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青
【摘 要】目的:觀察美沙拉嗪與柳氮磺砒啶對潰瘍性結腸炎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間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共計13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n=65)和參照組(n=65),參照組使用柳氮磺砒啶治療,研究組使用美沙拉嗪與柳氮磺砒啶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組織學積分、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研究組組織學積分明顯優于參照組,具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使用美沙拉嗪與柳氮磺砒啶的治療效果更好,使用價值更高。
【關鍵詞】美沙拉嗪;柳氮磺砒啶;潰瘍性結腸炎;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74.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7)12-03-0-01
當下,我國潰瘍性結腸炎作為臨床中多發性疾病,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該病癥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的特點[1],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給患者帶來極大的負擔。臨床中針對潰瘍性結腸炎多使用藥物治療,本研究對美沙拉嗪和柳氮磺砒啶對病癥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作出了如下內容的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間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共計13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n=65)和參照組(n=65),患者經臨床病理學診斷確診。研究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3例,最小年齡22歲,最大年齡61歲,平均年齡(41.68±5.34)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26±0.58)年,重度患者8例、中度患者27例、輕度患者30例,參照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31例,最小年齡21歲,最大年齡63歲,平均年齡(42.08±5.19)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1.35±0.61)年,重度患者9例、中度患者25例、輕度患者56例,患者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進行實驗研究。
1.2 方法 參照組使用柳氮磺砒啶(上海中西三維藥業有限公司(國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1020450)治療,初始口服劑量為每日2-3g,分3-4次服用,如無明顯不適量,可漸增至每日4-6g,待腸病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至維持量,每日1.5-2g。研究組使用美沙拉嗪(葵花藥業集團佳木斯鹿靈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80148)與柳氮磺砒啶治療,柳氮磺砒啶使用方法與參照組相同,美沙拉嗪每次服用1g,每日4次,維持治療期間每日次服用0.5g,每日3次。
1.3 觀察指標 組織學積分:分別于治療前后使用結腸鏡采取患者腸粘膜組織,經實驗室檢測后測得組織學積分,共計3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病變程度越深[2];治療效果:顯效為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經大便檢查后指標恢復至正常,有效為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有所改善,經大便檢查后指標趨于正常,無效為患者病癥無變化甚至惡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不良反應:記錄患者發生惡心、粒細胞減少、頭痛、外周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發生例數并計算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本實驗13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所產生的實驗指標數據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其中治療前后組織學積分等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等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比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實驗結果在P<0.05狀態下有價值,可以繼續后續實驗討論研究。
2.結果
2.1 不同組別患者治療前后組織學積分對比 研究組患者治療前組織學積分為(2.79±0.35)分,治療后組織學積分為(0.38±0.07)分,參照組患者治療前組織學積分為(2.77±0.32)分,治療后組織學積分為(1.35±0.58)分,除卻兩組治療前組織學積分差異不大(P>0.05),研究組組織學積分明顯優于參照組,具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
2.2 不同組別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患者顯效37例(56.92%)、有效25例(38.46%)、無效3例(4.62%),治療總有效率為95.38%,參照組患者顯效24例(36.92%)、有效29例(44.61%)、無效12例(18.47%),治療總有效率為81.53%,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具統計學意義(=6.1043,P=0.0134<0.05)。
2.3 不同組別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患者出現惡心1例(1.53%)、粒細胞減少1例(1.53%),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06%,參照組患者出現惡心3例(4.61%)、頭痛8例(12.31%)、外周白細胞減少2例(3.06%),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研究組不良反應率低于參照組,具統計學意義(=7.9266,P=0.0048<0.05)。
3 討論
以往臨床中使用柳氮磺砒啶進行治療,盡管該藥物能夠對腸道炎癥細胞進行一定的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量降低,但總體來說對癥狀改善不夠理想,且不良反應相對較多,患者由于不耐受停止用藥,影響治療效果。而美沙拉嗪不會在患者胃部、小腸進行分解,而是在結腸部位分解出5-ASA[3],對炎癥起到較好的抑制和消除作用,且美沙拉嗪能夠有效抑制柳氮磺砒啶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效果顯著,在臨床中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根據研究結果可知,研究組組織學積分明顯優于參照組,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由此可見,相比于單獨使用柳氮磺砒啶治療來說,聯合美沙拉嗪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美沙拉嗪聯合柳氮磺砒啶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效果顯著,能夠在有效改善癥狀、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具有極佳的安全性,可在實際治療中予以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李宜華.美沙拉嗪與柳氮磺吡啶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7):57-59.
黃慧民,黃勤.美沙拉嗪與柳氮磺吡啶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對比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1):85-86.
甄春山,袁俏嫻.美沙拉嗪與柳氮磺吡啶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對比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3,26(3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