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芳
【摘要】本文從兩個大的方面對高中地理教學德育的滲透進行了分析研究。一是理清教師對地理德育滲透的認識,解決“為什么”和“能不能”進行德育滲透的問題;二是結合實踐提出可行的、有效的地理德育教學策略和方法,為具體的教學實踐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關鍵詞】高中 地理 德育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166-01
現在,高中地理教師都清楚,當前的學科教學已經不是單一的知識傳授,而是要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培養。比如思想品德教育,也不再是政治教師或班主任的“專利”。但是,在德育教學的具體落實上,教師會有意無意忽視這方面的內容,一個原因是覺得德育與“己”無關,另一個原因是認為德育與學科結合的難度較大,找不到切入口,也找不到方法。因而,我們有必要對高中地理教學德育滲透進行系統探析。
一、高中地理德育滲透正源
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態度和認識問題——教師搞不清德育滲透“為什么”、“能不能”,就不可能真正把這件事落實到教學實踐中。
當前的教育是素質教育——而德育恰恰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甚至是首要的部分。德育是全體教師的責任,而不僅僅是某個專職教師(比如政治教師或者班主任)的專屬責任。德育應該貫穿于全學科,貫穿于學生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每一個角落——知識只是一個工具,而社會則是需要具有社會正能量和正價值的知識人才,而不是起著負作用的“人才”——從這個角度說,學生道德品質越低,當他的知識技能越高時,反而越不利于國家和社會以及他的個人發展。
有些教師認為地理是一門純學術的學科——這個認識是必須改變的。新課程地理教學的目標中明確提出了“人地關系”——這一部分顯然不是學術知識,而是精神理念、情感意識層面的內容。其實,地理是一個綜合性學科,它兼具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雙重屬性——比如審美、人與地關系、疆域、民族家園等,都屬于人文這個大的范疇當中——這些,都是德育的基本素材。比如通過自然屬性的美引發高尚的精神、通過人與自然的和諧培養學生對自然及生命的尊重、通過疆域民族等引發學生愛國愛家的情感等等。
可以看出,地理教學不僅是應該組織德育,而且具有其他學科所不可替代的德育作用。
二、高中地理德育滲透的方略
有些地理教師感覺推行德育比較難。一方面,感覺地理教學任務本身就比較重,沒有時間組織德育——這個問題是教師試圖把德育和地理知識教學割裂開組織,這不對,應該將德育滲透到地理知識的教學過程中,讓德育和教學合為一體,這樣就不存在“時間”問題。另一方面,感覺地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沒有“下嘴”的地方,不知道怎么去操作,這是方法策略問題,需要去具體的研究和實踐。
1. 從教材中去找切入點
一說到德育,就不知道從哪“下嘴”,找不到切入點——其實,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教材上找,一是方便,二是不會使知識和德育脫離。
比如講“區域”——現在地理課程學“區域”就比較合理,不像以前一樣集中于狹義“地理”概念上的區域(比如以省界、國界、山脈、河流分界),而是綜合關照了政治、文化、經濟等多個方面。比如課本上說到的“湖南(湘教)人口和產業變化”——這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結合德育的點: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數據的變化,讓學生分析討論我國經濟的發展變化(比如城鎮化等),感受祖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政治的巨大變化,民生的改變以及這個勢頭下我國發展的美好前景,這不就是很好的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學素材嗎?
2.結合社會熱點組織德育
素質教育,其中有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培養學生實踐力,就是要培養出能把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中,能夠服務于生活和工作的能力。這樣,教學就應該與社會發展、國家戰略等等同步,讓學生的學習與社會結合起來。
比如“人地關系”中的“可持續發展”部分——這個內容與我國現在的國家戰略是一致的。近年來,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好了,我們現在就開始冷靜下來思考這個“可持續”的問題,我們不能“涸澤而漁”——國家考慮的還不僅是我們一個國家的問題,是以一個大國的姿態在對世界負責——所以,這里面就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可持續,還包括了環境、資源、產業等等,是個綜合系統——國家在這么做、這么要求,那我們應該怎么去理解、怎么去做呢?——從這個熱點話題上,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一起來研究、討論,讓他們結合家庭或社會關系的實際(比如家長工作環境內容上的變化、家庭生活環保健康等意識的關注等等)。通過這個結合熱點話題的教學,就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環保、人地情感等方面的道德情感。
總的來說,高中地理教學進行德育滲透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高中地理教師應對這方面的教學予以足夠的關注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以上所研究的兩個方略僅僅是一塊引玉之磚,還有很多方法,比如社會實踐、體驗調查、情境構建等方法,都是值得一試的。
參考文獻:
[1]田黎鸝.試論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德育和美育教學[J].學周刊,2011(13):101
[2]郭煬.淺談德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滲透[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6(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