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蘊
【摘 要】本文論述西部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的現狀,提出培養全科教師的職業認同感、突破英語語音、做好教學實訓等措施,以此提高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英語從教能力。
【關鍵詞】農村小學全科教師 職業認同 從教能力 培養 語音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1C-0141-02
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培養是緩解農村邊遠學校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的重要途徑,目前已有很多省份開展免費農村小學全科定向教師培養的嘗試。不少學者對全科教師的內涵及培養模式做了較多的研究,如肖其勇認為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內涵主要體現在綜合培養的價值,即指適應農村小學教育發展,能夠勝任農村小學階段的所有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教師;盧琦認為全科小學教師即我們通常說的“多專多能”教師,“全科型”并不是所有學科均衡發展,而是有所側重,有所“冒尖”。無論是全學科型還是多學科型的小學全科教師,其特點都是要求教師成為復合型人才,而不是單一學科教師。鑒于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嚴重缺乏的形勢,從事英語學科教學應是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一項必備技能。
一、西部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的現狀
筆者對廣西B市12個縣市區進行隨機調查,截至2017年7月,在所走訪的3個縣(區)中,有2個縣(區)的英語教學覆蓋了所有鄉鎮中心小學,另一個縣還有2個較偏遠的鄉鎮中心小學沒有開設英語課,3個縣都沒有在村一級小學開設英語課。問及原因,都是缺乏英語專任教師。其中,大部分學校是師資不足,部分學校師生比已經達標,但是缺乏英語專任教師。
在這些開設英語課的鄉鎮學校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如英語教師的工作量過大,有的小學一個英語老師承擔了學校3-6年級的所有的英語課;教學設備簡陋,教學質量難有保障等。這些英語專任教師中英語??瞥錾淼恼急炔坏?0%,在這部分從其他科目教師中調配而來的教師中,有的是因為年輕且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有的是因為原來任教的“主科”語文或數學的教學成績不理想而被調任“副科”英語的。這部分教師中,有的利用寒假和暑假的短期進修獲得英語知識,有的未進行任何形式的集中培訓。由于缺乏正規英語專業訓練,許多農村小學英語教師教學能力欠缺,英語基本功不扎實,語音、語調不準確,無法保證教學效果,對于學生的英語入門教育易產生負面影響。
缺乏訓練有素的英語師資隊伍已經成為制約農村教育發展的瓶頸,加大了城鄉教育差距。一方面是英語專科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鑒于編制等原因,村一級小學又難以招聘英語專任教師。培養一支高素質的能夠勝任英語科教學任務的農村小學全科教師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提升農村小學全科教師英語從教能力的策略
教師的英語從教能力是指教師從事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的必備職業技能,主要包括教學能力、教研能力和教管能力等三個方面。具體而言,教學能力主要是教師專業技能、教學設計、教學組織以及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教研能力是指對教師科研意識、現代化科研方法的掌握以及對教育教學探究反思能力;教管能力即教學管理能力,主要是指教師提問、啟發、糾錯、課外活動組織以及建立在全面了解學生基礎上的因材施教等能力。
農村小學全科教師英語從教能力的培養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培養全科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教師職業認同即個體對教師職業的認可,以及愿意長期從事教師工作的心理感受。作為未來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師范生,其教師職業認同直接影響他們對教師職業的態度,對于其是否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甚至優秀的教師而努力完善自身的學科知識和教學技能、做到熱愛教育及潛心從教至關重要。認同自己將要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他們就會自覺主動地掌握從教的必備技能。
幾年來,筆者作為英語科任教師參與了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培養。在對B市某高校2016級243位小教全科教師班學生的問卷調查中,82.7%的學生認為自己無法勝任或沒有計劃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這些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跟地方教育和人事主管部門簽訂了定向就業協議,愿意從事小學教育工作。但是,他們主要還是傾向于從事小學語文、數學或圖、音、體教學工作。作為??茖哟蔚膶W生,他們要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存在著先天不足。這類學生在高中階段的文化科存在著明顯的偏科現象,要么是數學,要么是英語學科文化基礎較差,或兼而有之,尤其以英語學科知識薄弱最為嚴重。對于這類經歷了初高中的英語學習還沒有入門的學生,要求他們勝任英語教師的崗位,勢必需要付出十倍的艱辛。如果任由他們自然發展,最終能夠走上英語教學崗位的比例將極小,根本無法滿足農村小學教育的師資需求。
因此,首先要讓學生了解農村小學的基本情況和發展趨勢,當前沒開設英語課的學校必須盡快開設,社會和時代要求全科教師義不容辭地走上英語教學崗位。認可自己將要從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學生才會在知識結構、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努力適應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成長為合格的教師。
