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路軍
【摘 要】 隨著科學的日益進步,現代信息技術成了幼兒園日常生活教學和學習的重要工具,為有效促進青年教師的學習意識和學習力的提高,本文通過對該園青年教師的現狀進行分析,嘗試著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有針對性地開展促進青年教師學習力提升的策略的研究,引導青年教師主動學習,從而獲得在原有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 信息技術;青年教師;學習力
隨著科學的日益進步,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給人們的文化生活以及觀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也促進了教育現代化的進程。在我們幼教領域中,大量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產生和使用,使現代信息技術成了我們日常生活教學和學習的重要工具,也是促進幼兒園教師和幼兒發(fā)展的重要基礎。
人們在接收了大量的信息,對教育觀念的不斷提升,對幼兒的學習力也越來越重視,我們要讓幼兒學習力提升,就必須讓教師熱愛學習,讓他們從不同的學習中吸收經驗,提升能力。而青年教師作為幼兒園的主力軍,他們的學習領悟力和可塑性也是重點培訓的對象。基于這樣的原因,我們嘗試和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愿望,讓他們從不同的學習形式中感悟到和理解到學習的意義和內涵,促使他們學習力不斷提高和有效成長。
一、概念界定
1. 青年教師。我園青年教師的界定為年齡在35周歲以下,專業(yè)技術職稱為幼兒園二級教師以下。
2. 學習力。理論界普遍認為:學習力就是一個人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之總和。也是教師獲取知識、分享知識、使用知識和創(chuàng)造知識的能力。
二、情況分析
我園是一所鄉(xiāng)鎮(zhèn)中心園,一共有15個教學班,教師52人,其中符合青年教師條件的一共有11人。通過訪談,了解到他們都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大專或本科畢業(yè),全部都擔任副班任的職務。他們具有一定的理論認識基礎,陽光,有朝氣,學習熱情高的特點;但是,在如何進行提升學習力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1. 學習觀念存在偏差。特別在對理論學習的實際意義了解上以及對待教育理論學習態(tài)度上,存在被動學習的狀況,甚至認為由幼兒園安排的理論學習已經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平時對理論的學習是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才進行。
2. 學習途徑單一。在學習過程中,青年教師往往以聽為主,很少主動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工作過程中,他們更容易把自己的定位在“經驗不足”“能力不夠”;在遇到問題時,很自然就把自己放在了配角的位置,有什么事情都會先讓正班任去處理。
3. 職業(yè)規(guī)劃模糊。青年教師對職業(yè)的規(guī)劃沒有很明確的方向,認為在當前社會的形式中,家長對幼兒、以及幼兒園的期望值過高,讓教師感到壓力,對今后發(fā)展的目標沒有很清晰的方向,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對今后的發(fā)展沒有清晰的規(guī)劃。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青年教師學習力之策略
(一)在重新認識中提升青年教師的學習觀念
1. 要讓青年教師的學習力得到提升,就必須通過不同形式的學習來促進他們。在多次的交流中,也讓他們認識到: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自己對職業(yè)的正確認識,才會感受到自己在工作中的樂趣,從而體現自己的價值。因此,我們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激發(fā)青年教師可以挖掘的潛力,提高他們的理論認知水平。讓青年教師通過各種途徑(書籍、雜志、專家講座的視頻、資料、上網等),對“學習力”理念的認識和理解進行了學習,并通過每月二次的小組學習,組織他們交流自己學習的進展情況,提高了理論的認識,深化了理論在幼教工作的重要性。
2. 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以問題為切入點,加深他們的理解。我們創(chuàng)設了“我們一起來”的QQ、微信交流群,通過平時的一些問題,讓他們在群進行交流;同時,還開設了“你問我答”的信箱,青年教師可以隨時就自己的教育行為、教育活動有疑惑的地方進行網上提問,由業(yè)務園長和教學主任以及有經驗的教師進行解答,并根據一些他們常見的問題展開網上討論,使每一個青年教師都能夠有機會進行思考和解答,對他們提出的問題,我們尊重他們的需求和經驗,和他們一起參與到過程中去,拋出問題,讓他們直面矛盾,讓大家在相互間的交流中進行積極思考,使自己的學習觀念和認知水平不斷提高。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多渠道、分層的培訓,促進青年教師學習力的提升
