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基
摘要:封山育林是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重要手段,其成本最低,見效最快,能夠對森林生態系統進行優化,完善森林系統的功能,并提高其穩定性。但是,封山育林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的應用還存在許多問題,導致其作用沒能充分的發揮出來。本文對封山育林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應用中的不足進行分析,并就其應用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封山育林;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應用
隨著生態問題的日益突出,林業生態建設工作越來越重要。通過封山育林,可以將宜林地充分的利用起來,并對一些效率比較低的林地進行優化,提高林木生長水平,從而達到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因此,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應對封山育林進行合理的運用。
一、封山育林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應用中的不足
1.封山育林工作機制不夠先進,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無論是對山林進行治理,還是封山育林工作,都是以政府為主導的。但是,政府在主導這些工作時往往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使得封山育林工作不能全面的展開。在封山育林工作中,雖然政府具備比較強的行政能力,但其工作同時也具有很明顯的綜合性質。于是,政府在開展封山育林工作前,并沒有對需要治理的地塊進行全面的調查,使得封山育林工作效率不高,封山育林的效果也不理想。比如,有些地段本身很適合植樹造林,但卻被用于封山育林;有的地塊適合封山育林,但卻沒有得到及時的利用等。由于封山育林工作機制過于陳舊,導致當地村民參與封山育林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影響到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工作的順利實施。
2.自然規律與經濟規律結合不到位,并不是所有的山林都適合進行封山育林,在實際的工作中,應該根據山林所在區域的自然環境條件,合理選擇造林方式。適合封育的區域應封育,適合造林的區域則應及時造林。但是,一些林區在對山林進行治理時,卻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沒有做到因地制宜,而是照搬以往的方法,使得自然規律與經濟規律沒能有機結合起來。比如,有的地區在實施封山育林工作前,沒有進行實地考察,沒有將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區分開來,導致封山育林的效果不太好。并且,在沒有做好準備工作的情況下就盲目的實施封山育林,使得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浪費現象嚴重。而封山育林工作本身在時間上有有限制,如果在經濟發展已經比較好的地區開展封山育林工作,反而會對經濟發展形成阻礙,從而在生態發展和經濟發展之間形成矛盾。
3.封山育林管理工作沒做到位,要保證封山育林工作達到比較好的效果,不僅要有先進的理念,最重要的還應該是做好管理工作。通過對不同管理手段進行協調,保證封山育林工作的順利開展。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封山育林管理工作并沒有落實到位。比如,有些政府部門意識不到封山育林工作的重要性,認為其不會對生態發展和經濟發展產生太大的影響,所以在封山育林工作中表現得不夠積極。并且,目前缺乏完善的封山育林管理制度,一些規章規范也缺乏針對性。即使有的地區制定有封山育林管理制度,但卻沒有落到實處,這些制度仍然處于真空狀態。
二、封山育林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策略
1.建立完善的封山育林工作機制,完善并不斷的創新封山育林工作機制,有利于封山育林工作順利的開展。政府部門不僅要加強對封山育林的宣傳,讓更多的人關注并參與到封山育林工作中,還要注重將封山育林工作與林業產權制度結合起來,根據區域內的實際環境條件,實施分類經營,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例如,輪封即將封山育林的地方劃分為多個地段,先對一部分地段封山,其他的地段開放,在被封地段的植被恢復以后,再將其開放。然后,再對其他地段進行封山處理,這樣可以盡可能的不損害群眾的利益。半封方式則是在平時不允許有人進入封山林區,但在一些特定的時節可以允許人進入。在保證林木不會受到傷害的情況下,可組織人們在林區內砍柴、割草等。半封方式既能促進林區的植被生長,又能考慮到人們的生活。
2.將生態發展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封山育林工作應做到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工作,在實施封山育林前進行全面的實地考察,對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加以區分,以改善森林治理效果。比如,有的土地條件比較好,林地具有比較強的生產能力,地塊比較肥沃,在對其進行封禁后,可以促進某些樹種通過自然繁殖發展成森林。有的地塊所處的位置比較偏遠,但山區的面積比較大,一般不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所以可以將其封禁起來,通過封山育林為主,飛播造林為輔的方式,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提高林草覆蓋率。而對于次生林防范分布區域,則要根據自然規律,在封山育林的過程中,將旅游區、交通線兩旁等不適合封山育林的區域劃分出來,利用人工造林的方式發展林業,這樣可以做到尊重自然發展規律,使經濟產業的發展得到保障。
3.加大對封山育林工作的管理力度。在森林植被的恢復過程中,封山育林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既能對經濟建設起推動作用,又能促進生態建設發展。所以,相關部門應加強對封山育林工作的管理,將封山育林工作落實到位,以確保其能夠順利的進行,從而為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奠定基礎。比如,在封山育林區域內建立管護設施,設立界標、標牌等。根據封育的范圍,在其四至邊界都設立界標,以方便后續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還能避免在管理工作中出現糾紛。標牌主要設置在路口等地區,在標牌上要明確的顯示封山范圍、面積、責任人和管護單位等。同時,要開設防火線和防火帶,通常是以山脊為界,將防火線的寬度設置為10-15m,可以選擇生土防火線,也可以采用防火林帶,如木荷、茶葉、火力楠等耐火性比較強的闊葉樹種。
綜上所述,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中采用封山育林,需要建立完善的封山育林工作機制、將生態發展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并加大對封山育林工作的管理力度,以確保封山育林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促進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保證生態建設和經濟建設能夠同步發展,從而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廣西貴港市平天山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