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學生實際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現象與化學知識合理地相結合,使學生對化學的重要性有一個形象、清晰認識的同時,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例如,當教學到“大氣質量”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組織學生到化工廠或者是發電廠、污水處理廠等地,近距離地觀察大氣的氣味、能見度與顏色等多個方面所產生的變化,再將因大氣污染而造成的各種變化向學生進行講述。抑或是,制冷劑氟是空調和冰箱之中所要用到,其會給大氣中的臭氧層帶來很大的破壞,進而導致出現臭氧空洞,增加了白內障患者的數量。通過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這些鮮活例子,創設出一個鮮明的生活情境,對學生的好奇心起到有效地調動,引導其更為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化學知識的學習活動、探究活動中去。
總之,隨著新課程地不斷深入,對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路徑展開積極探索與實踐,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實現學生人格與智力的全面發展,是我們所有高中化學教師都需面對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 呂萃峨.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轉變[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
[2] 王雨東.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方式的幾點思考[J]. 廣東化工,20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