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的基礎是要教學生學會做人,諸如誠實守信、文明禮貌、愛崗敬業等應當成為中職德育的奠基性內容。作為中職政治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還要將德育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培養中職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健康的心理素質。因此,在政治教學中實施德育滲透是非常必要的。
【關鍵詞】中職 經濟政治與社會 德育滲透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088-02
《經濟政治與社會》是中等職業學校一門重要的基礎文化課程,是對中職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作為政治教師,不僅僅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還要注重在實際教學中將教材內容和德育滲透有機地結合起來,加強新時期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學文化素養和職業能力。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在政治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
一、要清醒地認識到德育教育勢在必行,德育教育極其重要
德育教育旨在培養學生成為有道德素養、遵紀守法和心理健康的人,它是中職學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思想還未成熟,諸如一些校園同學之間欺凌事件的頻繁發生,重大火災事故等多發,這些無疑是德育教育的缺失所造成的,也時刻向我們敲響警鐘,加強德育教育刻不容緩。此外,現在企業錄用員工的標準不僅僅只注重學歷和技能,更注重的是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四育”有機融合的結果,而德育是“四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師要重視德育教育,不應重智、輕德,引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都要認真“做人”,把“做人”融于“做事”之中,為職業生涯的順利起步做好準備。
二、在中職《經濟政治與社會》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
(一)認真掌握教材內容
教材內容從學生們的生活體驗出發,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教學資源,以事實為依據,擺事實講道理,這樣學生才會樂于接受,使德育教育有的放矢,水到渠成。
例如,學習《建設和諧社會人人有責》時,探究追求和諧是人類文明的價值目標之一。如孟子描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會狀態等。引導學生加強個人禮儀修養,注重自身的儀容儀表、言談舉止,明確講究個人禮儀是一個人的公共道德修養在社會活動中的體現。孟子曰:“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就要求中職生還要自覺踐行交往禮儀規范,例如,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公共場所禮儀等。“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教師要培養學生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人際交往中,要真誠待人,尊重他人。
(二)切實搞好實踐活動
教師應將理論知識與課內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定期開展愛心捐贈、參觀走訪、志愿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高學生辨析社會現象、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使學生了解職業,認識自身生存與發展的主客觀條件,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進學生增長才能。
例如,組織學生拜訪退役軍人,在同他們接觸的過程中,聽他們講解在軍營中的故事,如一些英雄的事跡,刻苦的訓練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自強不息、鍥而不舍的意志品質,這種意志品質將激勵學生勇敢地迎接生活、學習中的困境和挫折,為他們走進社會奠定了基礎。大力開展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定期帶領學生為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孤寡老人服務,讓學生各盡其能,在接觸他人、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樂于助人、奉獻社會的精神。此外,開展各類主題體驗教育活動,如“校園文明風采”、“感恩”、“責任、擔當”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演講、歌曲、辨論等,讓學生在體驗中得到鍛煉,健康成長,加強個人品德修養,養成熱愛生活、真誠友善、關愛他人等優秀品質,促進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人生幸福和事業成功做好準備。
(三)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情感上產生共識,提高德育滲透的效果
教師在進行教材知識的講述過程中,列舉生活中大量正面典型的事例,講述他們的先進事跡。如郵遞員王順友身上所體現的是一種堅守崗位、認真負責、服務群眾的精神,鄧建軍則是銳意進取、刻苦學習、善于鉆研的典型代表。用這些榜樣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進而轉化為強烈的道德情感。
中職學生是未來的勞動者,是社會發展的潛在動力,向職業道德榜樣學習,發揚“大國工匠”的精神,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習慣,努力學習,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將來成為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做好準備。古語云:有志者事竟成。作為一名還未踏入工作崗位的中職生,教師要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取向,樹立明確的職業理想,制定一份切實可行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而形成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以及成才觀。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勇敢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積極投身于和諧社會的建設實踐中去。
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德育教育容不得絲毫的松弛和懈怠,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深知自己責任重大,要不斷充實知識和技能,更新教學理念,讓德育教育涵養學生的心境,為國家培養大批德才兼備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朱力宇,張偉.職業道德與法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6-62.
[2]張雷聲,王樹春.經濟政治與社會[M].第二版.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43-49.
[3]蔣乃平.職業生涯規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31.
作者簡介:
王鳳(1972-),女,漢族,遼寧省鞍山市人,助理講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