有了學習觀念的提升,我們也注重與實踐相結合,將教研活動的學習與信息技術結合,進一步促進青年教師學習力的提升。
1. 網上觀摩優(yōu)秀課例,并進行反思交流。我們從網上找到一些名師的優(yōu)秀課例(如應彩云、吳佳瑛等),讓教師通過觀看,按照事先所提出的問題:這節(jié)活動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哪里?從中我學習到了什么?寫出自己的體會并相互交流。
2. 結合自己的課例,運用現代信息手段,進行“多人同課”循環(huán)教研活動,增強合作交流的機會。在吸收別人經驗的同時,根據我園青年教師的特點利用信息手段進行嘗試和探索的課例研討交流活動,即一個教學中心內容、兩次反思、三次實踐的活動;通過活動的不斷深入,青年教師的教育技能也不斷得以提高。
3. 提供機會讓青年教師展示自己,通過交流碰撞提升學習力。每學期,我們都會創(chuàng)設多種機會讓青年教師展示自己,如各類的技能比賽等,而匯報課更是一個重要的展示平臺。在以往的做法中,我們會設計聽課評分表,讓評課教師們根據活動進行評分。因此,給青年教師造成了一定的壓力,為了保證活動能夠順利完成和收到一定的效果,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通常都會采用比較保守的方式進行,不敢大膽創(chuàng)新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融入到活動中,使匯報課活動發(fā)揮不出更好的效果。而進行交流之后,我們改進了匯報課的觀摩要求,不以評價為出發(fā)點,而是根據青年教師的實際水平,把匯報課活動定位在對問題的研究和探討上,注重讓聽課的教師一起參與研討。
(三)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各類活動,推進青年教師的反思實踐能力
反思是幫助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實現自我發(fā)展,促進教師學習力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園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借助信息技術在提高青年教師學習力的基礎上,給青年教師搭建反思平臺,讓他們通過本身的教育教學行為,通過觀觀摩、模仿、交流、探討、互動參與等做中學的方式,獲得實務經驗,從而切實有效地引導他們深入開展教育教學反思,使反思行為跟反思目的更為有效貼近。我們會通過教學實例回放、教師案例網上討論、問題對對碰等形式來鞏固強化活動的效果。如由于我們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不是每一次的教學觀摩都能讓全體青年教師親臨現場,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只能借助現場教師的文字介紹,這使青年教師的反思對象失去了客觀形象的依據。我們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教學現場進行錄像回放的形式來反思教學實踐活動,使現實中發(fā)生的事件、問題以及活動過程以回放定格的方式再現,不但能更有效地利用反思資源,讓全體青年教師參加到客觀形象的教學實踐中進行反思研討,引導他們將反思的結果進行總結,使問題解決的策略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此外,我們也本著尊重、平等、鼓勵、互助的原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讓青年教師們學著去觀察、了解,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嘗試和表現;引導他們觀察和分析自己或他人的教育行為與他人教育觀念的對照,反思和評價自己的教育行為。在一次次的活動中,明顯的效果讓他們信心鼓舞,他們認為對有些問題的研討不再是高不可攀,我們也可以做到更好。對他們的閃光點,我們也積極地在園內甚至對外進行公開發(fā)表和交流,大大地增強了他們對事業(yè)的熱愛和自信心,主動學習和展示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教育觀念也不斷向教育行為轉變,促使他們不斷成長。
我們從實踐中體會到:對青年教師的成長,促進他們學習力的提高,不能只是依靠單一的形式進行,我們只是借助了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其中的一種手段,把每個教師都看成主動發(fā)展的個體,結合各種方式的實踐和探討,去滿足他們自身需要,才能促使他們的教學能力在原有水平上不斷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得以多方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倪曉寅,蔡小榮.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幼兒園課程整合[M]. 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6.
[2] 蘭花. 有效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幼兒園教學[J]. 學周刊,2018(2).
[3] 趙曉春. 幼兒教育中信息技術的運用[J]. 中外交流,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