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煒
【摘要】投資者對于基建項目投資普遍較為青睞,在其長期投資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投資特征。“一帶一路”沿線政府以及基建企業應該把握住建設契機,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吸引投資者對“一帶一路”沿線基建項目進行投資。
【關鍵詞】一帶一路 基礎設施 建設項目 投資
基礎設施投資與其他類型資產的相關度較低,穩定性較高具有顯著的可預期性,同時對經濟波動的敏感性低,受到了投資者的普遍青睞。
一、投資者在基建投資領域的投資現狀分析
(一)投資者多投資于當地基建公司的股權與債權
投資者在“一帶一路”沿線投資時大都選擇當地基建公司的股權以及債權的形式進行投資,除此之外部分投資者還會自行設立投資平臺,總體而言投資者較少選取直接對項目進行投資。投資者在“一帶一路”沿線進行實際投資時,會選擇參股當地基礎設施建設領頭企業,為實現基礎設施投資敞口投資者會設立共投平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具有顯著的本地化特征,是典型的地域化行業,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需要綜合考慮當地的經濟環境、社會環境、以及法律監管狀況,然而外來財務投資者對于以上具體事務缺乏深入的了解,能力優勢的不足阻礙了本地化運營的順利開。投資者選取以上投資方式在基建領域進行投資便將自身定位為財務投資人,通過發揮自身提供長期資金的作用分亨投資收益與回報。投資者依托合作方企業執行具體項目有效的避免了本地化經營的風險。
(二)投資者偏重于投資發達市場的基建投資項目
當前投資者進行基礎設施項目投資還是偏重于發達市場,當前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還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與瓶頸,對于私人投資部門投資基金有著大量的需求。投資者進行基礎設施項目投資還是偏重于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市場,投資者較少選擇在新興市場以及發展中國家市場進行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投資。據統汁,在全球范圍內開展過基礎設施投資的機構投資者已經達到了117家,然而僅僅有18家在“一帶一路”沿線進行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投資。當前亞洲等新興地區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在不斷地上升,融資缺口問題也越來越顯著,對于私人部門的積極參與有著迫切的需求。投資者偏重于投資發達市場的基建投資項目給亞洲區域基研竹設施建設項目融資帶來了一定的不良影響。
(三)投資者偏重于投資收益穩定性強的基建項目
投資者青睞于投資收益穩定性強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領域,收益穩定、投資回報可預測的基礎設施項目投資領域對于投資者有著較大的吸引力。在實際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過程中,投資者大都選擇在基建項目已經建設完成,項目投入運營獲得穩定收益時進行投資,選取購買持有方手中權益的方式進行投資。當投資者采用與當地基建企業成立共投平臺的方式進行未來基建項目投資時也會進行明確的規定,投資平臺主要選取已在開發建設后期面臨投產運營的項目進行投資。投資者選取已投入運營或者接近完工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行投資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資風險提高現金流的可預見性。
二、“一帶一路”沿線吸引基建項目投資的措施
(一)完善項目利益共享與風險共擔機制
為了更好的實現利益共享,“一帶一路”沿線應該需要創造更多的可融資項目,不斷地完善項目利益共享機制。“一帶一路”沿線政府應該依托市場手段對基建項目進行有效的統籌協調,為投資者創造可行性強的優質投資標的。基建項目投資是有多樣性風險的,在項目完工、材料供應、市場金融、政策環境等方面都有著諸多的風險,投資者在對基礎設施項目進行投資時一般都會對風險存在的普遍的擔憂。為了完善風險共擔機制政府部門應該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加強投資監管為投資者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為了更好的完善風險共擔機制,政府部門應該積極的分擔政治、法律、征地、監管等方面的風險,減少投資限制,降低不確定因素,以穩定、開放的投資環境解除投資者的后顧之憂。
(二)進一步發展相關資本市場融資工具
為了吸引投資者進行投資,“一帶一路”沿線應該加大力度發展與基礎設施融資相關的資本市場產品工具。發達的金融市場將有力的吸引投資者進行基建項目投資,完善的金融工具將有力的拓寬基建項目的融資渠道。亞洲地區的儲蓄水平較高,完善資本市場建設、發展相關資本市場的融資工具將有力的動員儲蓄資源參與到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來。為了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流動性的提升,“一帶一路”沿線可以發展流通性較高基礎設施債權以及公司債券由此完善金融工具。加強債權擔保、提升信用等級吸引養老基金以及保險公司等投資機構參與到基建項目建設中來。深入推進資產旺券化,加快資金循環速度,拓展再投資空間。借助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主權財富基金參與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來。
(三)積極尋求國內外多方合作聯合投資
“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應該堅持走出去的原則,積極尋求多方的合作與國際專業投資基金以及行業企業開展聯合投資,由此實現取長補短互利共贏。國際投資者在“一帶一路”沿線聯手投資,協調合作,互利共贏的實踐案例較多。中國企業也應該汲取國際經驗,積極地走出去,與國際同行業機構開展積極的溝通與交流,挖掘合作可能性。將國際機構投資者的資源、網絡、管理優勢與國內經驗、技術、資金優勢進行有效的融合,由此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基礎設施建設的有序發展。國內外投資機構應該在信息合作、成本分攤、風險共擔方面尋求務實合作,由此提升投資回報率。
三、結語
2017年2月份,亞洲開發銀行發布了題為《滿足亞洲基礎設施需求》的報告,報告中顯示,在2016年至2030年問,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需求高達26萬億美元,平均每年約有1.7萬億美元的需求。面對亞洲地區基建項目投資需求現狀,“一帶一路”沿線政府以及企業應該深化對投資者在基建投資領域的投資現狀的認識,采取相應的措施新引投資者進行投資。
參考文獻:
[1]陳元,錢穎一.“一帶一路”金融大戰略[J].全國新書目,2016,(4).
[2]金立群,林毅夫等.“一帶一路”引領中國—國家頂層戰略設計與行動布局[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