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 “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以語境和語用為主線對語文教學板塊進行重新的調整,將其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優(yōu)化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 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分析
“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主要是一種根據(jù)作文教學實際進度和需要,對作文教學、閱讀教學和識字教學進行靈活安排的一種教學模式,能夠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創(chuàng)新能力。
一、加強經典誦讀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思維。古代的經典文章都是一種優(yōu)秀的文化,經過歲月的沉淀和洗禮,很容易被人們所接受。語文老師抓住這一點,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誦讀內容。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小學生能夠容易掌握和理解的古代詩歌,這樣就能夠提升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而且古代詩歌中的典故和詞匯可以加強學生對很多詞匯的理解,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充分掌握各種漢語語法。這些都是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加強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優(yōu)化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除此之外,掌握各種文學常識,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作品的品位和內涵。
二、強化教師指導
老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自身的指導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通過強化指導有效實現(xiàn)“作文先導式”教學。筆者認為,語文老師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教學方式強化自身的指導作用:
第一,情境再現(xiàn)教學模式。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限,老師可以通過情境再現(xiàn)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從而還原故事情節(jié)。譬如,在學習《回鄉(xiāng)偶書》這篇文章的時候,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旁白、兒童和賀知章的角色,從而再現(xiàn)故事,引導學生充分感受文章中的意境以及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這樣既能夠將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還能不斷提升學生書面表達能力。
第二,表達交流型模式。這也是“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主要由語文老師創(chuàng)建相關的教學情境并且將其結合語文課本上的內容,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而不是采取灌輸式教學模式對著書本上的內容照本宣科。老師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寫作活動之中,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交流,給學生的積極表達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平臺,從而讓學生學會相關語法和需要掌握的生詞,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結合語言運用
要想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必須要引導學生積極應用自己的語言,這是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如何有效實施“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筆者認為,寫日記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措施。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小學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實感,有的是因為湊字數(shù)而亂寫一氣,有的直接就在作文選上抄襲,這種情況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寫日記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記錄自己的生活,還能鍛煉小學生的個人文學修養(yǎng),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意識。語文老師要鼓勵學生用漢字將自己的情感在日記中表達出來,這樣可以有效解決當前小學生作文中各種假、大、空的問題。除此之外,寫日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留心”從而積累豐富的“學問”,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提升語文整體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敏紅. 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初探[J]. 作文成功之路(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