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臻斌
兒童詩的語言精練簡短,本身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教育價值。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實際的閱讀教學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再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個性愛好、理解能力、思維發展水平等多方面情況對閱讀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充分將一些具有表演性、藝術性、故事性、游戲性的兒童詩引入閱讀教學中,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利用兒童詩激發學生興趣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想要讓學生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聽講,教師必須要引入具有較強生動性、趣味性、娛樂性的兒童詩,將其和實際的課外閱讀內容進行有機整合,以此為切入點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閱讀知識,同時也能夠為后續的閱讀教學營造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
例如,在《做什么事最快樂》的教學過程中,教學課文第四自然段與小蜜蜂有關的內容的章節時,為了全面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印象,教師可以進一步地引導學生聆聽《小蜜蜂》的兒童詩朗誦,這樣能夠使學生對閱讀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有感情地進行兒童詩朗誦,或者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堂表演和討論交流。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辛勤的小蜜蜂的形象,同時也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實際的課堂閱讀。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科學構建兒童詩教學情景
大部分的兒童詩具有語言詼諧幽默的特性,詩中內容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因此,在閱讀教學當中,教師可引進先進的多媒體教學形式,為學生構建與教學主題相適應的情景,有針對性地與生活內容、兒童詩、閱讀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在具體場景中進行有效的閱讀和問題的思考,以此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
例如,在“秋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與秋天有關的視頻,引導學生對碩果累累的果樹、金黃的田野、紅色的楓葉林、盛開的菊花等具有秋天特色的事物進行詳細觀察。然后,再引導學生對《秋天的顏色》《楓葉》《樹葉兒飄》等兒童詩進行閱讀,讓學生更好地感知和了解秋天,之后,學生才能夠在腦海當中想象出秋天的景象。然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課文《秋天》進行閱讀,引導學生結合已掌握的秋天的特點和生活閱歷對課文的重點句子和難點段落進行詳細分析,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和體會到作者的獨特情感和文章的深刻內涵。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多樣化的兒童詩活動
教師需要讓學生走出語文課堂,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際的課外書籍或者兒童詩的閱讀。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感興趣的閱讀內容,再巧妙地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掌握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對閱讀文章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另外,教師也可以在學生完成閱讀之后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閱讀比賽,讓學生分別談一談閱讀過程當中的感悟和體會,這樣能夠使學生累積更多的經驗和語文知識。
例如,在“兒童詩兩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播放由《種太陽》《讓我們蕩起雙槳》《蟲兒飛》等兒童詩改編的同名歌曲,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童年,再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童年》的閱讀,讓學生將課文當中描述的童年和自己的童年進行對比,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課文。
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外閱讀。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具有價值性的《幼兒文學報》《小星星》《兒童詩》等刊物和書籍,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閱讀,再讓學生對閱讀的心得體會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探討。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同時也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
結語
在兒童詩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對現階段的教學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在掌握了教學問題和學生學習問題之后,有目的性地在課堂當中引入包含了真善美氣息以及具有質樸純真、清新活潑特點的兒童詩,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和思考。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兒童詩的童趣和魅力,同時也能夠為全面發揮兒童詩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效應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