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新的課程改革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實現教與學方式轉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徑和手段。由于物理學科的特點,多媒體輔助中學物理教學的優勢顯而易見,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更是樂于被物理教師所采用。多媒體是為教學服務的,是輔助教學的,物理教師在使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時要注意與物理教學有機結合,在教學中還應注意避免幾個誤區,并找到合適的對策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物理教學;整合
以多媒體、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現代信息技術,正在對傳統的課程理念、課程內容、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資源,產生深刻的影響和變革作用。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已被很多教師應用于教學實踐。
一、在物理教學中有效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
(一)設置物理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使學生看到圖文并茂、視聽一體的交互式集成信息,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閱讀教學內容,也可以從中聽取與課堂教學相關聯的聲音信息,觀看實驗過程以及原理。這種新的信息形式打破了沉悶的學習氣氛,改變了枯燥單一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產生學習的興趣與樂趣,主動、及時地獲取信息,集中注意力,激發表達欲望,與教師形成互動,而不再是課堂教學的被動接受者。這是傳統教學模式所無法賦予的新的表達方式。
我在講解“機械能的相互轉化”這一章節時,利用Flash課件,使學生能夠聽到水流聲,能夠感受到氣勢磅礴的長江黃河所產生巨大的能量,帶動水輪機轉動發出電來,使沒有見過大型水電站的農村學生也能認識到水電站的運轉過程,以及我國在水資源利用上的成就。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學,不但讓學生形象的理解了機械能的相互轉化的水力發電原理,也讓學生很好感受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節約水資源的必要性。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代替某些演示實驗操作,可以有效的控制課堂節奏
因為物理實驗的很多因素可能會導致實驗現象的不明顯,實驗時間的無法控制,而多媒體課件則完全避免了這些可能的因素,使教學時間能夠有條不紊的安排。有些需要十分鐘才能出現明顯物理現象的實驗,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瞬間實現,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
二、利用多媒體輔助物理教學時容易進的幾個誤區
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的優勢顯而易見,它是為教學服務的,是輔助教學,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避免如下誤區。
誤區1:電腦代替人腦。
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堂容量大,節奏快,學生要把課堂上傳播的知識進行消化和吸收,是要遵循學習規律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不能只顧教師對學生的灌輸,也不能讓學生脫離教師而單純與機器交互學習,不能用電腦代替人腦。多媒體教學必須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多媒體在教學中的真正意義。
誤區2:多媒體演示實驗替代物理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科學。物理實驗是物理理論賴以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是物理理論運用于生產實踐的橋梁和中介,所以物理實驗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替代的。課堂教學中有必要做的物理實驗,要盡量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讓學生獲取第一手資料,養成科學的研究方法。當然對于一些限于條件,不能進行的實驗,合理的用多媒體模擬,也是可取的。
三、對策和建議
(一)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的信息能力
在信息時代,伴隨著教學情境的變化,要求教師在認真分析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要有意識地將學科課程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合理選擇利用學習資源和教學策略,進行有效地教學。針對當前大多數教師的信息能力不高的現況,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以提高教師的信息能力為目標,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采取課堂講授、小組討論、專題研討、計算機教學、網絡教學等多種形式,以迅速提高教師的信息化素質。同時根據教師的具體情況,分別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培訓計劃,以適應不同水平教師參與培訓。
(二)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學科課程整合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不是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簡單運用,而是實現信息時代人才培養目標的根本途徑,必須以先進的教與學理論為指導,缺少先進理論的指導,是盲目的實踐,就不可能實現良好的整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日漸普及逐漸發展起來的。它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是學習者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新信息進行建構,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以發展學生的能力為核心來組織教學,強調教學情境的構建,指導學生在真實任務中去探索,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這個意義上講,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的目的是吻合的。
(三)高度重視教學資源建設
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強調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和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要求學生自主地從豐富的信息資源中獲取有效的教學信息,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的目的。沒有豐富的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就談不上學生自主學習,更不可能讓學生進行自主發現、自主探索。
幾年來我們通過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的整合,激發了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參與意識很強,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較理想,尤其是實驗教學,學生的實驗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實踐證明,信息技術與物理課程教學的整合能鞭策我們教師去進一步完善課堂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具有科學性,幫助教師在課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課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俊三等.教育原理[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5.
作者簡介
李海豐,男,39歲,初中物理教師,中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