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喜霞
【摘要】在班級管理中應用書面交流培養初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通過班會、日常管理、集體活動等應用書面交流培養學生樹立理想、真誠勇敢、團結合作、熱愛集體等積極心理品質,從而使學生陽光向上,充滿正能量。
【關鍵詞】班級管理 應用書面交流 積極心理品質
一、在班級管理中應用書面交流培養初中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對學生的成長具有積極地作用
做班級管理工作,首先要了解學生,了解學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學會與學生交流,在與學生交流的眾多方式中,我發現書面交流效果最好。首先,書面交流時,師生是平等的,可以避免學生因為心理緊張而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態度;也克服了面對面交流時,學生礙于面子迎合班主任的好惡喜怒而不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其次,書面交流是在師生再三斟酌的情況下進行的,言簡意賅,閱讀者既可省時又能回味與琢磨。第三,書面交流時,師生雙方都會考慮到措辭的委婉含蓄,但彼此之間的話語都是發自肺腑的,很容易產生共鳴。所以書面交流,讓學生學會了思考,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因為經過大腦與心靈的對話,無形中學生就具備了審慎的積極心理品質。
二、應用書面交流培養初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策略
(一)利用班會時間培養初中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
(1)通過聽故事、寫感悟培養學生有理想、有追求的積極心理品質。“人無志而不立”。古今中外,多少做出成就的人都是從小就有志向的人。對我校初中學生進行了理想的調查,結果發現只有少數學生有明確的志向;大多學生是只顧眼前,考個理想的高中就算自己的目標了;還有部分學生因成績不好,連這個目標也沒有,就更別說理想了。理想是前進的動力,沒有理想的人就好比沒有風的帆,缺乏動力,在學習生活中表現為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無論是對學生自己還是對班級管理,理想教育都是很重要也很必要的。心中有理想,腳下有力量。我利用班會時間進行理想教育,我拋磚引玉講述偉人青少年時期的勵志故事,學生很愛聽,并且精神振奮,此刻我讓學生把自己聽后最想說的話記下來,課下要求學生繼續完善感想,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寫出自己的志向。我認真批閱下評語,學生認真閱讀體會我的評語,這是無聲的心靈溝通和交流。同時學生之間還要相互交流他們的心聲,相互影響和帶動。接下來,讓學生自己搜集閱讀古今中外名人青少年時期的勵志故事,輪流在班會上講述,并進行心得體會評選。在書面交流中,學生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充滿了生機。通過班會內容和形式的不斷變化,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使學生對未來充滿希望,并有堅定執著的信念。
(2)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總結反思式的活動,培養學生真誠、勇敢的積極心理品質。古代圣賢尚且“吾日三省吾身”,更何況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因此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班級管理中所必備的“法寶”。“批評與自我批評”,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效果將是由“事倍功半變成“事半功倍”。班會是處理班務的陣地,針對問題我常開展書面的“批評與自我批評”,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或他人的錯誤及其原因。因為有我的關注,學生才會養成勇于面對事實,認真做事,誠實做人的習慣。凡是要調查某事,事情會很快水落石出。因為學生有了誠實勇敢的積極心理品質。
我教的每一屆學生中都不乏有“調皮”“搗亂”者,但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教育下,總能表現出積極的正能量,并受到任課教師的高度評價,我不敢說他們都是學習優秀的學生,但敢說我教出來的學生都是充滿正能量的學生。
(二)在班級的日常管理中,培養初中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
(1)用班主任的“鑒賞力”激發學生的“熱愛集體、積極進取”的積極心理品質。要想使自己的班級成為凝聚力強的班級,學生須具備熱愛班集體的積極心理品質,為此我先樹立熱愛班集體的典型,如拿鑰匙的學生每天早來晚歸盡職盡責;放學后,有的學生默默地關上身邊的窗戶再走等都是極好的典型,我表揚他們,并號召全班學生向他們學習。我從細微處發現美、鑒賞美,學生為我的細心而觸動,他們會爭先恐后為班集體做好事,爭榮譽。進而啟發學生用審美的眼睛去觀察班上的人和事,把自己發現的美記錄在班級好人好事本上,并寫上自己的贊語,每天學生都有記錄,如昨天某某學生主動擦黑板,今天某某學生主動整理衛生工具,某某主動撿起地上的一片碎紙等等。班主任也要在這個本上和學生交流,寫上自己的評語。通過培養學生審美的積極心理品質來教育學生熱愛集體從我做起的做法,遠比苦口婆心的教育愉快得多、效果好得多。
(2)學生發生矛盾時,我用恰當的方法如換位思考法,巧妙地解決了學生之間的矛盾,并培養了學生“友愛”“寬容”的積極心理品質。生活中矛盾無處不在,更何況是初中學生,常因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矛盾,班主任就是“法官”,所以“斷案”要公正并且不留隱患才是“好官”。有這么一個案例:放學了,甲學生硬是要坐乙學生的車,而乙學生不想讓他坐,甲學生硬是坐,結果甲學生不小心掛爛了新買的牛仔褲,并讓乙學生賠償,乙學生自然說不怨他,不賠。學生爭執不下,找我解決,乙學生固然有不當之處,但問題的根源在甲學生。我對甲學生說:“假如你是乙學生,你會怎么辦?你是否會賠償甲學生褲子?”,“你若是硬讓乙學生賠償,結果會失去同學情誼,孰輕孰重你考慮?,我對乙學生說:“想一想,你當時怎樣做才能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若你是甲,褲子掛爛了你是否也很不愉快?,我讓他們兩個回家用假設的方式進行換位思考,寫一份對問題的認識。結果第二天學生一致認識到友情和寬容的重要性,問題得以解決。
(三)借助學校組織的活動如運動會等,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堅毅”的積極心理品質
學校組織活動,最能顯現一個班團結合作的意識。如運動會上,運動員奮力拼搏,啦啦隊吶喊助威,服務學生捕捉精彩瞬間寫成文章與大家分享,在書面交流中認識到了團結、合作、堅毅的積極心理品質對于成功的意義。
三、在班級管理中應用書面交流培養初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策略研究的意義
通過在班級管理中應用書面交流培養初中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的策略研究,我收獲的不僅是班主任的幸福感,更多的是學生具備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并得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