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5后”大學生個性鮮明、思想獨立、自我意識強烈、極具競爭和創新意識,但他們又缺少辨別力、抗壓能力差,這些特點決定了教育者要對該群體的特點及產生的原因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通過不斷創新工作模式、轉變工作思路、樹立“以生文本”、“立德樹人”的工作理念,切實做好95后大學生,特別是高職95后大學生的管理工作。
【關鍵詞】95后大學生 高職 學生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173-02
隨著95后走入大學校園,這些思想獨立、個性鮮明、視野廣闊、創新和競爭意識強烈的新一代已經成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關注對象。習近平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評價95后大學生為: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是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一定離不開對這個群體的分析和研究。現今高校聚集了眾多優秀的管理人才,學生管理工作也一直穩中求進,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隨著受教育群體特點變化,管理方式和手段也是需要不斷的改進和創新,才能更好的達到教育和管理的效果。
目前高校的管理工作依然難以擺脫政治性的管教模式,依然以管理者為主體,以制度性的約束和管制為主要的工作方法,管理者和基層輔導員以及學生缺少根本的溝通,不能針對性地解決某些具體問題;而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方法往往照搬本科院校,不符合分類教育引導的規律,一定要基于95后大學生的主要特點的分析,才能有效制定管理方案,切實做好高職學生管理工作。
一、“95后”大學生的主要特點和成因
(一)思想獨立 追求自我發展
與“70后”的保守、”80后“的順從等特點不同,95后的大學生們更愿意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權利。在他們身上,社會現實的一面被放大。他們更多追求現實的既得利益,即這個對我有沒有用?他們不關心專業課考了多少分,只要通過了就可以,而更多人熱衷于怎么兼職“賺錢”,怎么積攢實踐經驗,為將來就業打下基礎,怎么理清國家政策,提早步入創業的大軍,他們更懂得“先發制人”,學習的目的性、功利性更強,更加強調自我的發展。
(二)創新意識強 辨識能力弱
多元化的政治經濟文化元素能被人認知并依賴傳播,而大眾傳媒無疑在傳播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95后大學生深受大眾傳媒(如網絡)的影響,信息量更大,知識面更廣,知識更新速度更快,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強,喜歡尋求刺激、追求新鮮感,而且學習能力強,思維活躍、創造性強。經常求新、求變,不能安于現狀,并且善于從外部接受新信息、學習新東西。但他們也過于依賴網絡,網絡中得到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同現實的失落感一定是并存的,他們社會經驗少,辨別能力差,往往容易受網絡各種思想的引導,造成是非辨別不清,行為容易偏差。
(三)自我意識強烈,人際交往能力弱
95后大學生大多享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很強的自我意識,習慣于自我思考和選擇,因此往往不太善于與人交流,在人際交往方面還有一定欠缺,主要表現在:在社交場合十分拘謹,過多地考慮自身形象、以自我為中心,過分地苛求別人;對他人的言行吹毛求疵、挑剔、猜疑,缺乏理解、尊重、同情心;不懂寬容,不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過分固執、任性、偏激甚至喜怒無常;無聊、空虛、渴望交朋友,卻不主動或者不知道如何與他人交往。
(四)逆反心理強,抗壓能力差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每個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的投入不斷增多,家庭以孩子為中心,物質上幾乎有求必應,行為上驕縱寵溺,造成他們敢想、敢做、敢犯錯的行事風格,逆反心理在不知不覺中不斷加深。同時他們又具有很強的心理自信,勇于競爭,愿意在競爭中展示自我,但是因為缺乏磨難教育和挫折考驗,在遇到問題時往往無法正確面對,更加無力應對。
(五)有學習意識,沒有學習目標
95后大學生經過了高中的高強度的集中學習,一旦融入相對寬松的大學學習環境,沒有了監管式的學習模式,沒有了老師和家長的跟蹤督促,沒有了密集的考試檢測,往往無法通過嚴格的自律來強化學習習慣,他們只是知道大學需要學習,但是卻不知道學習目標是什么,他們認為順利通過期末考試就是完成學習任務,學習的惰性漸漸顯露。大學周邊各種玩樂場所都很多,也讓一些禁不住誘惑的學生有了放縱的場所和機會。
二、 做好高職95后大學生管理的幾點想法
(一)抓住學生特點,加強分類引導
