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英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上都進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的深入人心,使得這種改變的成效并不明顯,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因此,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廣大數學教師要繼續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使得教學手段的選擇既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又貼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從而切實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數學 教學質量 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24-02
數學在初中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好的數學教學的質量對于學生知識的積累和成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環境都已經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打造創新型數學課堂。只有不斷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才能解決當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各種不足,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1.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傳統教學思想的制約
受到傳統數學教學的思想觀念的制約,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往往缺乏大膽創新,導致數學課堂沉悶乏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2教學方式過于落后
要想保障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并提升學生數學成績,關鍵在于創新傳統的教學方式,轉變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點燃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至數學教學課堂積極性與主動性,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點掌握。然而,當前數學教學中教師忽視教學方式的創新,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案,忽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直接影響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與效果。
1.3學生的學習比較被動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中以提升學生成績為目標,忽視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不重視開展探究性活動,造成學生無法深入理解某些復雜數學知識。除此之外,由于教學方式單一,且教學內容枯燥無味,加上學生本身缺乏自制力,經常性違抗教師的指令,阻礙著教學活動的實施。此外,數學學科的前后知識聯系緊密,如果一堂課沒聽懂,將會直接影響下一堂課的聽課質量,長此以往將會陷入惡性循環之中,不僅讓學生感覺數學學習難度大,而且挫傷學生數學學習自信心。
2.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創新策略方法
2.1教師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
教師應及時的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摒棄不合時宜的教學方式,做到與時俱進。在實際教學中,還要將這種觀念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明白數學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世界,能夠更好地生活。教師要果斷拋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將課堂還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釋放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由“應試教育”真正轉變為“素質教育”。
2.2應用“情景化”教學法,提升學生知識認知水平
通過教學對于學生的心理進行一定的誘導,讓學生處于迫切想要解決問題的狀態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和初中學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強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和教學懸念的設置,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向縱深拓展,讓“懸念”伴隨整個課堂,讓學生對于知識內容有著更好的體驗、更深的感悟,實現事半功倍。
2.3多媒體豐富教學
在進行活動課教學時,可配合豐富精彩的多媒體技術,適時播放教學動畫、音樂等,有助于吸引學生的眼球。類比于過去普通單調的板書式教學模式,多媒體包含更廣闊的知識面,能給學生提供更為寬泛的學習素材,使學生在輕松幽默的課堂教學中,主動挖掘學習樂趣。
2.4做好精心選擇范例并加以練習
范例是學生學好數學題的載體,一個好的范例當中包含有顯性及隱性的知識點,其在學生知識網絡構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筆者對教材當前的顯性知識中蘊含深層意義進行了深入探究,對學生的思想、生活經驗進行了深入分析。有的時候還可以通過開展“思想實驗”來進行范例的設計,從而保證準備出一個范例的典型性。學生積累和總結的生活經驗越多,對學生閱讀和分析能力幫助越大,對題目的理解力增強,則越會促進學生學習。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不管是教育理念,還是教學手段,都缺乏有效的創新,限制了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基于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重要性,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切實重視和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超,喬治升.新課標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創新策略措施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03):168.
[2]韋賢亨.新課標下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創新[J].新課程導學,2017(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