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行健
摘要:高中生在日常的學習中,不僅要學習知識本身,更加關注到獲取知識的方法與途徑,以便適應社會對于人才的更高要求。而數學學科具有極強的邏輯性與嚴謹性,很多同學學起來都會較為吃力,因此,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自身開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將對學好數學有著極為深刻的意義。
關鍵詞:數學;學習;方法;策略
一、高中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基礎知識薄弱
高中數學是高中基礎學科之一,也是高中生學習的重點科目。高中生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樹立探究精神,并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但在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通過總結發現,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一些學習成績并沒有出現一個穩步的提升現象,反而在學習過程中暴露出相應的學習問題。基礎知識薄弱是大部分同學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學習問題。基礎知識薄弱體現在其對數學公式的掌握并不全面,無法在實際解題中合理應用數學公式幫助自身解題。并且數學是一門注重原理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一部分同學,對數學原理的掌握并不準確,這使得在對數學問題進行解答時,并不能及時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進而影響其數學學習,降低學習興趣。同時基礎知識薄弱還體現在一部分同學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并沒有對數學知識定期進行總結,查缺補漏,不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無法及時發現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學習問題,從而影響數學學習成績的提升。
(2)學習方法不正確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研究發現學習方法也會影響其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數學學習方法不正確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一部分同學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并沒有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即在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形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這使得其不能及時發現自身的學習問題,并且對自身的學習情況也沒有一個具體掌握,影響其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其二,還有一部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并不擅于利用學習資源幫助自身學習,比如多媒體技術等,致使其學習方法過于死板,進而影響數學學習成績的提升。其三,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一部分同學的學習自主性較差,并沒有形成學習小組,互相幫助彼此進行學習,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效率。
二、高中數學學習方法及策略
(1)放下學習壓力,對數學學習充滿信心
剛進入高中,知識的深度都比初中階段有大幅提升。而很多學生就會產生數學學習的壓力,特別是到了高三階段。其實我認為要想學好數學必須放下壓力,對數學學習充滿信心,充滿興趣地去學習數學。只有有信心、有興趣才能形成學習的主動性,遇到不懂的數學問題我就越想去探究、去解決,在完成習題的解答時內心會有一種成就感,讓我對數學學習更加有信心。而信心是怎么建立的呢?第一,認真做好數學課前預習;第二,在聽課中配合老師講課,預習中產生的疑問通過老師的指導來化解;第三,注意思考問題并歸納問題,時刻主動激發自己的思考潛力,多總結數學思想,多歸納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思考這樣解答的原因,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有著到位的認識。通過這幾步,數學學習負擔和壓力對于我來說基本不存在,對于新知識的學習我總是充滿信心。
(2)養成學習習慣,數學學習成為主動的過程
除了對數學充滿興趣之外,我數學學習好還因為從小養成了數學學習的好習慣。養成了好習慣,我會按部就班地學習,例如課前一定先預習,提前了解知識,上課時就能心中有數。上課時一定專心致志,認真聽老師講解,并認真做好課堂筆記,在練習時能做好重難點的標記,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將相同的題目歸類,總結其蘊含的數學解題思想,在每次考試或者練習后,都對自己出錯的習題進行歸納,整理出錯題本,作為每次考試前的復習重點。我很重要的一個習慣就是每天入睡前要在腦海里回顧一下今天學習的內容,老師傳授的知識在腦海里回放,并在心里能清晰地轉述表達出來,這樣實現了知識的深化記憶。除了這些好習慣外,我還喜歡自學,抽空都會找一些相關的知識延伸學習,這樣讓我能了解更多的知識,實現自己數學知識面的拓展,也鍛煉提升了自己的數學思考能力。
(3)掌握解題方法,做到數學學習的歸納總結
習慣和興趣都是前期準備,而學好數學的關鍵我認為是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掌握了常用的數學思想就能靈活地運用,用來解答各種習題。每當數學老師提到數學思想時我都會認真整理記憶,一些常見的有集合和對應思想、分類討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轉化思想等。在掌握這些數學思想后,我會將其與具體的解題方法結合起來,比如換元方法、待定系數法、數學歸納法、反證法等,并且在真正運用的過程中我會通過聯想與類比、比較與分類、歸納與演繹,迅速找到解題思路。每當拿到一道題時,我都會做一些思考:從什么角度進入,有沒有原則性的東西,哪些數學思想可以起到幫助等。高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強、思維嚴謹的學科,在解答數學問題時必須抓住每一個關鍵點,已知條件,進行仔細分析,它存在的價值及對解題的幫助,借助圖像、圖形及文字描述解答數學問題,數學解題思想和數學解題方法,輔助以認真全面的思考。數學學習方面我一直很自信,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4)形成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數學為我所用
雖然數學解題思想很多,解題方法也很多,但是要想學好數學,我認為必須形成自己的解題方法,如果數學學習單純依靠教師的指導,那么數學學習就很被動,而數學學習必須是主動探索的過程,只有自己主動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做好數學知識的內化,而形成自己的方法是主動學習最直接的體現。學習動機是學習的內在驅力,是激發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導致行為傾向于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善于學習反思的同學都會發現,很多高中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低下、學業不佳,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們缺乏學習數學的正確而持久的內在動機,甚至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以致產生厭學、畏學的心理。因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動機,充分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就成為培養和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一環。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生要想有效的學好數學知識,就必須帶有疑問和興趣的態度去學習數學,在基礎知識上進行思維拓展,課前做好及時的預習,針對重要知識點做好標記,以便于課堂中有效的聽講,課堂中跟緊教師的思路,大膽的提出問題,提高自信心,課后針對所學章節內容做大量的習題,以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作者單位:武漢市洪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