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宏榮
摘 要:考慮到小學英語課程同其他課程存在的顯著差別,英語教師要有意識地實現對學生英語知識學習以及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興趣培養,以此讓學生不再將英語知識學習視為一門苦差事。教師要科學使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養,開發并使用諸多可供教學使用的資源,實現對學生英語語言實踐運用能力的系統培養,降低學生對相關難點知識的理解和領會難度。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7-015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7.102
多媒體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課堂教學手段現代化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基礎。英語教師可以依托對信息技術手段的科學使用,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并使用諸多可供教學使用的資源;依托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對學生英語語言實踐運用能力的系統培養;依托多媒體教學系統,降低學生對相關難點知識的理解和領會難度。
一、依托對信息技術手段的科學使用,幫助學生實現綜合素養的提高
小學英語課程任課教師在依托信息技術手段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遵循教育的內在規律,以便能夠實現對信息技術教學輔助手段的合理運用。如在為學生講解What Can You See?一課時,為了增強課堂整體教學效果,因此采取了依托多媒體技術實現對學生課堂教學互動的方式,具體的教學模式為:教師通過點擊鼠標為學生進行圖片演示,并且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展開引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官系統,幫助學生扎實地掌握了相關英語知識點。另外,小學英語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自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以確保在掌握了足夠的信息技術知識以及技能的基礎之上,實現對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科學應用,進而為英語課堂收獲預期的教學效果奠定扎實的技術基礎。
二、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并使用諸多可供教學使用的資源
小學英語課程任課教師在組織教學之前,往往需要在課前完成相關教研資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常規的做法是,任課教師要借助教輔書籍、教學參考書等實現對相關教研資料的整合。不過從實效性角度來看,此種做法往往會受到教研資料搜集數量的限制,而且也會占去教師大量的課前備課時間。而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能夠使小學英語課程任課教師高效、快捷地獲取其所需要的各類教研資料以及教學素材,從而為任課教師爭取到更多的備課時間。例如在課堂導入時,我們可以靈活運用以下幾種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導入方式:
(一)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
小學生喜歡優美的音樂,利用多媒體播放英文歌曲進行導入,能夠大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快速進入學習狀態。
(二)借助幻燈片實現教學內容課上導入
筆者在帶領學生學習Unit1 Birthday 之PartA一課時,將football, present等物品的圖片事先制作成精美的幻燈片,在課上,筆者為學生進行了幻燈片播放,從而讓學生獲得了寶貴的感性認識,并對這些單詞實現了深刻地記憶。
(三)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復習導入
復習導入是為了溫故知新,使學生對于新舊知識有一個很好的鏈接,但是一般來說復習導入往往是比較枯燥的,但是只要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復習導入可以變得非常有趣。如在教學Clothes(2)新課之前,教師先做好課件利用“頭腦風暴”復習一下Clothes(1)的相關詞匯、句型,讓舊知識在頭腦中閃過一遍,承前啟后,有利于拓展新內容的學習,達到溫故而知新的良好效果。
三、依托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對學生英語語言實踐運用能力的系統培養
《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指出,小學英語教學要重視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培養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樂于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以英語句型教學為例,英語課程任課教師應當采取情境教學法,以此幫助學生獲得深刻的知識領悟。同時,任課教師要善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特定教學情境的營造,以便讓學生獲得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這對學生英語實踐運用能力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如果我們運用信息技術三維動畫的制作,創設符合語言教學要求特點的情境,再配上反映教學內容的語音對話,就會達到情境與語言的有機結合,從而使學生“對所聽到與所看到的信息作出及時、恰當的反應”。傳統的口語教學之所以成為英語教學的薄弱環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音與境的脫節,學生覺得非??菰锓ξ?,這也就是“啞巴英語”的成因。信息技術與口語教學的整合是解決“啞巴英語”最為有效的途徑。
四、依托多媒體教學系統,降低學生對相關難點知識的理解和領會難度
通常情況下,小學生對于英語句型會感覺到理解障礙,如若英語課程任課教師能夠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教學系統,則將幫助學生實現對相關難點知識的理解和領會的門檻的降低。
例如,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時候,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了降低這一難度,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個畫面:畫面中一個小男孩跟小女孩說了一句話:“I go to school on foot.”女孩指著男孩對大家說:“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大屏幕用不同顏色顯示了兩句話的不同處,讓學生進行分析。這樣生動有趣、直觀明了的畫面,不但避免了枯燥的說理,而且又非常形象地說明了這兩個單詞的區別。
以上,我們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的融合進行了研究與論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多地去探索更好地實現信息技術與課堂融合的方法,真正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英語教學效率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嬋.再談小學英語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優勢與策略[J].關愛明天,2016(1).
[2] 倪湘琴.小學英語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有效整合[J].速讀旬刊,2016(11).
[3] 劉志陽.小學英語和信息技術教學的融合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3(5).
[4] 林穎.小學英語與信息技術雙“花”齊放[J].時代教育,2013(16).
[5] 沈莉莉.小學英語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5(10).
[6] 李小慶.小學英語與信息技術“雙花”齊放[J].學周刊,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