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明
【摘要】隨著現如今學生學習知識的狀態以及知識的更新改善的速度可以看出,學生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即便是用盡一生學習,也很有可能不會把要學的知識學完,未來知識產出的數量也會逐漸的增多,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應用,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技術的發展,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學生個人對知識的儲備已經不再是決定個人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學生在學習程中學習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都會對學生獲取知識學習效率產生明顯的影響。根據對2014年對教育部提出的相關文件《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的核心素養概念,將該文件的核心素養融入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這一方法是促進高中生培養語文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 語文閱讀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091-01
一、核心素養的具體含義
為了能夠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進一步更好的發展,2016年教育部根據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全國范圍內召集了大量的相關的教育研究專家對具體核心素養內容與指標進行了研究,并且通過研究制定出了相關文件《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1]。《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將學生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總結出了三個方面和六種素養,分別為文化層面—科學精神與人文底蘊、學生的自主發展層面—自主學習與健康生活、社會參與層面—責任擔當和實踐創新。6種素養包括精神、生活與社會,這三方面是影響學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來看,技術與知識僅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并不是原因。對高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核心素養的提出主要是在科學發展觀與新常態的社會形態的基礎上提出的,這與我國社會的未來發展的存在是一致的。將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融入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未來的發展。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現如今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教學模式仍舊在教學中占有重要的主導地位
現階段的高中教學模式仍舊是以應試為主要的教育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依舊會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所謂的傳統教學模式就會指填鴨式教學,將語文閱讀課當作是閱讀講解課,教師對于課文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分析,對各個知識點進行總結和歸納,同時要求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強制性的死記硬背,運用這種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長時間的使用這種教學模式,學生長時間地受這種教育模式的影響,會對教師的講解產生一定的依賴性,養成一種被動的學習習慣,不會對學習的內容進行主動的學習,這樣不會有效地提高學生高中語文閱讀學習能力。此外,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興趣產生很大的影響,限制了學生興趣愛好的養成。
(二)缺乏核心素養培養保障機制
現階斷高中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仍舊處于起步階段,雖然教育部制定了學生核心素養具體內容和具體目標,但是與之配套的保障系統還是存在著眾多的問題,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也不是很充足。首先,現在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要核心的高考制度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年核心素養培養的環境要求,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高考模式不進行改革,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始終無法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高中語文教師很難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全面評價,也無法準確的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調整。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完善高中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環境的重要前提就是對高考制度進行改革。傳統的高考制度屬于一考定終身的模式,雖然這種考試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從整體來看是具有一定局限性,只是從學生對知識運用方面進行評價的,無法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價值觀念進行全面評價。因此,對傳統的高考制度進行改革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目前我國有很多省市已經開始改變傳統的高考制度。高考制度改革之后對學生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能夠更加全面地反映出學生的智力與能力。與此同時也改變了傳統高考制度一考定終身的現狀。
制定高中語文閱讀核心素養教學評價指標體系,這樣能夠使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評價,從而促進高中生核心素養的更好的更加全面的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及教育體制的改革,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未來發展需求。因此,想辦法將核心素養融入到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侯雪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高中語文的劇本教學[D].蘇州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