(二)強化突破語音關。在3年的培養期間,除了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科的文化知識和教學技能,學生還要掌握美術、音樂、體育、舞蹈、信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受訓時間短、開設科目多是其主要特點。在英語從教能力的培養上,根本無法套用高師英語師范生的培養模式,重點解決最基本的、最急需的問題是農村小學教師培養成功的關鍵。而衡量一位英語教師是否經過專業正規的培訓且能從事英語教學工作,一條基本標準就是看其語音、語調是否準確,書寫是否規范。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處于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一位發音不準的教師給孩子的負面影響極大,這也是很多農村小學不敢貿然開設英語課的原因??梢?,突破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英語語音關迫在眉睫。
1.教師示范和視頻觀摩。在科任教師的選派上,選擇英語語音發音最標準,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充分利用現代教學儀器,如在語音室上課,充分利用視頻資料,讓每位學員都能體驗到標準的國際音標。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教師做好組織者、示范者的角色。同時,教師要嚴格要求,力爭每一個學生的口型、語音、語調達到標準,不達標的堅決不能過關。
2.同學互助。將學生根據英語基礎優劣搭配,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作為帶頭人組織大家進行口語訓練、幫助同學糾正錯誤的發音。由于每周只有2個課時的語音課,根據遺忘曲線規律,如果不及時復習鞏固,很容易忘記。我們在語音訓練強化階段,要求學生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鞏固練習,這時候,學習小組的互助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強化訓練期間,我們甚至要求學生把宿舍當成英語角,在這里大家力爭全英語交流。經過8周左右在教室、宿舍全程訓練,由老師示范檢查、同學幫助強化,學生基本能達到發音準確。
(三)嚴抓校內外教學實訓。由于全科教師需要掌握教學技能的科目多,加之小學英語開設課時少(B市一般每周開設2課時),學生通過實習獲得英語教學實踐的機會有限,抓好校內外教學實訓顯得尤為重要。
1.校內實訓。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從宏觀上了解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依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進行教學設計。其次,觀摩名師的英語課堂實錄,分析這些名師授課的理論依據是什么。再次,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根據老師布置的任務進行教學設計并在微格教室進行模擬授課。在這個過程中,其他組員既是學生也是評委,負責模擬小學生配合上課同學完成課堂活動,每人每次授課10-15分鐘。授課結束后,由組內點評,指出教學實施過程中提問是否合理、對學生的啟發是否到位、糾錯應變是否及時等。授課學生也可以通過視頻回放,對自己教學設計、教學組織等各環節的成功與不足有個清晰的了解,并逐步養成教學反思的習慣。
2.校外實訓。這類實訓主要就是教育實習。教育實習是師范生將其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教師教育理論知識和教師教育技能綜合運用于教育教學實際的重要環節,是培養提升師范生從教能力的重要途徑。應有別于英語專業類師范生,小教全科班學生實習科目強調多學科發展,在做規劃時應把語文、數學、英語分階段進行,而圖、音、體、美等科目穿插其中。具體做法是,將到同一學校實習的學生分為A、B、C三個大組,實習期也劃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每個組以語文、數學、英語中的一門為主要實習科目,圖、音、體和美術貫穿整個實習期,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英語教育實習。教育實習要有英語專任教師帶隊,在實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他們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學問題進行歸納、總結,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提出解決問題的初步設想,然后在試講或下一次教學中進行驗證。引導學生將《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與現實的溝通,完成他們從理論到實踐的升華。
總之,農村小學全科教師英語從教能力影響著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的發展。學生良好的英語語音基礎,在教育實訓培養起來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學反思習慣,將促進他們教育理念的改變、教學方法的改進,對小學全科教師英語從教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續性發展將會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程芬萍.全科型小學教師培養的現狀與研究趨勢[J].教學與管理,2016(6)
[2]盧琦.關于全科型小學教師培養及農村小學教師現狀的思考[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9(6)
[3]李志強.農村小學英語教師培訓初探[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0(2)
[4]喬明文.教育行動研究:提高英語師范生從教能力的有效途徑[J].中國成人教育,2009(5)
[5]肖其勇.農村小學全科教師培養特質與發展模式[J].中國教育學刊,2014(3)
[6]張靜坤.小學英語教師專業素質評價:構成要素及評價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