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有名 周詩彪 肖安國 張春香 楊名
【摘要】為了適應社會需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在教育部的推動下,地方本科高校進行了轉型。對于師范專業來說,培養學生具有從事師范教育的能力是轉型高校必須面臨的問題。本文從實際出發,分析了我校化學師范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從實踐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實習基地建設、考核方式等多渠道探究了化學師范專業實踐教學,構建了長期有效的能突出化學師范專業特色的實踐體系,旨在提升轉型高校化學師范專業實踐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轉型 化學師范生 實踐教學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011-02
為了加快我國教育改革,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2014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全國部分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類高校轉型。[1]轉型高校按照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以將高校辦成服務現代產業發展需求為目的,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本科應用技術大學辦學模式,推動我國現代教育快速發展,更好的服務地方經濟。[2]湖南文理學院作為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的理事長單位之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已全面進行了專業轉型,相應的專業教學改革也在逐步推進。
化學是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通過實踐教學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3]化學師范專業作為中學化學師資力量培養的搖籃,其實踐教學主要包括生產見識、教育實習和畢業論文。生產見識主要是配合化學師范專業在完成基礎理論教學后進行的一次實踐教學,其目的是通過對企業、工廠生產環節的了解,加強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考察調研能力。[4]教育實習是化學師范專業在大學四年第一學期學完所有師范專業理論課包括心理學、教育學、中學教學法等后進行的與所從事的職業息息相關的一門實踐課程。通過教育實習,讓學生了解中學教學現狀、掌握中學教學方法,親身感受理論知識轉化成職業能力的過程,為學生畢業后從事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5]畢業論文則是學生畢業前最后的一次實踐教學,通過畢業論文讓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資料查詢、論文撰寫的能力,為以后教研教改論文的撰寫做準備。[6]為更好適應專業轉型發展需要,本文以湖南文理學院材料與工程學院化學師范專業為對象,分析了現階段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轉型背景下化學師范專業實踐教學的教學模式,為地方轉型高校師范專業實踐教學的開展提供參考。
1.化學師范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隨著高校的逐漸轉型,實踐教學在高校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實踐教學的效果對學生就業競爭力和職業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影響。對于師范專業學生而言,實踐教學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筆者就本校目前化學師范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1.1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夠。
長期以來,由于經費不足,我校跟大多數高校類似,也是重理論教學輕實驗教學,實踐課時少,教學往往流于形式。如生產見識,由于安全和生產方面的原因,企業也不樂意學生進企業,跟別說讓學生直接參與生產過程。因此,學生進入企業后只能參觀,根本無法與企業一線技術人員交流探討,學生積極不高,走過場完成任務。而在教育實習中,由于教育實習學生人數多,實習基地欠缺,有時2-3人管理一個班,教授一個班。同時理論課課時多,教學大綱中規定的實習時間也偏少,學生真正走上講臺授課的時間不多,達不到對生教學技能的訓練。另一方面,由于考研、就業需要,學生不能夠正確的對待實踐教學,總覺得實踐教學意義不大,浪費時間,從而導致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出現眼高手低的現象。
1.2缺乏滿足實踐教學需求的雙師型教師
教學的效果與教師的能力、水平有很大的關系,實踐教學需要教師有大量的實踐經驗。如我院的教師大多為科班出生,強科研,缺乏實踐教學經驗,甚至有部分教師不具備中學教學的經歷,這部分教師在本科論文的指導方面往往得心應手,在教育實習過程中卻不能有效的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學實習效果不理想。
1.3考核方式單一
在實踐教學中,考核方式單一,教師一般重考勤,不重視學生的實習表現、實習記錄以及實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這樣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長此以往學生對待實踐教學的熱情大大下降。
2.化學師范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
