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智棋
摘要:在新媒體時代,自媒體新聞傳播成為新聞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也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本文詳細闡述了自媒體對傳統新聞傳播的影響,并總結具體的應對注意事項。
關鍵詞:自媒體;傳統新聞傳播;影響
所謂自媒體就是運用現代網絡技術來為人們提供信息服務、新聞發布的各種平臺,自媒體具有快速和時效等優點,極大的豐富了信息發布、流傳的方式,并在網絡上引起了網友的關注。自媒體平臺是開放性的平臺,用戶可以自由的在平臺上發布信息,這些信息通常為事件目擊者提供的資料,體現了自媒體在新聞傳播上即時性高的特點。作為新生媒體力量,自媒體的新聞內容豐富,效果明顯,為群眾提供了大量信息,新時代背景下傳統新聞傳播行業應該與自媒體新聞傳播結合起來。
一、自媒體對傳統新聞傳播的影響
(1)傳播內容上的影響
傳統的新聞傳播中播放的新聞一般是經過媒體篩選的,群眾能接觸到的信息受到約束。而在自媒體時代,新聞的內容受到的約束比較少,內容包羅萬象,體現出自媒體新聞業的開放性。自媒體的影響力來源于社會大眾的參與,自媒體平臺強大的群眾基礎來源于自媒體傳播內容的吸引力。自媒體新聞內容比較于傳統新聞媒體,往往內容更貼近生活,表達更接地氣,符合群眾的要求,能引起群眾的共鳴。傳統新聞媒體的特性決定了其沒有辦法對新聞進行迅速的采訪,而自媒體新聞中群眾是有最新的新聞資料的,所以新聞的價值和時效性比傳統新聞媒體高。所以在新聞內容上,自媒體新聞內容的時效性、真實性、廣泛性都對傳統新聞傳播有巨大的影響。
(2)傳播對象上的影響
自媒體新聞對于傳統新聞媒體的的沖擊還體現在傳播對象和傳播者變化上。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方式主要是經過審核的新聞通過電視、廣播等形式進行傳播,但是現在的新聞傳播者不同于傳統新聞業的工作者,他們可以是新聞的傳播者也可作為用戶出現。新時代的媒體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界限在逐漸被打破,使得新聞傳播的范圍擴大,讓新聞媒體影響區域不斷擴大,同時影響力也逐漸提高。用戶作為新聞的傳播者和受眾,不僅可以對新聞的真實性起到監督的作用,還可加強其對新聞的理解深度。
(3)社會輿論上的影響
傳統新聞媒體傳播的環境相對來說是比較封閉的,傳播的方式主要是電視和廣播,受眾只能被動的接受經過篩選的信息,即使對于傳播的內容有什么看法,也沒有平臺給新聞受眾進行表達。而且傳統新聞業傳播的新聞一般都是要考慮社會影響的,要以鞏固社會的穩定與發展為指導思想,所以受眾能看到的信息都是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東西,對于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卻很少能看到,但是這些東西卻是真實存在的,對于外部世界的了解是不全面的,所以甚至有人認為傳統新聞媒體是壟斷性的新聞傳播組織,只要新聞媒體不播出新聞,那么受眾是無法了解到新聞的,這限制了廣大群眾對社會事件知情權,導致新聞受眾對于傳統新聞傳播媒體心理不滿,但是也沒有辦法。但是在自媒體新聞傳播時代,上述的問題都大大減少。新聞媒體傳播者與受眾界限的削弱,群眾擁有更大程度的輿論自由,可以在自媒體平臺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形成來自廣大人民群眾的輿論導向。這豐富了新聞媒體的傳播內容,還使新聞傳播的更廣泛。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隨時的了解自己關心的新聞,對新聞進行議論、思考,激發受眾的社會責任感。除了上述作用,自媒體新聞對于社會中一些陰暗現象的報道與揭露,一些平時無法得到大眾關注的事情就會被關注起來,起到新聞監督的作用。
二、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措施
(1)技術融合
自媒體新聞傳播的出現對于傳統新聞傳播不僅是一種沖擊與挑戰,還是一種發展自身的機遇。傳統新聞傳播應該抓住機遇,將姊妹新聞所使用的新技術與方法運用在自身的發展上。首先是對于傳播方式的發展,大規模的運用網絡技術來進行新聞傳播。對于新出現的媒體傳播方式,比如短視頻或者社交網絡來進行新聞的傳播。微博和微信是近些年新興的社交網絡代表,擁有極多的用戶,在人民群眾中有很大的影響力,新時代的傳統新聞傳播媒體應該及時的革新自己的媒體傳播方式,在做好電視傳播的同時,還要在這些社交網絡上進行新聞傳播,建立有自己平臺特色的節目,這樣不僅使自己的新聞傳播方式與時俱進,而且可以將自己置于一個更廣闊的平臺上,產生更大的影響。
(2)培養具有新媒體素質的人才
無論是傳統新聞媒體還新時代的自媒體,對于人才的需求都是迫切的,新聞傳播需要專業的技術團隊提供技術支持,需要一個有凝聚力的隊伍。媒體的發展也是技術的發展,只有新聞傳播人員掌握了最新的技術,才能更好的做好本職工作。此外新時代的新聞工作者必須對新聞市場具有敏感度,因此應該不斷地學習專業性技術與知識,以應對市場的變化。
三、結論
自媒體新聞對于傳統新聞傳播也的沖擊要求傳統新聞行業做出變革,網絡時代要求新的新聞傳播理念,只要傳統新聞傳播者能夠抓住這個時代帶來的機遇,借助網絡平臺來發展自己,那么必將迎來一個更加光明的前景。
(作者單位:成都樹德中學外國語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