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芹
【摘 要】目的:觀察循證護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研究對象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實驗組(28例)、對照組(28例),對照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循證護理,對比兩組慢性盆腔炎患者并發癥出現概率、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慢性盆腔炎患者并發癥出現概率比對照組低17.86%,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14.29%,差異明顯,P<0.05。結論:給予慢性盆腔炎患者以循證護理,可有效降低并發癥出現概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循證護理;慢性盆腔炎;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8)04-03-146-01
慢性盆腔炎主要指的是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癥,主要發病人群為已婚婦女,經期盆浴、分娩或流產手術時消毒不徹底或者闌尾炎的蔓延均有可能引起慢性盆腔炎,臨床多表現為白帶增多、月經紊亂、腰腹疼痛、不孕等,該疾病比較頑固,容易反復復發,給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響,臨床經驗表明,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提升治療效率具有一定的效用[1]。本文以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循證護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實驗過程如下。
1 資料與護理方法
1.1 患者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5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實驗組(28例)、對照組(28例),實驗組慢性盆腔炎患者最大年齡52歲,最小年齡33歲,平均年齡(47.5±2.1)歲,輸卵管卵巢囊腫9例,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9例, 輸卵管炎10例,對照組慢性盆腔炎患者最大年齡51歲,最小年齡32歲,平均年齡(47.6±2.2)歲,輸卵管卵巢囊腫10例,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10例, 輸卵管炎8例,實驗組、對照組慢性盆腔炎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循證護理方法 對照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循證護理,一、組建循證小組,由專業技能強、臨床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建;二、提出問題,依據患者臨床資料及病史,提出護理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三、問題循證,在知網、萬方等數據庫搜索相關文獻作為參考,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整合,制定護理計劃;四、計劃實施,①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缺少對慢性盆腔炎相關疾病知識的認知,可通過發放健康知識手冊等途徑向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導,疾病的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疾病的預防措施等,讓患者對疾病有全面的認知;②行為干預,由于慢性盆腔炎的發病與平時不良生活習慣有極大關系,因此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存在的不良生活進行糾正,叮囑患者注意外陰的清潔,預防疾病復發,必要時可進行盆腔保健訓練;③心理護理,由于疾病的私密性,部分患者會產生自卑心理,并且慢性盆腔炎比較頑固,容易反復發生,因此患者常常感到煩躁、焦慮,降低治療依從性,針對患者出現的此類心理問題,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引導患者以積極陽光的心態面對疾病,提升治療配合度;④根據患者病情,為患者制定針對性飲食計劃,飲食上主要以清淡、低脂、易消化食物為主,多食用青菜水果,不可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2]。
1.3 觀察指標 一、并發癥出現概率,指腹膜炎、腸梗阻;二、護理滿意度,為非常滿意度與基本滿意度之和,使用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評定[3]。
1.4 數據統計分析 使用統計軟件SPSS19.0對并發癥出現概率、護理滿意度進行數據統計處理,兩項觀察指標均為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
2 實驗結果
2.1 并發癥出現概率對比 實驗組慢性盆腔炎患者并發癥出現概率為3.57%,1例腹膜炎,對照組慢性盆腔炎患者并發癥出現概率為21.43%,2例腸梗阻,4例腹膜炎,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慢性盆腔炎患者護理滿意度為100.00%,對照組慢性盆腔炎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2.14%,數據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價值,P<0.05,具體數據參見表Ⅰ。
3 討論
慢性盆腔炎是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婦科疾病,該疾病的主要特點為病程長、容易復發,其表現較為復雜,并且隨著病程的延長,可能出現腸梗阻、腹膜炎等并發癥,給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除采取有效治療之外,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4]。以往常規護理工作計劃單憑護理人員的感覺進行制定,護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我院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循證護理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循證護理屬于一種計劃性護理干預,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論證后,在結合臨床經驗、患者具體病情基礎上,針對具體特點制定護理計劃并實施,并且可激發護理團隊的協作精神,對護理工作程度和方法進行改革,促進直接經驗和間接檢驗在實踐中的應用,改變臨床工作單憑護理人員感覺來處理問題的現象,使整個護理實施過程更加安全有效 [5]。
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治療依從性,行為干預可糾正患者日常生活不良習慣,飲食護理可指導患者健康飲食。通過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慢性盆腔炎患者經過循證護理干預后,腸梗阻、腹膜炎等并發癥出現概率由21.43%降低至3.57%,護理滿意度可達100.00%,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日后護理工作借鑒并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崔艷霞.慢性盆腔炎采用雷火灸擺陣療法治療的護理干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12):45-46.
[2] 王中穎.護理干預在慢性盆腔炎27例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5,24(4):129-129.
[3] 尹菊蘭.穴位貼敷配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臨床醫藥實踐,2016,25(9):705-707.
[4] 李戎霞.慢性盆腔炎患者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17):115-115.
[5] 黃麗麗.慢性盆腔炎住院患者應用階段性護理的效果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6,10(4):257-258.