基于化學師范專業實踐教學遇到的以上問題,必須構建一套新的適應轉型發展需要的實踐教學方式。我校化學師范專業在專業轉型后,不斷摸索和探討,在化學師范實踐教學中探究了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具體如下:
2.1加強對實踐教學的管理
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提高實踐教學的基礎。1)修改了實踐教學大綱。教學大綱的制定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先決條件,只有制定有利于人才培養的教學大綱,才能加快各專業的轉型效率,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根據化學師范專業師范的特點,我校通過反復調研,對教學大綱進行了修改。如在修訂的教學大綱中延長了生產實習的時間。特別是教育實習,由原來1個月的實習期,增加到1個學期,即大四第一學期整個學期為化學師范專業的實習時間,這樣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教學實習,提高學生的職業化的能力。2)開展分散的實踐教學模式。傳統的統一實踐教學方式有利于對學生的管理,但制約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化學師范專業的學生的教育實習地點一般都是中學校園,相對于化工專業的工廠實習,安全性較高。因此,在化學師范專業的教育實習中允許部分學生申請進行分散實習如考研、考公務員的學生,可自主聯系中學,大四第二學期進行實習。3)頂崗實習的實施。學校聯系中學,讓學生在中學進行一個學期的任教、學生管理工作,中學根據具體情況支付一定的工資,這種方式讓學生完全處于任教狀態,加快了學生的職業化進程,通過頂崗實習學生既獲得了一定的報酬,又能更早適應教師的工作。4)加強對畢業論文工作的管理。為了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學院加強了畢業論文工作的管理,實行指導老師負責制,建立了嚴格的審核制度。
2.2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
根據我院現有教師隊伍的現狀,學院也制定了相應的師資隊伍建設計劃。一是通過一幫一、老帶新、導師負責制的方式加快對新進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讓新進教師盡快掌握教學方法,適應教學。二是鼓勵青年教師到中學進行鍛煉,通過聽課、評課以及向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學習等,增強自己對中學教學的了解,把握中學教學的方向,豐富自己的中學教學方式。三是聘請具有豐富中學教學經驗的教師來校現場指導教育實習,提升教師對實踐教學的指導能力。
2.3建立長期有效的實踐基地
穩定的實踐基地對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因此,建立長期合作的實踐基地非常重要。由于我院除化學師范專業外,還有應用化學、材料化學、環境化學等,我院充分利用教師的專業特長,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為企業解決實際生產中的問題,反過來企業也樂于接受學生實習鍛煉,通過這種模式同地方的企業、公司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通過合作模式將一些企業固定為實踐基地。該基地既可以為其他專業提供生產實習,又可以為化學師范專業進行生產認識。同時為解決地方高校師范專業實習基地的問題,我校和市教育局合作與相應中學簽訂了長期的教育實習協議,為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證。
2.4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機制
考核是實踐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教師教學效果、檢驗學生實踐能力的手段之一。我們根據不同的實踐教學采取了不同的考核方式,對于生產認識的考核則側重于學生對生產過程的了解情況、認識過程中的記錄情況以及現場與一線工人的交流等來評價。在教育實習方面,采用聽課、調研所帶班級并結合教育實習報告綜合給出成績。畢業論文工作的評價主要通過指導老師打分、答辯委員會成績評定等,按等級給出成績,從而對學生實踐能力有層次的區分。
總結
在高校轉型背景下,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我國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針對化學師范專業的師范性這一特點,通過對實踐教學的管理、師資隊伍、實習基地、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構建,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陳嘯.突破學科定勢:高等學校轉型發展的一個新視角——兼論重構能力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J].中國大學教學,2015,(2):16-19
[2]趙新亮, 張彥通.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的動力機制與戰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5,9(2):38-42
[3]王濤.公安高等院校普通化學課程設置的思考[J]. 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3):125-128.
[4]王慧.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綜合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9):90-92
[5]王觀玉.師范院校計算機本科專業教育實習改革探索[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7,27(6):24-27
[6]吳艷光,杜飛鵬, 張云飛,鄢國平,郭慶中.基于應用型人才的材料化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J].廣州化工,2017,45(6): 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