95后大學生的鮮明的個性特點,使得傳統的單一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一定要用分類引導的管理方式開展教育管理,在充分了解學生成長的背景、社會閱歷,個性特點的前提下,有針對性的對不同群體的學生開展不同類型的教育,在工作方法上也要將單純的事務性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分離開來,使教育者明確工作重點,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營造良好風氣,促進環境育人
學風是指學生群體在獲取知識、培養技能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風氣,班風是指一個班級整體的學習、生活風氣,良好班風學風的建設會帶動更多的學生往健康良好的方向發展,從而節約了教育管理的成本和時間。大學校園的硬件環境建設也很重要,對于高職學生來說處處體現職業道德要求、職業安全提示、職業能手展示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更有利于他們的專業成長;同時也要不斷打造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三)提升教師素質,強化全員育人
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將來的工作習慣,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對于學校而言是一筆可貴的物質與精神財富,因此要大力提升教師素質,特別是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讓教師無論是知識儲備和性格品質都能成為學生的表率,對于學生的不良行為能夠及時的指出并引導其改正。
(四)強化輔導員隊伍,提升管理效果
輔導員是學生的引路人,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主要力量,學生管理者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個人專業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通過和學生的近距離接觸,將學校教育的人文關懷延伸到課外,形成一個全方位,立體式的教育網絡模式,保證信息的暢通,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高校應該關注輔導員隊伍建設,從人員選拔、培訓、繼續教育和職業發展等方面做好工作,形成梯隊式的輔導員工作隊伍,保證輔導員個人職業發展向上通道,促進輔導員崗位科學發展,建設高素質的輔導員工作隊伍,讓學生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五)完善自我管理,加強朋輩引導
95后大學生自我意識強烈、思維開闊,通過有效的引導,可以激發他們的自我管理意識,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生管理和服務的工作中來,讓學生會組織、學生社團聯合會和各學生社團承擔校園文化繁榮的任務,培養一批優秀的學生干部、積極分子,樹立先進典型,通過學生管理學生、通過學生引導學生,讓朋輩間的影響有效的激發學生自我管理、積極上進的意識。
(六)創新溝通方式,增進情感交流
95后大學生成長于科技高速發達的時代,他們是現代溝通方式特別是新媒體的使用最普及的一代,教育者要和他們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就一定要學會并能熟練使用新媒體,除了要使用新媒體作為課堂教學手段、提教學效果外,還要通過班級微信平臺發布活動信息、發起討論、加強了解,可以通過QQ、微信、微博等媒介將一些學生抗拒當面討論的話題深入,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增進雙方情感交流,深化教育效果。
三、總結語
95后高職學生正在全面進入大學學習,他們自信與自卑并存、獨立與依賴并存、上進與散漫并存,他們渴望獨立卻又能力有限、他們有心交流卻又羞于表達、他們積極上進卻又不能自我約束、他們想要學習卻又沒有目標……這些都要求管理者一定要充分把握學生特點,堅持以生為本,尊重教育規律,加強分類引導,聯合社會、家庭、學校力量,創新工作方法、細化工作目標、加強工作實效,更好的激發95后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能力,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胡芳,李丹.自媒體環境下“90中”高職學生特點實證研究[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6(4).
[2]李廣恩,凌文秀,趙殷.基于“95”后大學生特點的輔導員勝任能力研究[J].高教探索,2014,9.
[3]上海師大《教育學》編寫組,1979,《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簡介:
宋超(1990-),男,遼寧建昌人, 助教,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