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教育目標是培養社會所需的掌握技能的人才,計算機教學在中職教育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計算機基本知識,而且還要培養學生操作、創新的綜合能力。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提高中職教育學生的綜合能力是中職教育教學最重要的環節。
一、中職教育計算機教學的現狀
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教學課程改革也從過去的注重理論教學、忽視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發展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但是實際教學成果并不明顯,學生也只能在所開設的計算機課堂上學到一點簡單的操作方法,進入社會后不能獨立完成用人單位交予的任務,必須重新進行學習培訓才能上崗。這樣用人單位在效益優先的前提下肯定會存在不滿,因此提高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非常重要。
二、提高中職計算機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1)了解學生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年齡一般在十六歲至十九歲,他們這個年齡段心理變化最激烈,易產生心理困惑、沖突;學習態度不認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方法不當,有明顯的厭學情緒;對人對事態度冷淡,情緒自控能力較弱。但是,他們認知能力強,喜歡接觸新鮮的事物,接受新鮮事物,這是他們的優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不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不僅要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化素質修養,而且要在言行中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他們拉近距離,學會與學生交朋友。
(2)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
①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從唯物主義認識論角度講,教學過程應從實踐走向認識,再從認識走向實踐。從學生的認知角度看,學生易對鮮活生動的現實生活產生濃厚興趣,而非課本上靜態的文字和畫面,從生活走向教材的教學更能激發學生求知欲,給學生以探究的動力和熱情。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注重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學生創設熟悉和感興趣的情理情境進行計算機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②善于溝通和表揚,保持和諧師生關系。
中職學生自信心不強,具體教學過程中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開始設計教學問題梯度要小,層次強,從而逐步引導學生參與問題,學生回答問題后要給予不同的評價,分別鼓勵和引導學生質疑、探討,使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樣,學生在教師鼓勵中自信心變得更加強大,更加愿意表達他們的看法和想法,使得學生、老師和教材三者之間對話暢通,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③充分利用媒體技術,加強可視化教學。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媒體教學,把圖文、聲音、動畫和視頻等眾多信息集于一體,在視覺和聽覺上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形成學習動機,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如:講解計算機故障診斷時,只用語言來表述,學生不容易理解,結果既浪費口舌學生接受的效果又不好。我就把整個講解過程做成flash動畫形式進行立體地演示,既生動又形象,學生易于接受,而且學習興趣很高。最后動手實際操作,出色的完成教學任務,做到既省時又省力,教學效果又非常好。
(3)教學形式多樣化
①應用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一種開放式、互動式的新型教學方法,是為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之間架設的一座橋梁。學生通過對教師精心準備的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形成反復的互動與交流,有利于學生熟悉實踐環節的操作過程,以免上機動手實踐的時候束手無策。計算機課程教學內容實踐性較強,在具體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不時將難點設計成案例的形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②優化實踐教學環節,合理安排課程設置。
中職計算機教學應著力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教學,充分突出職業學校辦學特色,發揮職業學校的優勢。因此,從以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人手,以任務驅動、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為主要教學方法,同時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這樣學生才能更多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同時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不能只講解理論知識而不上機操作,這樣學生缺乏實際動手能力,又不能只上機而不講或少講解理論知識,這樣在缺乏基礎理論知識的指導下,無法理解操作的原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平衡理論知識講解和實際操作的關系,才能使計算機專業課的教與學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真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③考核形式多樣化。
比如我在《平面設計》教學時,采用布置任務增加壓力的方法。首先給學生展示精心制作的一個作品,在導入新課前讓學生先欣賞一遍,使學生產生一種羨慕感,激發學生對作品的興趣,然后再導人新課。這樣,學生從一開始就帶著興趣、帶著任務去學習、去探索,使他們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不采取常規的辦法考核,而是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設計一個能反映自己水平的作品,讓學生的想象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中職計算機專業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如何更好地提高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每位計算機教師研討的問題。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還要繼續深入研究和探討計算機學生有效的教學模式,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操作人才。
作者簡介
關健(1975-),男,遼寧省沈陽市,中學一級,職務:招生辦主任,大學本科,計算機方向。
(作者單位:嫩江縣職業高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